陈琼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77079);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20110011,G20110004);浙江省教育厅科技项目(Y201016244);温州医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项目(QTJ09009)
[摘 要]本文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选择37个评价指标,以GIS技术为手段,对浙江省市域综合投资环境进行多尺度集成分析与可视化表达,并做了分区与简要评价。本文旨在揭示浙江省各市产业投资环境的状况和问题,为投资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产业投资环境; GIS; 综合评价;
一、引言
投资环境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为接受或吸引外来投资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集合,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系统。区域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投资活动的正常开展,关系到投资的发生、投资的效益、投资的风险等重要内容,它还会间接影响当地的就业、经济发展的后劲和竞争力。产业投资环境是投资环境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所在,任何形式的投资最终都将采取产业的形式。投资环境问题尤其是产业投资环境的评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有很多。其中,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和属性分析能力,具有定量、快速、易更新及系统分析的特点,非常适于投资环境这一复杂现象的研究。它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及量化,最终实现投资环境研究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自动化。
二、相关文献研究
国外对投资环境的研究集中在应用评价方面,根据研究主体及侧重点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至 80年代初。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投资者角度开始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研究方法较简单、主观性较强。主要有“冷热国比较法”和“等级尺度法”。第二阶段为 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东道国地区也开始加强投资环境的研究,发展中国家掀起了大规模投资环境评价研究的热潮,各种评估咨询机构纷纷成立,研究方法逐渐定量化、科学化。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领域:投资与投资环境的关系,投资环境与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投资效益与区域投资模型。此外,在投资环境研究方法上逐渐科学化。
国内对于投资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成果面世在1993年以后。代表性的有王慧炯编著的《中国的投资环境》,对投资环境概念及中国投资环境进行了初步探索;张敦富在《中国投资环境》一书中系统论述了投资环境的概念及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状况;管驰明,姚士谋等从区位功能的角度评价分析了南京投资环境,并提出产业投资和空间发展方向。关于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没有统一的模式,学者们进行了许多有建设性的研究。张敦富、郭信昌、徐大图等就分别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经济因素、社会文化、政策法规、政治因素等多方面尝试建立指标体系。刘洪明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自然条件等四方面,设置了39个指标,构建了中国地区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投资环境定量研究的深入,现代数理分析方法逐渐被引入到投资环境评价之中。特别是GIS的引入给区域投资环境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较早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有苏亚芳对宁波投资环境信息系统的研制和沿海港口城市投资环境信息系统的探讨;熊利亚、苏理宏对重庆市区投资环境信息系统进行的应用性研究;文余源、邓宏兵等对湖北省县域农业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估和分区研究。
现行投资环境评价研究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投资环境评价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各区域、城市的投资环境评价标准很不统一,评价指标体系差别很大,得到的评价结果也有较大差异,从而使区域投资评价结果不能资源共享。缺乏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网络体系,使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区位时,难以对不同区域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做出科学的决策。其次,投资环境评价缺乏动态性、预测性。投资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从时间角度讲,投资环境研究应包括对历史信息、现状信息和未来信息的研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建立在对未来投资环境信息的评价分析基础之上的,而现有的研究多注重投资环境的现状,实行静态的评价,缺乏动态性和预测性,从而影响了投资环境评价的应用价值。
三、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与构建
1.指标选取的原则
指标的选取影响最后评价的结果,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产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取原则:无差异性(由于我国重大的政策法令统一来自于中央政府,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来说,政治稳定性等因素在它们之间几乎没有差异,因此可以剔除这些因素相关的指标)、替换性、全面性、显著性(指标的选取应能最大限度地揭示样本间的差异,对于那些在各评价区域基本类似的指标应舍去,这样可减少指标的冗余)、客观性、可操作性及动态连续性。
2.指标体系构建
遵循上文指标原则,本文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经济环境、社会环境4个方面建立区域产业投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包括4个大类指标,13个亚类指标,37个小类指标。
自然条件:从区位条件,自然资源2个方面来反映,主要包括3项指标: V1地理位置、V2人均耕地面积、V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
基础设施:主要从生活设施、交通运输、邮电通信3个方面来反映,主要包括9项指标:V4人均供水量、V5人均供电量、V6人均住宅建筑面积、V7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V8年客运总量、V9年货运总量、V10公路密度、V11人均邮电业务量、V12每百人拥有电话数。
经济环境:主要从经济水平、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经济外向度、市场发育程度6个方面来综合反映,主要包括16项指标:V13GDP年增长率、V14人均GDP、V15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V16工业总产值、V17GDP、V18第二产业产值比重、V19第三产业产值比重、V20流动资产周转率、V21全员劳动生产率、V22成本费用利润率、V23每百元资金利税率、V24实际利用外资额、V25外贸收入占GDP比重、V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V27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额、V28人均年消费性支出。
社会环境:主要从社会状况、科技文化水平2个方面来反映,具体包括9项指标:V29就业率、V30职工平均工资、V3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V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V33非农业人口比例、V34万名职工专业技术人员数、V35人均科教事业费、V36每万人大专以上毕业生数、V37专利申请数。
四、基于GIS的分析与评价
1.数据库建立与数据预处理
