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与救赎

2012-04-29 00:00:00
户外探险 2012年3期

在黑市,犀牛角的价格堪比黄金,其暴利引发了偷猎者疯狂的猎杀行为,同时也为该物种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在非洲,自2006年以来已有超过一千头犀牛被屠杀。2011年仅在南非,被猎杀的白犀牛达四百余头,超过二百名偷猎者被逮捕。

同物种之间的相互竞争使优秀的个体脱颖而出,同时使劣势的个体遭到淘汰,长此下去,此物种会向更优秀的方向进化—这符合竞争的逻辑。但是人类的很多行为破坏了自然的选择,大大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我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长期以来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处于快速的衰退之中。本期的特别策划栏目我们选取了中国境内的部分濒危物种:秦岭深处的精灵川金丝猴、在高原草场围栏边叹息的普氏原羚、洄游路线被水坝阻隔的青海湖湟鱼……

社会中的每一个分子都是从自然界而来,最终回归到自然界而去,来多少去多少,这是最大的公平。任何一方打破了生态平衡都会受到审判,这是最大的平等。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行为去补救,虽然很多行为看起来是杯水车薪,但这至少是部分的救赎。

本期的专题中,除了对物种现状的反映外,我们还想让大家知道在中国大地上至少还有这样一批自然的卫士:奚志农,提出“用影像保护自然”的口号,启动中国濒危影像计划项目,让国人和世界了解中国鲜为人知的野生动植物和值得自豪的壮丽自然;乔治#8226;夏勒博士,常年深入中国西部高原荒漠,考察野生动物生存困境;吕植,致力于在中国建立更多的生态特区,让像普氏原羚一样艰难求生的野生动物们能够重获奔跑的自由。

部分人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一个物种的存在价值和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意义,而积极参与保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媒介以及各方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意识到在自然生态与当前利益的角力中,人类应该选择可持续的发展策略,人为法则必须顺从自然法则。

由本刊主办的中国户外金犀牛奖近日揭晓了,年度中国户外最高荣誉十二项大奖花落各家。在2011年IUCN发布的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单中,黑犀牛的亚种之一—西部黑犀牛已经灭绝。犀牛是世界上最稀少的动物之一,“中国户外金犀牛奖”取义于珍稀、濒危之意。具有先锋探索精神的人如犀牛一般稀少,为人群中的异类,但他们如晨星闪烁,是普世大众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代表着中国户外的前进方向。中国户外金犀牛奖至今已经举办了六届, 还将继续延续梦想,记录行进中的户外中国,推动真正的户外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