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的故事

2012-05-03 08:29:38撰文痴鱼
海洋世界 2012年10期
关键词:鉴真季风小贴士

撰文/痴鱼

季风的故事

撰文/痴鱼

在海边生活或到海边旅行过的人,都有沐浴海风的经验。但很少有人会思考,这些湿润的海风除了带给我们美好惬意的感受,对于我们的生活到底有多少意义?其实,平日熟悉的海风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季风、信风、舶风以及略带诗意的黄雀风和落梅风……

中国从唐朝开始,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而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海上航路。那时的人们已经非常懂得利用季风航行,著名的鉴真东渡就借助了季风。公元748年,荣睿、普照再次来到大明寺恳请鉴真东渡,鉴真即率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从崇福寺出发,再次东行。为等顺风,出长江后鉴真一行在舟山群岛一带停留了数月,直到11月才出海。在东海上,船遭到强大北风的吹袭,连续漂流14天才看到陆地,上岸后发现已经漂流到现在的海南三亚附近,便入大云寺安顿。鉴真在海南停留一年,为当地带去了许多中原文化和医药知识,时至今日,三亚仍有“晒经坡”、“大小洞天”等鉴真遗迹。

小贴士

鉴真每次都要等到季风合适的时候才能出发,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航海技术还不够成熟,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对季风的规律越来越了解,而试图逐渐掌握这种规律。

到了宋代,人们对季风的认识更进一步。人们发现,由于古代海船航行主要依靠风力,冬季的偏北季风不利于从南方来的船舶驶向大陆,只有夏季的偏南季风才能使它们到达中国海岸。因此,偏南的夏季风又被称作舶风。当东南季风到达我国长江中下游时,这里具有地区气候特色的梅雨天气便告结束,开始了夏季的伏旱。北宋苏东坡《船舶风》诗中有“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船舶风”之句。诗中的“黄梅雨”又叫梅雨,是阳历六月至七月初长江中下游的连绵阴雨。“三时”指的是夏至后半月,即七月上旬。苏东坡诗中提到的七月上旬梅雨结束,而东南季风到来的气候情况,和现在的气候差不多。

小贴士

季风的特性

1、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改变的现象,这里强调“大范围”是因为小范围风向受地形影响很大。

2、随着风向变换,控制气团的性质也产生转变,例如,冬季风来时感到空气寒冷干燥,夏季风来时空气温暖潮湿。3、随着盛行风向的变换,将带来明显的天气气候变化。

据说,为了让长年在海上航行的将士缓解情绪,郑和发明了一种游戏。他就地取材,利用船上现有的毛竹做成竹牌,刻上文字图案,再制定游戏规则,放在吃饭的方桌上就能供4人同时娱乐。

据说,郑和就地取材,利用船上现有的毛竹发明了麻将。

麻将牌

在文字图案的确定上,为了迎合将士们的心理和航海的实际,郑和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比如,用红“中”代表中原大地,迎合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由于中国的帝王一向偏爱红色基调,故特意将“中”字设置成红色。

因为航海的目的名义上是经商,故竹牌刻上“发”字,以迎合大家的发财心理。发多少财?“一万”、“二万”、“三万”……“九万”。由于航海中受食品来源制作条件的限制,将士们的日常主食是烙制的圆形大饼。吃多少饼?“一饼”、“二饼”、“三饼”……“九饼”。

遇到风平浪静时,将士们也常捕鱼来改善伙食。捕多少条鱼?“一条”、“二条”、“三条”……“九条”。

船队在海上航行,将士们整天看到的是一片白茫茫的沧海,故竹牌中设置了“白皮”;而当时人们航行最关心的是风向,故竹牌刻置了“东”、“南”、“西”、“北”风。

没想到季风除了航行,还为中国的文化传播、诗歌创作、游戏发明提供了素材。而西方人与海洋关系更加密切,在海上的活动也更加频繁。400多年前,当航海探险家麦哲仑带领船队第一次越过南半球的西风带向太平洋驶去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长达几个月的航程中,大海显得非常顺从人意。开始,海面上一直徐徐吹着东南风,把船一直推向西行。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大海变得非常平静。最后,船队顺利地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原来,这是信风帮了他们的大忙。

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总使空气运动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因此,南北半球信风的风向很不一致。在北半球,风从东北刮向西南,称“东北信风”;在南半球,风从东南向西北刮,称“东南信风”。麦哲仑船队在通过太平洋时正是遇到“东南信风带”,然后再进入“赤道无风带”,而最终完成这项伟大的创举。

西方古代商人们常借助信风吹送,往来于海上进行贸易,这一点导致“Trade wind ”有时候被译成“贸易风”,其实“Trade”这个词并非现代英语中贸易的意思,而是来自中古英语,相当于“track”(轨迹)的意思。所以“trade wind”原意是“在常轨上的风”的意思。

小贴士

接近季风活跃区域的沿海地区,人们得到了季风带来的恩惠。在季风的吹拂下,这些地区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年平均降水量也普遍比内陆多。季风带来的舒适气候,特别适合动物生存,养殖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小贴士

信 风

由于季风在固定的地区定时出现,而且风向不变,非常守信用,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信风。在信风带活动范围的特定区域内,就会出现信风周期性的变化现象。

很多时候,季风的吹拂都会带动海水的流动,人们把它称为风海流。这些洋流除了对促进海洋循环,维持气候正常有着重要的意义外,还能带来成群的鱼儿。不同温度的洋流相互汇聚,带来丰富的食物,海洋中的鱼类因此繁盛。几乎世界上所有著名的渔场都诞生在洋流的汇聚处。

千万年来,地球上的万物都享受着季风的照拂。季风的来去都遵守规律,但随着全球变暖的到来,一向有规律的季风越来越不稳定。该来的时候不来,让人们饱受干旱之苦;该走的时候不走,让人们遭遇洪水的侵袭……除了破坏性干旱、洪水和暴风雨,季风异常的时候连其他生物都会遭受巨大的打击。中国有过一个统计,在季风异常比较严重的年份,对虾的数量下降到往年的七分之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让原本给人们生活带来无数欢乐与便利的季风展现出如此灾难性的一面。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果人们不能定下爱护环境的约定,季风失约将成为常态,我们谁又能想象到那时又会怎样呢?

洋流除了对促进海洋循环,维持气候正常有着重要的意义外,还能带来成群的鱼儿。

猜你喜欢
鉴真季风小贴士
淘气小贴士
淘气小贴士
冬季穿搭小贴士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2
绿水青山图——海洋季风的赞歌
人在气头请闭嘴
户撒刀
万马奔腾
中华奇石(2015年9期)2015-07-09 18:32:58
脚印
泥泞留痕
淘气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