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岭这座幽谧的大山中,生活着一群美丽而神秘的精灵,它们就是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属于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拉丁学名为Rhinopithecus roxellanae。1879年,Milne-Edwards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见到了它的标本,联想到十字军司令漂亮的翘鼻子夫人洛克安娜(Roxellanae),于是将川金丝猴的拉丁名命名为R-roxellanae。这里的川金丝猴栖息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秦岭山区,覆盖着亚寒带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世界上现存分布最北界的叶猴类,为中国特有的濒危珍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这些大山中的精灵,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极少有人知道,川金丝猴的社会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2001年,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周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建立了第一个秦岭野生川金丝猴观察研究基地。通过十多年的野外观察和研究,我们研究团队对每只猴子的体貌特征进行辨别,从而达到对每只猴子都能个体识别并命名,建立多年来猴群个体的身份ID档案,从出生到迁移、繁殖,都详细记录下来,逐渐揭开秦岭川金丝猴神秘面纱的一角,同时也发现了川金丝猴有趣的一面—川金丝猴也会做生意。
成年雄性的金丝猴,全身毛色艳丽,尤其是背部,呈鲜艳的金黄色或黑褐色,从颈后延伸至臀部,四肢的上外侧也有金黄色长毛,在树枝间腾空跳跃时,远远望去宛如披着一件华贵的金色斗篷。脸部及肩部毛色呈猩红色。蓝色的脸庞上,有着因鼻骨极度退化而形成上仰的两个小鼻孔,因而又名“仰鼻猴”。头圆,耳短,有一双深褐色的大眼睛。嘴角具有明显的嘴角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变硬,同时还有一对大而尖利的犬齿。
成年雌性的金丝猴,身体较成年雄性稍小,毛色稍浅。面部及颈部呈橙黄色或深黄色,背肩部毛色较深,四肢内较浅。身体背部的体毛较短,个别有时呈针状。一般成年雌性金丝猴的嘴角没有嘴角瘤或不明显。雌性金丝猴通常每隔一年生育一次,每次只产一只幼仔,幼仔毛色乳黄,两岁以后毛色金黄。川金丝猴的交配季节为每年的9月至12月,生育季节为次年的3月至5月。秦岭川金丝猴的食性会根据食物季节性的供给产生变化,树芽、树叶、果实、种子、树皮与地衣在四季中都会被猴群交替取食,以补充其生存的必要能量 。
在研究的最初时期, 这些野生的金丝猴非常怕人,我们的研究人员只能远远地跟着,稍一靠近,它们就向后退,始终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经过长期地观察,这群金丝猴似乎与我们相识,不再像当初那样害怕。观察的距离由最初的200米,150米,100米,到最近的时候50米。虽然能较近距离地观察金丝猴了,但是金丝猴的移动速度非常快,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能翻过一道山梁,每天这些金丝猴移动的距离达十几公里,为了追踪观察这些金丝猴,当天无法返回保护区的村民家中,因此在秦岭的西梁顶上搭起了一座过夜的小木屋,虽说是小木屋,其实就是用木头搭建的简易小木棚,天冷时四面漏风,下雨时四面漏雨,但就是这座小木屋为我们追踪观察金丝猴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今这座小木屋依然在使用中。
每年的3月到5月是金丝猴最热闹的时候,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小生命诞生了,金丝猴妈妈们抱着自己的孩子取食,移动,一刻也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其他的雌性金丝猴也积极地希望能够一起帮助金丝猴妈妈照顾新生的小婴猴。
2010年3月的一天,甲板家的母猴小棒槌又一次做了母亲,产下一只漂亮的小婴猴。然而第四天的早晨当我们到达观察地点时发现,小棒槌的孩子已经死了,小棒槌独自抱着孩子坐在一棵树上,几乎整整一天没有进食。时而看看自己的孩子,亲吻它,时而给孩子梳理毛发,好似它的孩子依然活着。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此。第四天,小棒槌下地开始少量的地取食了,依然把自己的孩子抱在怀里,一刻也不松手。虽然小猴的尸体已经开始干瘪变黑,但小棒槌不离不弃,一直抱在怀中,凝视,亲吻,梳理毛发。之后小棒槌消失了两天又重新出现在猴群中,这一次我们没有看到它的孩子,也许小棒槌给她的孩子举行了一场不为人知的葬礼,之后小棒槌渐渐重新融入到自己的家庭中。像其他的雌猴一样,关注那些新生的小婴猴,而这些与小婴猴的接触也并非是无偿的,这就是下面要讲述的金丝猴中的经济学。
