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中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2012-04-29 05:29郭昶
中小学德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海星大海海洋

郭昶

奉化市莼湖镇中心小学地处滨海重镇莼湖,毗邻中国第一渔村桐照。在“十二五”蓝海战略的引擎拉响后,学校打造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意义更为深远。但是,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我们发现促进儿童发展才是校园文化的本原性目标。只有在现代儿童观的指导下研究儿童,尊重儿童,凸显儿童的主体性,增加儿童的文化元素,满足儿童的正当需求,打造与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具有童真、童趣、童心的校园文化,才能引领儿童健康成长。

一、寻找儿童眼光,让理念文化形象化

学校的校训、校标、校风浓缩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彰显着学校的教育特色。要让儿童达成符号认同,需要寻找儿童的眼光,加入儿童的文化元素,使理念文化形象化。

儿童的眼光关注显性的符号。我们在校标设计中提取“莼小”的首字母,并加入了海燕的形象,使滨海学校的形象格外醒目,学生一下子就有了“我是海滨少年”的意识。

儿童对语言的理解是感性的、具象的。校训“扬帆远航,迎风搏浪”,以如船远航、似燕翱翔的寓意,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克服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儿童的思维是形象的。我们请学生参与设计了吉祥物“海燕翔翔”,它通过不同的动作姿态诠释着“勤奋、笃志、团结、矫健、勇敢”的精神:操场上,“海燕翔翔”以矫健的身姿作示范“我运动,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走廊上,“海燕翔翔”以文雅的姿态提醒“轻声细语过走廊”;教室里,“海燕翔翔”捧着书提醒“博学笃志,切问近思”;食堂内,“海燕翔翔”温馨提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切都让它成为了会说话的学友,行动中的伙伴,精神上的榜样。

同时,我们赋予莼湖镇校的每个学生一个响亮的名字——“小海星”。海星外形美观,惹人喜爱,而且再生能力强,顽强耐挫。“小海星”更有“海洋之星”之意。学校各项竞赛活动均设立“小海星”奖,人人争当小海星。学校少先队总部设定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小海星”四好少年争章手册,开展“四好少年”争章活动。通过“海洋知识章”“海洋保护章”“海洋科技章”等子章的争考,评定出最后的“小海星”奖,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勇拼搏。

二、滋养儿童性情,让校园环境主题化

儿童偏向于归纳性思维,只有在个体不断的复现、组合中才容易形成整体概念。因此,学校努力打造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从建设传统意义上的学园、花园、乐园,发展为打造学生喜欢的“海洋文化公园”。

“海之语”海洋文化科普廊。学校改造了连通学校两幢教学楼和一幢综合楼的连廊,把70米长的一楼长廊建设成“海之语”海洋文化科普长廊。选用“海语教材”中的图文,重点展示“海洋容颜”“人与海洋”“滨海民俗”等内容,使学生身处校园大课堂,沉浸在浓浓的“海味”之中。

“海之魅”莼湖渔镇风情廊。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镇政府组织了“暗香浮动的莼湖”摄影写作比赛,产生了一批描绘莼湖渔镇风情、记录渔镇风貌的摄影、文学作品。学校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将获奖作品制作成大幅喷绘,框钉于校园东墙上,取名“海之魅”莼湖渔镇风情长廊,展现渔镇风貌,使学生足不出校,游遍渔镇。

“海之声”莼湖地名古诗廊。“青山窈窕云长在,绿树逶迤路转幽”,莼湖是一个多景小镇,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景抒情,留下佳作。学校充分挖掘这部分资源,在二楼连廊布置了莼湖地名古诗廊。《鲒埼亭观海》《过湖头渡》《黄贤》等一篇篇反映莼湖镇地方特色的古诗展现于学生眼前。“莼湖岙里好山川,季野先生地下眠”“一哄嚣声挥汗雨,三竿霄色散腥风”,学生们漫步诗廊,诵读千古名句,吟唱乡愁特色的旷世绝笔,真可谓“海纳百川容乃大,博学洽闻思飞扬”。

