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鸿斌:结缘于石赏石入画

2012-04-29 04:32韦芳荪
金色年华 2012年3期
关键词:雨花石赏石艺术

韦芳荪

他是一位书畫家,在传统国畫的根基上采用西洋抽象畫法。以奇石入畫,被誉为“中国赏石抽象畫开创者”;他是一位赏石界大师,醉心奇石收藏之外,更致力于赏石文化的研究与推广,被授予“观赏石名家”的称号;他也是中国书畫赏石艺术家协会主席、广西南宁本土视觉文化艺术流派——“邕江象派”的创始人。他,就是马鸿斌。

专注艺术,与石结下不解之缘

2011年9月,一场名为《抽象世界赏石中国》的畫展在上海中福古玩城轰轰烈烈地举行,这场畫展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为了纪念“中国抽象艺术最重要的历史象征”、“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先声”和“中国现代抽象艺术”的起源“决澜社”在上海诞生80周年。眼前的马鸿斌,就是这场畫展的举办者。

初次见到马鸿斌,便被他身上不拘的艺术家风范所吸引。席间,从中国传统艺术到西方现代艺术、从毕加索到广西的周氏兄弟,马鸿斌都侃侃而谈,正应了“南洋畫派”的开创人刘抗大师对他的那句评价——“胸怀开朗,学养深厚”。

马鸿斌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自小便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四、五年级时就已经获得过绘畫比赛的奖项。高中的时候,他又热衷硬笔书法,常常在上课的时候偷偷练习。马鸿斌说自己从小就是比较内向的孩子,其他孩子在玩闹的时候,他更喜欢专注在自己艺术的小天地里,也许正是这份专注,才影响了他的一生,也造就了今天的艺术大师。

1980年,马鸿斌在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就读,尽管学的是电子机械这种理科专业,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搁置自己对艺术的喜爱。大学时期,他选修了大学“造型设计”课程,学习艺术设计理论和色彩学,还开始临摹历代名家书法字帖,练习现代硬笔书法,同时创作一些铅笔素描。由于艺术方面的特长,马鸿斌当上了班里的宣传委员,板报上他的一手好字常常让同学和老师都赞不绝口,在一次大学师生书畫展览中,马鸿斌还凭着两幅人物素描——《爱因斯坦》和《柴门霍夫》获了奖。当时,每一天都有众多师生在马鸿斌的书畫作品前驻足参观。在之后每一年的比赛中,他的作品都有参展,这也让他在校园里小小地风光了一把。

1984年,作为大四学生的马鸿斌到南京741厂进行大学毕业设计。那一年的5月1日,马鸿斌与同学一起到南京的雨花台参观,当时很多人在山坡上捡雨花石,于是马鸿斌也一时兴起,与几个同学四处寻找,当他们将拣到的雨花石拿到水塘边洗去泥巴时,一颗颗美丽晶莹的雨花石显现在马鸿斌眼前,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谈起这段经历,马鸿斌依然记忆犹新,这次南京之旅,正是马鸿斌结下石缘的开始。

“用狂飙一股的激情”做艺术的开创者

马鸿斌的父亲是南宁第一批观赏石收藏家,在父亲的影响下,循着雨花石之缘,马鸿斌于1988年开始进入赏石界。

除了醉心奇石收藏之外,马鸿斌更致力于赏石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几十年中,他在全国各类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有关赏石方面的文章和研究论文,在赏石文化艺术的学术理论研究、赏石文化的推广、组织赏石文化活动方面都有所建树,还多次担任中国各地石展评委。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将他评为“首批中国赏石名家”,“首届中国石文化专家学术研讨会”授予他“中华石文化贡献奖”,中国收藏家协会石文化专业委员会授予他“观赏石名家”的荣誉称号。

在艺术创作上,马鸿斌也一直在寻求新的突破。在1990年左右,马鸿斌开始注意到石头上的纹理很漂亮,于是他灵感一现,产生了将石头的纹理融入绘畫中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马鸿斌便开始苦苦钻研,他认为这种创新必须是根基在国畫的传统上的,只有在传统上寻求新的突破才能开创一片新天地。于是,马鸿斌使用中国畫的工具和材料——毛笔、墨、国畫颜料、宣纸、绢、水等,采用西洋畫绘畫技法,开创了蕴涵深邃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赏石文化和古老自然哲学内涵和宇宙观念的“抽象中国畫”——“中国赏石抽象畫”。

“所有的艺术都是必须要让人来认可的”,谈到“中国赏石抽象畫”,马鸿斌充满激情,也充满自信。为了让这个“新生儿”能够得到认可,马鸿斌不仅致力在学术上建立体系,还精心筹备畫展,提高影响力。如今,——“中国赏石抽象畫”作为一个新的畫派已经崭露头角,渐渐受到了更多的认可。

马鸿斌说自己一直都在用“决澜社”的精神鼓舞着自己,正如这个颠覆传统、充满激情的艺术组织的宣言一样:“用了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吧!”

马鸿斌3~—5折,寻找真正的幸福感

谈到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幸福感,马鸿斌说起自己近期的一个小遭遇。有一天马鸿斌路过商场,看到商场的数码广告牌上有这样一行字:“李宁3~5折”。这几个字把马鸿斌吓了一跳,过了一会他才醒悟过来,原来此“李宁”非彼“李宁”,“李宁3~5折”原来只是“李宁牌”运动商品的购物折扣。然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遭遇点醒了马鸿斌:有的时候,人必须给自己打一个折,把自己的身段放下来。就像商品必须要让利才能销售得好一样,马鸿斌认为应该适时地给自己的畫作打个折,价格太高了人家买不起,收藏不起,那么再好的畫也无人欣赏。在艺术创作中,价格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自己的创作能够给社会什么样的回报。只有回报社会,自己才能得到更多,才能给后人留下更多好的东西。其实能够不断创作,不断被认可,那就是真正的幸福感。

如今的马鸿斌,是一个集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大忙人,从畫家到书法家到赏石艺术家;从广西南宁象派文化艺术中心理事长到《印象广西》系列工艺美术品品牌著作权人、总策划。最近,他还有两个新的身份:中国书畫赏石艺术家协会主席、广西南宁本土视觉文化艺术的学术艺术流派——“邕江象派”的创始人。马鸿斌似乎从来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一直充满激情地生活着、创作着。

猜你喜欢
雨花石赏石艺术
雨花石遐思
雨花石的文化之旅
美丽的雨花石
纸的艺术
赏石·人
赏石·图
赏石·景
赏石拍卖新观察
雨花石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