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黛菲
“车祸猛如虎”。汽车这一现代高科技成果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频频高发的交通意外。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全世界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已超过100万,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亡。由于所受暴力强大,伤势一般都很严重,若不能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据专家分析,事发现场若能正确及时展开自救与互救,50%以上的生命应该可以挽回。
[肠外溢应急救护]
据统计,车祸伤及腹部致死的约占交通伤死亡病例的10%,肠外溢是腹部车祸伤中的常见情况。急刹车时,被安全带勒住的腹部,受压后可能会造成肠撕裂、肠穿孔,也可能撞上某些部件而伤及腹部导致肠外溢。现场千万不可将脱出的脏器送还腹腔,而应取一块干净的纱布罩住溢出的肠管,用三角巾卷折成软硬度适宜的布圈将其套住,另取一个相应大小的碗扣上,碗沿正好压在布圈上,外面用三角巾做全腹包扎。让伤者取平卧位,头部略垫高,膝间以毛巾加垫并用三角巾束缚,屈膝,腘窝下置枕头或书包,以减轻腹部压力、缓解疼痛。
[颅脑损伤应急救护]
城乡机动车辆尤其是电动车、摩托车的急剧增多是颅脑交通伤高发的主要原因,其特点是伤情重,合并伤、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有时明明撞在前额,看到伤口或者血肿也在头前部,其实真正受到震荡的部位却有可能是在后脑勺。头部损伤还要注意观察伤员有无瞳孔变化,若出现两侧瞳孔不等大,则应警惕是否会形成脑疝,此时千万不可移动伤者,而应保持原位。
车祸导致脑组织膨出是常见情况,此时严禁将脱出物还纳。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干净纱布罩住膨出的脑组织,外围用大小合适的纱布卷拢住,倒扣一只小杯,视具体情况以头顶帽式或风帽式方法用三角巾加压包扎,以健侧卧位或俯侧中间位安置,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两侧用书包或电脑包等固定,防止摇动并迅速送医院抢救。
若发现伤者耳朵或鼻腔中有血液和脑脊液漏出,多为颅底骨折,此时切不可冲洗或用棉球堵塞,这会形成颅内高压及感染。若为单侧流出,现场可将伤者置于患侧卧位;若为双侧流出,则将伤者置于仰卧位,头部垫高30°,静置两小时或等专业人员前来处理。
[甩鞭伤应急救护]
甩鞭伤,是减速伤的一种,最常见于驾驶员,也可能发生于汽车前两排的乘客。常见的有颈椎错位或骨折、颅脑损伤、肋骨骨折、下颌骨骨折等。具体处理措施是:
肋骨骨折——用一尺高度的硬纸板围裹伤侧撑直躯干,需围半周以上,外面用三角巾折叠成带状,分上、中、下三条,横向缠绕躯干加以固定。
下颌骨骨折——以三角巾折叠成四指宽度,托住下颌绕一圈,再交叉成十字形绕额一周,打结固定。
颈椎错位或骨折——测量伤者下颌角到锁骨之间的距离,用硬纸板或厚报纸折叠成相应宽度,衣物卷亦可,外包三角巾防止边缘磨损表皮,围住伤者脖子。困于驾驶室的,使其背靠座位不动;倒在车厢地面的,应使伤者保持长轴位,安放颈托后再用书包等固定其头部两侧使之不能左右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