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的种子在游戏中萌发

2012-04-29 00:00:00曾云芳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2年9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我国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十年前就提出了“数学好玩”的教学理念。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我们应投其所好,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和自身条件,尽可能多地安排精彩、实用、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引领他们玩中学、玩中思、玩中悟,达到激发兴趣、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目的。下面,笔者就这一方面的探索作简单分享,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游戏设境——趣生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认为:“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的缓冲地带。”显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了兴趣,心里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自主、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需要和条件精心创设数学游戏情境,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藏”在游戏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相遇问题”一课时,我让王同学与李同学分别站在教室的两边,当听到“出发”的口令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撞在了一起,惹得大家哄堂大笑。随即,我将他们行走的路径示意图画在了黑板上,告诉大家这就是新知——相遇问题。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学生对相遇问题中的相遇、相对、相背等数学概念、相关数量关系的掌握变得容易、简单多了。又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找规律”一课时,我将红、黄、蓝的彩球按次序穿成一大串,我背对学生,让他们报出球的号码,我来报出球的颜色。学生们觉得很奇怪,老师看不到球,怎么知道球的颜色呢?如此一来,学生们对新知的学习兴趣大增,更乐于参与到新知的探求之中。

二、游戏操作——趣起

皮亚杰曾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自己做过、想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会深刻、牢固。在数学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安排一些合适、具趣味性的数学操作游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身临其境地去理解、感悟数学知识,收效很好。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的“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计算推导”时,我组织安排了剪纸的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剪——拼——移”的操作活动,把这些未知的图像转化成学过的、熟悉的图形,使学生的新知学习变得简单、容易。由于准备充分,活动开展有序、有效,学生都能触类旁通,想到了更多的推导方法。如“梯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学生通过剪纸游戏就探索、总结出了四种不同的方法,起到了举一反三之效。这样的游戏操作活动,把游戏操作与数学思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充分的分析、比较、判断、推理,使动手、动脑相辅相成,促使学生由“外部感知”转化为“内部智力”,激发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和潜力,增进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

三、游戏练习——趣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务必求新、求活、别具一格,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注重练习形式的趣味、实效,从而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之一,在数学练习中适度、适时地开展和应用,可有效提高练习的效率。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找规律”一课时,我安排了游戏练习活动,以深化学生对周期规律的认识。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种不同颜色的纸片,让小组成员之间自行设计一种规律来进行摆纸片的游戏活动。如3红2绿为一组,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24张纸片是什么颜色?5张纸片为一组,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24张纸片必须是红色的……这样的游戏练习安排,不再是以前简单的摆一摆、放一放,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的周期规律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和感悟,学会灵活变通地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练习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四、游戏延伸——趣固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要突破教材的局限,结合周围的环境资源和学生实际情况增删、重组、包装教材,考虑学生的特点,整合身边的环境资源,组成“大教材”。为此,我们可将游戏活动延伸到家庭、社会,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扑克是常见的娱乐工具,教师可让学生运用扑克与家人一起进行“算24点”的游戏,这个游戏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算24点”的游戏所需的数据较小,但它将四则运算的知识巧妙融入其中,经常与家人、伙伴一起进行“算24点”的游戏,可使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思维敏捷能力及运算能力,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快乐,增添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如,在教学六年级的“长方体、正方体学习”时,教师可安排学生回家做切土豆的数学游戏,一刀切出面,两刀切出棱,三刀切出顶点,这样简单、实用、实效的数学游戏活动具体形象,学生记忆深刻。

“文化是以游戏的方式产生,文化一开始就是游戏着的。”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萌发兴趣的种子,迎来数学教育的春天,绽放数学课堂的灵动魅力。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