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敦运
在QQ群对话,这已不是什么时髦。但是,在一个百人以上的大群里开展域本教研,甚至进行越过千山万水的远程互动,恐怕也是凤毛麟角。近来,我有幸参与了几次大的Q动,涉及了许多不同地方、不同学校间的共同话题。过后,当我导出这些聊天记录的时候,不禁从心底流出了一些感触。
的确,Q群教研,开辟了异地同题同时互动的先河,无论参与者的动机是什么,通过会话都会有所收获;即使对会话主题极度陌生的人,只要看见群里的热乎劲,也会被深深感染,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发送一个表情,几个汉字,以告诉Q友,并提升人气;更何况那些深谙主题的群中英杰、教研大侠,哪一段文字不是字字珠玑,让人醍醐灌顶?
可是,我不知道Q动后有多少人会导出原始记录,进行认真的整理提炼,然后一节一节地反思,从中研悟。不管别人怎么做,我还是这么做了。窃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剔除那一阵风般吹过的Q中糟粕,提取其精华,以飨自己。
教学需要反思,Q动也一样。就是在反思中我才发现,Q动教研,选择的主题一次最好只有一个。主题多了,参与的Q员们目光很难聚焦,“楼上”刚刚说起主题甲的话题,许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远程Q员需要时间思考,需要时间打字输入),“楼下”就会有Q员突然对乙话题发出议论,倏忽间的语境转移,常常导致甲主题被稀释,乙主题也被淡化,而教研的方向也在这一瞬间被歧化了,等到群主(或者题主)把方向矫正过来,宝贵的教研时间已经流失,教研重心也偏离了不少。即使专注于一个主题的研究,对Q员们一次输入的字数,也应该有必要的限制,原因在于一次输入(有的就是从整块的文章中复制而来的)的文字太多时,其他Q员还没有读完,另一Q员输进的新文字就又跳了出来,把楼上的“大篇幅”从视窗里给挤走了。这样,你花费了大量精力的“大篇幅”又有什么意义?这也启示我们:群主得提前准备,必须把准备的文字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用于Q动Q研即时引领、即时矫正。Q动时一次输入多少文字最好?我以为不超过50字为宜。从信息接收的角度看,这样不仅方便了别人的阅读,也能给更多的Q员提供展示的机会。我一向反对霸权,同样反对Q动中的霸权,因为Q动本就是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教研互动,当你使用Q语霸权时,别的Q员们进行的互动与普通的文本阅读又有什么两样?
中国有句名言:行成于思;由此我仿造了一句,Q动时“德先于知”。Q动需要Q德支持。什么是Q德?就是让别人顺利进行Q动的道德;就是让自己展示正面形象的道德。Q动为什么需要Q德?那是因为我看见,不少Q员在Q动时,时不时来一点野东西、一点荤东西,给相对严肃的教研不合时宜地注入不和谐的浊流。不错,教研是需要轻松,可是,“野”、“俗”与“荤”,就是教研需要的轻松吗?我还真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