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芹 王必琪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知,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服务质量、服务对象、体育科技与信息、场馆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外部环境因素是影响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六类重要因素。
关键词: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1—0016—05
Abstract:Through documentation,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thesis analys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bject of service, sport information and science, human and stadium, management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re six important influencial factor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ports public service;impact factor
体育公共服务的实现形式与手段是多样的,其所依托的组织机构也是多元的。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机构既可以是公共行政机构,即正式的政府机构,也可以是专门的公共服务机构(在我国称作事业单位),如公立学校等。在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简称“高校”)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公共资金、公共资源以及公共权力,属非政府公共组织,是具有非营利性特点的专门公共服务机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即高校体育公共服务[1]。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是指将高校作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一面向校内外公民提供健身指导服务、健身设施服务等体育服务内容,以满足公民最基本、最直接的体育需求,从而实现公民的体育公共利益。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是多中心、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教职工及其家属以及校外公民都可以成为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公民体育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其最终目标的指向。然而,由于高校所处环境及高校基本情况差异等因素,使现实中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开展程度参差不齐,本研究试图对影响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推动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开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以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25所高校为调查单位,对25所高校的部分体育管理者、体育教师、校内大学生、校内教职工及其家属以及校外公民调查和访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上海体院图书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网及百度搜索引擎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收集大量高校开展体育服务的资料,在对文献和网络资料进行阅读和整理,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1。2。2访谈法
2009年11月—2010年6月课题组成员对部分高校的体育管理者、体育教师、大学生以及校内教职工家属以及校外公民就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问题进行访谈,了解不同人群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看法。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发放高校体育管理者问卷40份,回收33份,有效率82。5%;体育教师问卷250份,回收234份,有效率85。2%;教职工及其家属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率90%;高校大学生问卷1100份,回收1080份,有效率91。5%;校外公民问卷250份,回收250份,有效率91。2%。其中,就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影响因素问题向部分高校体育管理者和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290份,回收267份,有效246份,有效率84。8%。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为分析描述的依据。
2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将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分为23项指标(变量),采取主成分法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对样本进行适当性度量的KMO值和巴特莱特球度检验(表1),KMO值为0。773,介于0。7与0。8之间,属 “较好的”,巴特莱特球度检验具有高度显著性,说明该组数据比较适合作因子分析。变量的共同度都在0。659以上,说明所提取因子可以较好的反映各原始变量的信息。根据因子分析方差贡献率≥1,累计贡献率≥85%的原则,用主成分法提取6个主因子,其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2所示。观察因子旋转成分矩阵(表3),将6个主因子的高度载荷变量进行归类,找出其共同特征分别为主因子命名(表4),分别为:服务质量类因子、服务对象情况类因子、科技信息类因子、高校物质与人力资源类因子、管理类因子、外部环境类因子。
2。1服务质量类因子
服务质量是影响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首要因素,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主要包括服务的便利性、服务的公平性、安全保障以及舆论宣传。
首先,服务的便利性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首要条件,82。1%的调查对象认为非常重要或重要。调查表明(表5、表6),部分大学生、校内教职工及其家属以及校外公民表示自身所在居住区域的健身场所尚不能满足健身需要,且绝大多数的校内大学生、教职工及其家属、校外公民(分别为72。2%、72。3%和46。5%)希望在自己所在高校或居住地附近高校进行健身。另外,多数调查对象也希望高校能提供一定如体育报刊、杂志、非体育类休闲娱乐项目以及科学健身宣传栏等便利的服务内容或条件(表7)。访谈中也了解到,免费饮品、体育服装用品及体育器械产品的销售也是少数锻炼者期望健身点提供的便利服务内容。
其次,63。4%的人认为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公平性重要或非常重要。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公平性是满足多数社会公众体育需求,实现体育公平、争取与社会合作以及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条件,与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根本目标——实现公民的体育公共利益是相一致的。高校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应是为多数人所提供,受益主体应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即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应具有很强的社会共享性,而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
最后,安全保障以及舆论宣传被普遍认为在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中具有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地位(分别为48。9%、63。8%)。安全保障一直是制约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和开展体育活动的瓶颈之一,舆论宣传则是高校提高知名度与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高校体育管理者和体育教师认为安全保障是影响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因素,正是“安全问题没有有效解决”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范围与深度(如体育场馆、场地开放,大学生开展社区体育服务等)。同时,大部分高校都有如电视广告、宣传册、宣传栏、名人效应、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等自己的宣传措施与手段,有的学校也较注重与服务对象的交流与沟通,建立了高校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专人收集反馈信息、网络贴吧、留言板、电子邮件、意见箱或意见簿等交流与沟通渠道。
2。2服务对象类因子
据调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体育意识以及消费能力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影响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因素(分别为78。5%、77。7%、68。7%),对服务对象寻求并接受高校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服务对象的体育参与意识越强,体育意识越浓,消费能力越高,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则越高,反之,则积极性低。
