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凯 戴兵 杨国清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纳税是企业财务决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同时也是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重要的经济环境要素,对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完善企业财务制度至关重要。因此,从纳税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出发,研究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活动具有深刻的现实和经济意义。
[关键词]纳税筹划 现代企业 财务管理 应用
一、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提出
纳税筹划,是指在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筹资、投资、经营、理财等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安排,以达到节税目的,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而企业作为纳税人,其税收的支出必然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运用税收法律法规及各种财务手段,使纳税人税收负担最小化,企业经营目标最大化的一系列财务活动,就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筹资决策、投资决策、经营过程、利润分配过程中的筹划。
1.筹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1)筹资方式的选择。企业不同的筹资方式将会带来不同的预期收益和税负水平。企业筹资一般分为债权性筹资和权益性筹资两种方式。权益性筹资包括用留存利润和发行新股等方式,具有风险小、成本高的特点;相对而言,债权性筹资更具节税功能,具有风险大、成本低的特点。因此,纳税筹划不仅在确定资本结构方面,而且在具体确定筹资对象上都是有作用的。将纳税筹划应用于企业的筹资活动能使企业在确定筹资成本时,找到最佳的资本结构。
(2)租赁方式的选择。租赁方式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其中融资租赁的节税效益要优于经营租赁。融资租赁不但可使企业获得所需资产,保存举债能力,更可以将租入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租金中的利息和相关手续费还能在税前扣除,双重减少了计税基数,起到了节税的作用。
2.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1)投资地区和投资行业的选择。企业在选择投资地区及投资行业时,要充分考虑国家对地区、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区域性、行业性的税收倾斜政策,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尽可能将自己纳入优惠范围内,合理减轻企业税负,获得最大的节税利益。
(2)企业组建形式的选择。企业组建形式的选择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大型企业成立时一般选择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而相对于合伙企业、独资企业这种小型企业,它的税负较重。
3.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1)转移定价。转移定价法是企业常用的避税方法,它是指企业根据其经营战略目标,在关联企业之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专门技术、资金借贷等活动所确定的企业集团内部价格。它适用于税率有差异的相关联企业,通过转移定价,使税率高的企业部分利润转移到税率低的企业,最终减少集团企业的纳税总额。
(2)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获取税收利益,以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实施税收筹划常用的方式。企业在适用多项税收优惠政策时,必须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综合平衡后做出选择,以获取更多的财务利益。
(3)涉税零风险。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缴纳税款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
4.利润分配中的纳税筹划
企业的股利分配形式一般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根据税法规定,股东取得现金股利须交个人所得税,而取得股票股利却不交税。因此,企业要从发展前景和企业实际情况来筹划选择好股利分配方式,使股东的税负尽可能的轻,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在选择再投资方式时,要从购销市场、行业竞争、投资风险等各方面进行可行性因素分析,若有再投资优惠,而企业又想扩大生产规模,则企业用税后所得进行再投资而不用借入资金再投资,无疑可节约更多税款。这是因为再投资的优惠通常大于借入资金的利息抵税所得。
三、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纳税筹划需要注意的问题
1.纳税筹划方案的合法性
纳税筹划是为了获得相关的财务利益,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最优化。纳税筹划是按照合法和非违法的手段使企业税收负担最小化或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最大化的涉税规划,它决不是以偷税为代表的税款流失。因此,在进行筹划方法选择时应注意遵守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规定,严格遵守财务会计制度、投资优惠政策等方面的规定,把握好筹划方法选择的尺度,避免因筹划不当而丧失税务筹划收益,或者因为违法而遭受税务机关的经济处罚。
2.纳税筹划的不确定性
企业的纳税筹划是一项复杂的前期策划和财务测算活动。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注重收集相关的信息,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据此编制可行的纳税方案,选择最合理的方案实施,并随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相应的跟进分析、使纳税筹划的方案更加科学和完善。
3.纳税筹划的经济性原则
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合法节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及筹划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又会发生筹划成本,因而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先对预期收入与成本支出进行对比,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其成本时,筹划方案才可付诸实施,否则会得不偿失。总的来说,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并不普遍,也不完善。因而企业在运用纳税筹划时,要熟悉纳税筹划的含义、特征,避免走进纳税筹划的“陷阱”;要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注重纳税筹划方案的综合性与现实性,选择最适合企业的自身发展的筹划方案。此外,企业应加强依法纳税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精通财会、税收、财务管理等知识于一身的纳税筹划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纳税筹划水平。
参考文献:
[1]梁文涛.《纳税筹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
[2]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