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2年1月15日下午2点30分,举世瞩目的第34届达喀尔拉力赛收车仪式在秘鲁首都利马总统府前的大街上如期举行,秘鲁总统在达喀尔赛事总监拉维尼的陪同下,款款走向收车台,为获得胜利的车手们颁奖。半个月前的阿根廷马德普拉塔海滨,发车仪式上的主持人带来了病中的阿根廷总统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赛手的祝愿,在整个比赛期间,达喀尔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南美三国政府的鼎力支持,此时的拉维尼正站在绚烂的彩带和焰火中,自信地享受着成功者的喜悦—达喀尔从非洲移师南美,名称并没有改变,但其内涵却悄然发生着变化,这是一次从单纯的赛事运营到商业赛事运营的成功转型,路线设计、赛道设计和营地文化等方面,无不证明着这一点。
从一定意义上说,如今的达喀尔拉力赛早已超越了传统越野赛事的范畴,更像是一场经典的“达人秀、商业秀”—来自世界各地的车手、商家、主办国以及爱好者,都在这个巨大的舞台上展示推广和销售自己的个性、产品、服务和特色文化,并享受着达喀尔带来的收益。非洲时期的达喀尔营地极尽所能地远离村镇,更加越野,在南美,达喀尔的营地则尽可能安排在靠近城镇的公园以及空地,以吸引更多的围观者和眼球。这是达喀尔观念上的颠覆性改变,也是达喀尔能够在南美继续成长和成功的依附。各国参与到达喀尔事务中的部门除了军警,全部是旅游文化等相关部门,这意味着南美在敞开大门迎接这一旷日持久的单项赛事之前,与组委会不谋而合地选择了“利益”这一目标—有利益,才有未来!从马德普拉塔出发的第一赛段,整个比赛路线长达800公里,在这漫长的赛事沿线上,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观众围观,无论是行驶路段还是特殊路段。在智利,主办国更是将各类旅游宣传和特色产品置于大营中,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车手和工作人员。
当然,达喀尔依然是最好的比赛。在15天的时间里行驶一万多公里,穿越三个国家,对车手和赛车以及后勤保障都是巨大的挑战。然而,曾经不可一世的达喀尔早已和国际汽联搭上了“姻缘”,即将出炉的量产车规则正是这一开放式思维的体现。本次达喀尔拉力赛,以彼得汉赛尔领衔的宝马MINI车队强势占据着汽车组的领衔地位。当三菱与大众达喀尔车队相继退出这一世界顶级的越野拉力赛之后,多年来将一枝独秀作为卖点的达喀尔拉力赛,需要像宝马这样的实力派来及时巩固其赛事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从阿根廷到智利再到秘鲁,赛事所到之处除了备受民众的关注和欢迎外,国家的支持使得达喀尔之路变得顺畅和不同凡响。特别是在阿根廷和智利,几千公里的赛事行驶路线都有军警扼守,即便是通常比较困难的出入境也变得相当随意。置身其中,你仿佛感觉整个国家都在迎候达喀尔的到来,这其中,开心的不仅仅是车迷,还有政府的钱包。达喀尔成名于非洲,却在南美收获了巨大利益,达喀尔再次回到非洲也许真的是一种奢望了。
在达喀尔赛事营地,各项服务一应俱全,可随时出入的新闻中心,只有电源是免费的,如果想使用赛会提供的网络,需要支付1600欧元来租用一条官方网线,这里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是商品,你甚至没有理由惊叹网络的昂贵,因为它是惟一的,就像达喀尔一样惟一,非诚勿扰。当来自美国的私人车队开始在难度较高的赛段发力并领跑赛段后,上届冠军阿提亚因故退赛,法国汽联方面随即放出话来,这是他的队友戈登在赛车改装上做了手脚,从而将悍马与MINI之争的焦点转移至戈登个人的车队内部,然而直到比赛结束,这场更像是“莫须有”的争论也没有下文,戈登在赛后接受美国电视采访时大骂MINI车队,声言这一切都是MINI和彼得汉塞尔的阴谋。
不难看出,本届达喀尔拉力赛的官方意愿,就是保证MINI的夺冠。大众退出达喀尔之后,本届达喀尔拉力赛真正意义上的厂商队只剩下来自中国长城的哈弗达喀尔车队,达喀尔组委会在赛道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有厂商背景的宝马MINI的利益,只有两百多公里的真正意义的沙漠赛段,让阿提亚们有心无力。达喀尔充分迎合厂商车队的目的,说到底就是对利益的追逐,这是无可厚非的,汽车运动若离开了“普世”的大众化的参与特别是代表汽车工业发展潮流的主力厂商的参与,而只是一群发烧友的“巷战”,必将走向穷途末路。
无论如何,第34届达喀尔拉力赛继续着在南美的成功,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欢乐派对,这是达喀尔赖以吸引参与者的永恒魅力,即便是在成功向商业化靠拢的今天,也不由得你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