“海之灵”海洋生物标本室。为了让学生多认识海洋生物,尤其是象山港的海洋生活,成长为真正的海滨少年,学校建设了100多平方米的“海之灵”海洋生物标本室。室中展示有象山港地形图与象山港海洋生物分布图,分类陈列象山港400余种鱼、虾、蟹、贝等生物,让学生熟识各种象山港生物,扩展海洋生物知识。

“海之语”海性品质展示栏。2009年4月,学校发动全体师生书写“海之语”海性品质优秀格言,并把获奖作品整理制作成展板布置在校园大道两旁和办公室门口,努力落实“环境育人”的理念,让学生在优美的“海之语”中接受“海性品质”教育。

“海之风”年级风采展示栏。利用楼梯转角设立三至六年级学习园地,分别命名为“金沙滩”“欢乐岛”“星海湾”“七彩礁”等。各年级学生定期在此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如一位位赶海的小能手,遨游在蔚蓝色的知识海洋里。这一园地与班级学习园地的设立充分体现出学校“展示、激励、共享”的教学理念。

“小海星”才艺展示栏。为了给学生的才艺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学校在校园综合楼西走廊设立了“小海星”才艺展示栏,安排了60个镜框张贴学生们的绘画、书法、摄影、习作等作品,落实“我的精彩我展示”的理念。

“海之乐”课间专题音乐展。音乐是一种隐形的环境,有声而无形。为让校园内海风扑面、海味浓郁,2010年9月,学校发动师生搜集有关海洋题材的歌曲,并安排在课间音乐中。每当上课提示音响过,悠扬的海浪声和海鸥的欢鸣声就轻轻响起;下课提示音过后,悠扬、欢快、反映渔民生活的音乐飘荡在耳边,真正体现了滨海学校的特色。

三、舒展儿童心气,让主题教育实践化

儿童的良好品性要靠实践养成,这种养成是循序渐进的。为此,我们细化了“海性品质”,发动全体师生书写“海之语”海性品质优秀格言,培育学生良好的“海性品质”。如:

海之语——宽容: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以大海的胸怀包容他人,我们的每一天都会很精彩!

海之语——浩瀚:海的渊博、浩大就如人生,知识、经验无涯,不断地学习是取得胜利的法宝。

海之语——凝聚:浩瀚的大海离不开每一朵浪花,和谐的校园离不开每一位师生。

海之语——真诚:真诚犹如海水:宁静、淡泊、美丽。它不是智慧,但是它常常能让我们放射出比智慧更诱人的光辉。

海之语——善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若我们如大海一般悦纳一切,就会多一些挚爱,多一些温暖,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幸福!

海之语——进取:我们永不满足,不断地用知识充实自己,用理想鞭策自己,如同海洋只有无尽地流动,才会具有生命的气息。

为让这些海性品质从说教到养成,我们努力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在主题活动中育品性。如3月读书月,我们确定教育主题为“善纳、浩瀚”,在国旗下讲话中,在读书节启动仪式上,我们要求学生向大海学习,如大海一般悦纳一切,如大海一般渊博浩大,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口号投入读书活动中。10月体育节,我们确定的教育主题为“凝聚、进取”,在田径运动会中除竞技名次外,还设立了团结奖、进取奖。在传统的校园四节中融入更多的主题教育,使品质与能力共发展。

四、遵从儿童兴趣,让实践活动系列化

儿童天性好奇、求新,希望呈现的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努力尊重儿童兴趣,让实践活动形成系列,在循序渐进中求变化。

经过两年的实践,学校探索出了“两点一线”的海洋文化教育之路,即以“海洋节日”主题活动为重点,以“海洋文化”假日活动为长线,以校园“海洋文化节”为亮点,开展了“知海、爱海、护海、用海、梦海”系列活动。