规范化的数据库和数据预处理是分析与建模的基础。GIS对空间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编辑、数据综合、数据转换等,最终形成具有拓扑关系的空间数据库。GIS中的空间数据分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大多数GIS系统采用了分层技术来存储和管理这两类数据。
本文根据2011年《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首先建立以浙江省各地市为界限的面图层,再根据上文构建的指标群,将获得的数据导入面图层中。由于获得的是矢量数据,需将各指标数据分别转换为栅格型,以便做空间叠加分析。
2.空间分析
GIS数据分析分为两类:矢量数据空间分析,包括空间数据查询和属性数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包括记录分析、叠加分析、统计分析等。空间数据分析是GIS 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其特点是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关系,为用户提供各类专门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一点正是GIS 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主要应用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以ArcGIS为分析工具,具体利用其中的Spatial Analyst分析模块。先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重分类,确定单项评定指标。接着,再叠合多重栅格数据,综合所有指标,显示综合评定图。
各类评价及综合评价结果如下图所示。
3.评价
从自然条件评价看,嘉兴、舟山两市最佳,杭州次之;从基础设施评价看,杭州、宁波两市为优越区,湖州、绍兴、金华、台州、温州为次优越区;从经济环境评价看,杭州、宁波两市的经济环境最佳,嘉兴、绍兴次之;从社会环境评价看,杭州、宁波、舟山三市的社会环境最佳,嘉兴、绍兴次之;就总体投资环境而言,杭州、宁波两市为投资环境优越区,嘉兴、绍兴、舟山为次优越区,湖州、金华、台州、温州为一般区,衢州、丽水为欠优越区。分区域来看,浙东北地区的投资发展水平要高于浙西南地区。
在投资环境优越区中,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其对外交通状况、基础设施和科教实力的优势是其它城市无法比拟的。杭州的发展方向应是融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城市,在面临生产成本不断高企的情况下,努力培育现有的工业基地,充分发挥高科技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同时,加快杭州都市圈的建设,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宁波作为副省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相比一般城市具有投资优势。作为制造业大市,在面临劳动力紧缺、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宁波今后应引导资金去向,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控和优化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同时应发挥港口优势,抓住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这一良好契机,做好政策扶持工作,主动营造新的投机环境。
在次优越区中,嘉兴和绍兴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发挥中间地带优势,与周边中心城市互补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承接投资。舟山作为“宁波—舟山港”的核心之一,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港口配套工程建设,发挥港口这一最大优势,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抓住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这一良好基于,吸引新一轮投资,并以此为契机,优化产业结构。
在一般区中,温州作为温州都市圈的核心区域,长江三角洲南翼和海西经济区北翼的中心城市,其所处地位与本文分析得出的结果有点不符。金华作为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应重点加强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建设,调结构、增效益,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利用市域内的高校科研力量提高科技文化水平。随着义乌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华应利用好先行先试权,率先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湖州和台州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应尽快融入周边的都市圈经济。
投资环境欠优的衢州和丽水都位于浙西南地区,其共同点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相对闭塞,基础设施和科教实力都比较薄弱,但它们的环境质量和水、土、劳动力等资源禀赋较好,改善投资环境的潜力也极为可观。今后,应加大农业的基础性投入,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 区域化、 基地化方向发展,以巩固其优势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教水平, 增强经济中心的实力,以缩小区域差别,从而带动这西南地区投资环境总体水平的提高;另外,浙江省应尽快扭转优惠政策的区域倾斜,改善浙西南的投资环境,增强其积累资金的能力和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五、总结
浙江省各城市投资环境在空间和要素分布上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何充分发挥各城市自身的优势,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腾出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实现企业集聚的城市化、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传输系统的网络化,是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投资环境的核心所在。投资环境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本研究从区域开发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对投资环境影响较大的4 类因素,初步揭示了浙江省各城市的投资环境及其地域组合的差异,但由于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在指标选取、量化和标准化等方面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同时本研究截取一个时间断面对其进行评价,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片面性,如何全面动态地评价投资环境为决策部门提供更丰富更可靠的决策信息需要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文成.基于GIS的泉州市综合投资环境县际差异比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4):61—67
[2]文余源,邓宏兵等.基于GIS的湖北省县域农业投资环境评估与分区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66—369
[3]李俊杰.投资环境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2004(5):34—38
[4]王慧炯.中國的投资环境[M].北京: 京港学术交流中心,1987:3—21
[5] 张敦富.中国投资环境[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10—12
[6]许刚,佘之祥. 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环境及其分级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 2003(2):18—27
[7]管驰明,姚士谋.从区位功能和投资环境看南京的发展走向[J].人文地理,2001,(2):17—21
[8]苏亚芳. 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价模型及应用[J].地理研究,2004(3):14—24
[9]陈健飞. 福建城市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J].经济地理,2005(4): 32—34
[10]李同升. 我国西部地区大中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与分析[J].人文地理,2005(8):80—84
[11]刘洪明. 中国各地区投资环境的对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 (6):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