我们人类是能够进行商业活动的灵长类,而和我们人类关系密切的非人灵长类川金丝猴也具有经济头脑。人类基本的经济倾向,如互惠、利益分享、合作等,不单是人类独有的特性,非人灵长类动物也会进行如同我们人类一样的协商,交换资源与服务,也会有贸易活动。金丝猴社会是由一夫多妻制家庭单元构成其社会的基本社会功能单位,每个家庭单元内由一只成年雄性,若干具有繁殖能力的雌性后宫以及他们的后代组成;多个家庭单元和全雄群组成一个大的猴群。家庭单元中的雄性青少年猴在性成熟之前就会自动或被驱逐离开自己原来的家庭,进入到都是“光棍”的全雄群中,因此全雄群有时也被研究人员笑称为“光棍群”。家庭单元内的金丝猴个体在休息、取食和移动时都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并与其他家庭单元保持一定距离。相互理毛行为是金丝猴家庭单元中最常见,出现频率最高的社会行为。
川金丝猴一夫多妻制的基本社会单元使得每个家庭单元中的众多雌性个体之间竞争激烈,面对家庭单元内惟一的“家长”主雄,这些后宫们与主雄之间为了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则用理毛行为作为重要的策略获得合作伙伴和所需的资源如交配机会、食物等。当这些金丝猴之间寻觅最佳搭档,交易各自所需的资源与服务时,就出现了供求关系。通过运用生物市场理论研究发现,金丝猴们将自己对其他猴子所提供的理毛服务作为一种流通的货币,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由于理毛本身具有清洁卫生以及类似我们人类按摩时的舒适感,并且当两只猴子没有其他的商品可以交换时,金丝猴之间会用理毛来交换理毛,给对方无法自我理毛的部位进行理毛。同时金丝猴也有投资的观念,当一只猴子增加自己的投资即增加给对方的理毛时间长度,那么它的交易搭档就会相应的增加自己回报的理毛时间长度。
一家之中只有一只成年雄猴,而它的雌性后宫们却通常多达3#12316;8只不等,对于这些雌猴们来说,雄猴与他们交配的机会可谓非常宝贵,这些雌猴们都想得到更多的交配机会繁衍后代,怎么办?它们只能与家庭内的主雄搞好关系,用金丝猴中的货币去购买交配机会这一商品。这时候的交易就出现了类似竞拍的场面,主雄会选择出价最高的雌猴进行交易,给雄猴理毛的时间越长,雌猴得到的交配机会越多。物以稀为贵,雌猴数量越多的家庭里,交配机会的“价格”也会上涨,雌猴向雄猴所付出的理毛时间也会越长。相反,那些雌猴数量较少的家庭,交配机会的“价格”相对便宜,雌猴只需要付给雄猴相对较短时间的理毛就能获得交配机会。
在灵长类中,新生的幼仔对一些没有新生幼仔的雌性个体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母亲的天性使得这些雌性个体都想抱一抱或是亲吻幼仔,金丝猴也不例外。在金丝猴中,成年母猴通常每隔一年才能生育一次,一次一胎,因此新生的婴猴在金丝猴中更加珍稀宝贵,母亲会将婴猴一直紧抱在怀中,想看一眼或是想抱一抱婴猴的其他雌猴们只能有所付出才能得到想要的。这些“阿姨”们争相给婴猴的母亲理毛,有时家庭内的好几只雌猴会同时给母亲理毛,母亲则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最终理毛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那只母猴会获得与婴猴亲密接触的机会。在婴猴这场交易中,供需的变换同样影响着雌性之间的交易以及婴猴的“价格”。家庭单元内的新生婴猴数量越少,婴猴的价格越高,阿姨需要向母亲付出的理毛时间则越长,反之,婴猴数量多的家庭内,供大于求,婴猴的价格下跌,阿姨只用很短的理毛时间就能获得接触婴猴的机会。这种现象通常持续至婴猴出生六个月。
虽然金丝猴是比较平和的动物,但是偶尔也会出现纷争或打斗,这个时候有帮手和后援总是好过单枪匹马的,而这些帮手和后援就源于金丝猴个体之间平时的投资积累了。一些金丝猴平时没事就会给其他金丝猴单方面地进行理毛投资,当投资的金丝猴受到威胁或者发生冲突时,这些平时受益的金丝猴就会上前帮忙,加入打斗或是向敌人发出威吓的声音和表情。
理毛对于金丝猴中的低等级个体来说非常重要,高等级的个体会掌控一定的食物资源,低等级的猴子要想获得食物填饱肚子就得用理毛来换取。低等级的金丝猴向高等级的金丝猴投入理毛,从而获得高等级个体对它的容忍度,这样低等级个体会得到高等级个体的允许在高等级个体附近取食,而不会受到威胁或是驱赶。有时低等级的个体还会向高等级个体投资理毛从而在一定时间内提升自身的等级。
在川金丝猴的市场经济中,金丝猴用自己的投资策略来进行交易活动以保证自身的受益,而这些互惠利他的经济行为,实现了群体生存发展所需的共同利益,加强了群体的社会组织性,同时也提升了群体的繁衍活力。通过研究灵长类动物交换资源与服务,也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经济行为的演化史。让我们大家对这美丽而珍贵的川金丝猴多一份关注多一份保护吧!
濒危物种
在秦岭这座幽谧的大山中,生活着一群美丽而神秘的精灵,它们就是川金丝猴。这里的川金丝猴栖息在海拔1500m以上秦岭山区,覆盖着亚寒带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世界上现存分布最北界的叶猴类,为中国特有的濒危珍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