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中小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我,我区充分发挥设在区域内国家级重点职校---曹杨职业技术学校的上海市开放性实训中心的作用,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自2009年以来,区域内共有40所学校近两千多名学生到基地开展了职业启蒙教育活动。
我们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主要基于如下两点认识。
其一,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上海二期课改强调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职业启蒙教育活动正是强调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亲身参与系列职业体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意识、择业意识、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这正是我区深化课程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
其二,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是进一步共享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近年来,我区以打造优质教育资源“圈、链、点”为发展战略,精心构建四大中心,其中之一便是构建以曹杨职校为载体的普陀区现代职前、职后教育中心。经过易地重建后,曹杨职业技术学校的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以该校为基础建立“普陀区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基地”,既实现了普陀区现代职前、职后教育中心的教育功能,也为我区各所学校提供了可供利用的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训资源和专业师资资源,引导学生在“职业知识启蒙、职业情景展示、专业技能体验、职业生涯规划”四个模块的活动课程中培养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
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我们做出如下尝试。
一、建立四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确保职业启蒙教育的有序性
作为区域性的教育活动,其有效的实施取决于良好的工作机制和明晰的团队职责。为此,区教育局专门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基础教育科、职成教科等相关职能科室以及教育学院专业部门和实践基地组成的职业启蒙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细化明晰了教育行政、专业部门、实践基地、基层学校各方的工作职责,形成了行政部门协调推进,教育学院专业指导,实践基地具体实施,基层学校发动组织的工作机制,确保了职业启蒙教育活动的有序、有效实施。
二、建立“两个一”的运作团队,
确保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效性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究提高活动实效的运作模式,形成了以项目为主体的“两个一”运作团队,即一个基地校管理团队,全面负责职业启蒙教育活动的管理和评估;一个专业部运作团队,结合专业特色负责专业文化和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如“专业技能实践体验模块”中,基地校管理团队会事先将模块内容发给基层学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活动过程中又配以专业教师的专门指导,从而使学生的职业体验更加具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具体运作流程如下表所示。
三、推进课程教材的开发,
确保职业启蒙教育的长效性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中小学开设了与职业启蒙、职业规划教育相关的课程,但目前在我国某一个地区系统研究并实施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单位还不多。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涉及教和学的问题,将它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设计,还是作为一个专题教育,关系到职业启蒙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可行性等现实问题。
我们的做法是与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或者研究型课程相融合,积极推进课程教材的开发,确保职业启蒙教育的长效性。我们着手编写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系列读本和配套的培训教材,为教师开展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提供教研指导;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帮助他们系统了解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涵义和价值,逐步培养一批能够胜任职业启蒙教育与职业规划指导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有效提升教师实施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执行力,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育德能力。
从2008年到现在,我区的职业启蒙教育的区域推进,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摸索的过程,探索过程经历了调查研究——专家引领——课题推进三个阶段(见上图所示)。
三年来区域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推进,我们初步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启蒙意识
在职业启蒙教育活动中,我们始终强调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中小学生尽早学会依据个人特点确立发展目标,合理规划个人生活和未来事业,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成长观,从而学习创造有价值、幸福的人生。实践项目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要融“想、学、做”的技能体验活动于一体。这些精心设计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职业的憧憬和热爱。
(二)共享资源
我区职业启蒙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本区内的中职实训基地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打破了中等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界限,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沟通,促进了中职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和社会服务延伸与辐射,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既为中职教育输送后备人才,又普及了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开创了我区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模式,填补了学生在职业专题教育上的空白,也实现并发挥了以曹杨职校为载体的“普陀区现代职前、职后、职业预备教育中心”的“三维”功能。
(三)培育团队
职业启蒙教育活动的实施推进,有效促进了科研共同体的形成。我们申报的《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发及案例研究》课题在市职教协会立项;《中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实践研究》在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协会立项。我们编写完成了《未来从这里起航——普陀区职业启蒙教育》活动课程教材,教师们在职业启蒙教育实践研究中实现着自我超越。
近三年的实践,收获体验很多,困惑和挑战也很多。如何进一步拓展基地育人功能,继续优化职业启蒙教育活动课程,促进中职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文化的共识,是我们新一轮职业启蒙教育的生长点和工作的动力。我们将坚持,我们更坚信!
【郑建国,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