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的三个钱包和三层楼

2012-04-29 00:44
农家书屋 2012年1期
关键词:冯仑丰子恺楼梯

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其实也是个作家,经常写文章、出书。有一次,他撰文说,人(扩大说也可以指一个公司)一生会有三个钱包。一个是现金或资产,这些东西是物化的,可以看到。比如在银行存了100万,还有100万房产、100万股票,这是一个钱包。多数人每天在算的就是这个钱包。第二个钱包是信用,别人口袋里的钱你能支配多少。比如我给某某打电话借100万,结果下午钱就到账了。虽然这个钱在法律上是不属于我的,但是我能支配的。这种钱比较难度量,它是抽象的。在你急难的时候,你可能借到这笔钱。第三个是心理的钱包。有人花100万,觉得挺少的,因为他有1亿;有人只有1万块,花了9999块,心想完蛋了,要破产了。

人一生就在不断翻动着这三个钱包里的钱。第一个钱包里的钱是最容易度量的,也比较易于管理,就像煤球,踢一脚就踢一脚,脏了烂了,反正都是那么一堆。第二个钱包是最难管理的,信用资产是飘在天上的氢气球,它可以飞得很高,但也很脆弱,一扎就爆了。第二个钱包轻易不能打开;但是不打开,调动的资源又有限;而资源调动得越多,信用越大,你也越脆弱。有两种感觉决定第三个钱包的大小,一种是情境的变化,顺利和困难时支出同样多的钱会让人有心理反差;第二种取决于钱的稀缺程度和它在你心里实际占的比例,而不是绝对地花了多少钱。冯仑认为,人的一生,实际是每天都在算这三个钱包。而做一个好的企业,则是要放大第二个钱包,调适第三个钱包,守住第一个钱包。其中,守住第一个是根本。尔后,放大第二个,来促进第一个钱包的增长。最后,是调整心理预期和实际的风险控制,让心理钱包总是很平衡。冯仑提醒说,如果预期脱离实际,你的心理钱包老是不稳定,就会做出急躁的决定。

丰子恺先生在回顾弘一法师的一生时,曾经总结道,人一生好比住了一个三层楼,也很有意味。丰子恺说,世间不过三种人: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楼,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有的干脆就久住在里头,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对二层楼还不满足,于是就再爬楼梯,走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

冯仑先生是“在商言商”,所言颇合于商道,而丰子恺先生是著名画家,专心学术文艺的,两人身份各异,故思考的立足点有所不同。但是,“子曾经曰过的”:“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所以,如果从探索财富人生的意义着眼,则丰氏“三层楼论”与冯氏“三个钱包论”,也不妨同读并观。尽管一样在生活,每个人所生活的楼层却不同。如果看到了钱财之外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精神和灵魂生活,就能达到个人财富以及成长的双赢之境——彼时,冯仑先生一再提醒的第三个钱包(心理钱包)的平衡问题,当然已不在话下。

猜你喜欢
冯仑丰子恺楼梯
爆炒米花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欠了钱怎么办
丰子恺的“人”和“文”
逃跑的楼梯
扫楼梯
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什么 ?
原来楼梯还可以是这样的
冯仑:当医疗遇见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