2。3体育科技与信息类因子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调查对象认为高校体育科技水平与高校体育信息服务水平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分别为50。4%、58。9%)。在“科教兴国”、“科教兴体”的战略指导下,切实把体育事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体育队伍素质的轨道上,已经成为保证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必由之路。高校在“科教兴体”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则起着重要作用,在体育科研及体育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奥运科技攻关服务和全民健身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作为全民健身服务的重要方面,自然与高校体育科技及科技成果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体育科技极其成果的转化能力必然成为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面对高校内外公民日益增长的体育信息服务需求,高校向校内外人员提供体育信息的途径以及与服务对象的交流途径逐渐增多,高校体育信息服务以现代化信息服务方式取代传统信息服务方式,以满足高校内外公民客观现实的体育信息需求已经成为高校体育信息服务发展的趋势。21世纪,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汇集人类知识和信息殿堂的高等学校,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要,不断提高高校体育科技水平以及高校体育信息服务水平是发展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必不可少的内容和途径。
2。4场馆(地)与人力资源类因子
调查显示,88。6%的调查对象认为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状况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影响非常重要或重要,高校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与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认为重要或非常重要(分别为76。4%、71。1%)。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硬件保障是前提,目前大多高校一般会拥有数量及质量不等的室内综合体育馆和室外体育场地设施,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馆(地)设施资源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开展至关重要。高校体育教师和部分大学生则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指导人员,可以组织和帮助大学生及其他人群的服务对象开展体育活动。其中,体育教师作为指导人员的主要骨干分子,往往具有一定的业余时间、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丰富的体育锻炼知识以及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正是体育教师在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表8)。高校大学生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接受者,若组织恰当则其大部分又可以成为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尤其是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爱好者以及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成员,其积极性的提高更是可以为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开展增添新生力量。当然,若要求体育教师及大学生积极为本校体育公共服务贡献力量,校方也应做出应有的努力,如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一定的经济补贴,以及为其提供更多外出学习或培训的机会等(表9)。总之,场馆与人力资源因素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有效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硬件和软件因素,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必备条件,高校有效整合现有场馆与人力资源是开展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条件。
2。5资金及管理类因子
高校体育专项资金投入量、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高校领导的重视、高校内部组织与管理、以及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是影响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资金及管理类因素,被多数调查对象认为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因素(分别为89%、88。2%、87%、80。9%、85。3%)。
高校体育专项资金投入量以及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有效开展的命脉。据研究,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体育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少数高校利用体育场馆和师资等体育资源,面向社会开设培训班、俱乐部以及获取社会赞助等方法筹集资金。少数几所学校通过面向社会有偿服务,基本实现以“场(馆)养场(馆),自我滚动”的发展模式,如海南大学面向社会开发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收取一定服务费用,实现了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充分发挥社会赞助的作用,三年筹集资金26。8万,为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等。
高校相关领导对开展体育服务的重视程度、高校内部组织与管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则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相关领导重视是开展好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前提条件,合理的内部组织与管理则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组织与管理保障;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则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有效开展的制度保障。总之,拓展资金来源,创新管理体制始终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和任务。
2。6外部环境类因子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教育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兄弟高校体育服务状况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外部环境因素(分别为88。2%、87。4%、48。7%)。所有的高校体育都是在一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地区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兄弟高校体育服务情况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有效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又是重要条件。在科学、技术、信息高速运转变化的现代社会,高校体育只有适应环境变化,才能在高等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稳定发展。随着经济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席卷全球的体育浪潮给高校体育也带来了相应冲击,高校教育将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求高校必须以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和新的对策来调整高校体育的思路和策略。
3结论
影响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因素有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服务对象的情况、高校体育科技与信息水平、体育场馆(地)与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外部环境六方面,对诸多方面的重视和发展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有效开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芹,吴瑛。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3):19—22,37。
[2]李佳,陈东,程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管理体制研究[J]。科技信息,2007,3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