以“海洋节日”主题活动为重点。学校以海洋文化教育为重点,在传统节日教育基础上,重点关注了6月的“世界海洋日”和9月的“开渔节”。在“世界海洋日”这天,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保护海洋”系列活动,让海洋环保小卫士到桐照码头进行海洋环保知识的宣传,并对船员进行采访,了解船上可能导致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减少并防止污染源的产生,如何保持海洋生态平衡发展等。奉化电视台1890栏目对活动进行了现场拍摄并制作成专辑播放。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对海洋环保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从而督促自己更好地参与其中,成为一名海洋环保小卫士。2010年“开渔节”里,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送祝福盼平安”主题活动,自制贺卡,给渔民们写下深情的祝福。

以“海洋文化”假日活动为长线。五一、十一、寒假、暑假等长假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开展海洋文化综合实践的好机会,为此,学校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海洋文化”假日活动。如2010年寒假,爱好书法的学生挥毫泼墨为自己的亲人送上祝福;每位学生学做一道海鲜菜。2010年十一长假,我们要求学生在父母带领下亲近海洋拍摄莼湖海景,并展示于“小海星”才艺展示栏中。2010年暑假,我们号召学生搜集整理与海洋相关的民风民俗,进行民风民俗的体验探究活动。学生们通过走亲访友和网络媒体等形式,了解、感受了不同的民风民俗:渔灯探究小组拜师学艺,自制渔灯,并在三角形、圆形、方形的灯上绘制了多彩的海洋生物图案和海洋风景图;饮食探究小组则到超市去收集调查海鲜小吃的品种及价格;爱好书法的学生挥毫泼墨为自己的亲人送上祝福;喜欢下海当小渔民的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海塘边去捉跳跳鱼,体会捕鱼的快乐。

以校园“海洋文化节”活动为亮点。学校以原有的科技节为雏形,将艺术节改造为校园“海洋文化节”。2011年,学校举行了“我爱蓝海”首届校园海洋文化节,举办了“大海的情怀”诗歌朗诵赛、“保护海洋‘筝先锋”特色风筝制作赛、“蓝海探秘”知识竞赛、“学做小渔民”亲子织网赛、“莼湖海鲜家常菜”烹饪赛、 “蓝色海韵”校园海洋文化节征文赛、“大海的歌”合唱比赛等。学校还组织师生学做极具特色的旗语操,并倡议有条件的学生捐赠海洋生物标本。综合性的活动为各种爱好各种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他们施展才华,表达了对大海的热爱,乐在其中。

五、拓展儿童视野,让特色教育课程化

根据知识系统化理论,完整的知识体系容易被儿童所接受。而完整知识体系建构的最佳方式就是课程。

学校整合了地方教育资源,开发出了“海语课程”校本教材,教材共12册,分两个阶段。低、高年级儿童学习特点不同,相应的教材难度与学习方式也不同。一、二年级为“海之语”《听听说说》,共4册,分别命名为《海洋容颜》《海洋资源》《人与海洋》《滨海民俗》,重点落实海洋常识的学习。三至六年级为“海之语”《读读写写》,共8册,分别命名为《脚印和大海》《海滩上的童话》《在大海面前》《大海日出》《深海“雪花”》《海滨仲夏夜》《海边幻想》《海思》,重点落实海洋题材文学作品的学习。

校本课程的实施保证了学生接受海洋文化熏陶的时间。课程设置上,我们在每周五下午安排了三节的校本课程教学时间,其中一节为全校统一的海语课程时间,两节为学生特长发展时间,在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海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到有关大海景观、风情、精神等的文章,让学生亲近大海、了解大海、感悟大海,并培养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儿童的文化元素充满校园的时候,我们努力打造的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必将显现其育人价值,这一片浩瀚的蓝海必将是“育人之海”!

(作者单位:奉化市莼湖镇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315506)

责任编辑黄娟

猜你喜欢
海星大海海洋
神奇的海星
大海捞金
追梦小海星
问大海
海星
冬日的大海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令人兴奋的大海
海星有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