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浅谈数学兴趣的培养

2012-04-29 08:22张学锋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1期
关键词:直观动手趣味

张学锋

摘要:多媒体课件进课堂,溶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于一体,诱发兴趣。学生动手操作会开拓思维,产生兴趣。教师联系实际生活,学生会增加学习兴趣。

关键词:趣味;直观;动手;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21-02

什么是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获得知识的强大内部推动力,是学习的强化剂。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的勤奋钻研,这样,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兴趣,就会轻轻松松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重视给学生讲结论,而忽视产生结论的原因,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要适应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打破这种教育模式,使课堂充满活力。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我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了一些辅助条件,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求知欲,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一种情趣和动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1.精心设计,利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欲说不清、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效果很不明显、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概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原理通俗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想活跃,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环节中,教师用电脑制作出动态的课件——“魔法盒”。输入一个数,经过“魔法盒”的变化,又输出一个数,比如:输入6,输出的是16;输入30,输出的是40;等等。学生本身对魔法表演就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是怎样变化的呢?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输入的数与输出的数的关系,结果发现输出的数比输入的数总是大10,从而发现规律。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a→a+10的答案。最后,让学生找出用字母表示任何自然数的方法。这样一来,使同学们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也知道了它的由来,学会了学习方法,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理论化,让他们感到学得有味。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等差异,进行分组,在小组内要强调合作,组外强调竞争,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机会、动手机会。培养小组活动中敢说敢想的心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中“几何图形面积”的时候,利用小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再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小组内的同学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学生已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字母公式是S=ah,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梯形的上底+下底就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边,梯形的高就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样通过动手,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由于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所以梯形的面积公式要除以2。又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切一切、比一比,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再如《圆的面积》、《三角形的稳定性》等,都可以放开学习,通过小组动手合作,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样,学生学得十分积极主动,参与热情很高,学习的效率非常高。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得到知识,培养思维,让学生感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是十分有益的。

二、数学的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知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数学,收集数据材料,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应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这样既可以积累数学知识,又可进行德育教育,更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与生活联系,虽说学生的年龄小,但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生活联系,教师要有意识地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数学问题,使数学与学生感兴趣的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让两位学生表演走路相遇的情境,使学生真正理解“相向、相反、同时、相遇”等一些数学术语。又如,在“认识元角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讲台布置成一个小商店,给出商品的价格,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购买商品的过程,并计算出所找的钱数,这样,孩子们通过实践,知道了购买商品要花钱,花多少钱,找多少钱,减轻了孩子对人民币认识和计算的难度。再如:“折扣”“百分数”“填存款凭条”“邮票中的数学”“计算利率”这些知识都可以放手,让学生们亲身经历这些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特别是在教常见的百分率时,我首先组织学生开展用气枪打气球的游戏,请学生算一算自己的命中率,检查并计算班级里桌椅板凳的完好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计算竞赛,请学生算一算自己计算的正确率,最后请学生算一算,今天本班学生的出勤率等。这样采取生活数学的实例,由于是学生熟知的,学生容易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自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激发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联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猜你喜欢
直观动手趣味
我也来动手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简单直观≠正确
动手画一画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动手演示找错因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