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住手工艺,首先要留住农村”

2012-04-29 00:44:03盛湘颍
农家书屋 2012年1期
关键词:手工艺文化产业农民

盛湘颍

2011年11月29日,山东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推介会在北京举行,现场签约22个项目,投资总额839.83亿元。推介会上,以农村手工艺领衔的山东农村文化产业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乡土文化发达的山东省涌现出众多的农村手工艺产业,如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风筝制作,莱州草编,济南龙山黑陶、桐杨木制品及菏泽的手工棉布、农民画,临沂柳编和中国结等。这些农村手艺产业在当地已经基本发展成型,充满乡土气息的多种文艺创作活动在丰富着乡间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为农户带来足以维持小康生活的经济收入。

据潍坊杨家埠村委会统计,2009年,风筝艺人人均收入1.2万元,普遍高于潍坊市农民7695元的人均收入。风筝产业不仅带动本村从业艺人致富,还带动周边20多个村落200余名农民从业,包括季节性生产的艺人和常年生产、专职经营的艺人等。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就地取材、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如今,山东临沂拥有经销公司679家,带动农民15万人,收入近10亿元;巨野有4个工笔画专业镇、20个专业村、322个专业户、40多家农民书画协会,2007年工笔画总产值4500万元;曹县现有各类桐杨木工艺产品经销公司5500余家,85%的农户、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从事桐杨木工艺产业及其相关服务业。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历时5年,就37项农村手艺项目对全国58个县市、137个乡镇、285个生产专业村的调研指出,众多手工艺专业村、专业镇、专业县逐步成长起来,呈现出规模化的态势,带动着农村手工文化产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生产方式迅猛发展。

2011年1月9日至18日,在北京举办的《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现场,4000余件农民巧手制作、用料天然的手工制品,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目光。对此,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表示,开展“手艺农村”调研和展览活动,对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山东传统文化资源积淀丰厚,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农村手工艺特色鲜明,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作为传统手工艺大省,近年来山东积极出台扶持政策,2010年6月开始实施的《山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使得一度冷落在民间的传统手工艺有了传承和发展的法律依据。章丘龙山县黑陶艺术大师刘德功说:“省里重视了,工艺美术这一块有人管了,干得有奔头了。”

在离昆明市区15公里的哈马者村,群山中有个独特的农家院落,几尊庞大的大象雕塑几乎占据了整个院子,雕刻机、印染机等民间工艺制作设备及剩余材料、油漆桶等堆满几个操作间。这里是昆明市盘龙区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为民间工艺家建立的创作培训基地——“合虚民族文化传习馆”。

由于大部分工艺品经济价值不高,当地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为了让民间传统技艺免于消亡,云南一批民间艺人在昆明市盘龙区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传习馆,他们开班收徒,对社区居民、民间工艺爱好者、失地村民、下岗工人、中小学生进行培训,迄今已培训6000多人次。以“公司+艺术家+农户”模式运作的传习馆,既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培养传承人。为了能“自我造血”,传习馆在附近村寨建立了两个工艺美术生产基地,其中土陶、滇派风筝、烙画、木刻、木雕等工作室负责研发和生产。盘龙区还在昆明繁华的钱王街设置了20多个项目,中小学生可以前往学习。在当地的园博花鸟市场,盘龙区为艺人联系提供了免费展位,为每位艺人“起名字”,做招牌,通过宣传扩大市场。

“发展民间艺术产业,其中心目的是引导农民致富,促进农村发展。民间文化本身就是农业综合生产力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农村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使农民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提高,民间文化的产业化方向应该说是一条有效之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民间美术家”王滨说。

农村手工艺的产业化意义深远,但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潘鲁生教授调研发现,由于农村手工艺以“贴牌”、“代工”为主,加上农户处于产业链末端,且产品大多面向批发市场,利润空间小,农户的收入普遍偏低:一件柳编的手工费从1.3元至3元不等;中国结穗子的手工费从2000年的0.6元/个降至2008年的0.035元/个;高密毛绒玩具产业2007年农户月收入从500元到2000元不等,而中间人月平均收入却达近万元……

“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民收益相对较低,就不可能保证产业发展的持续、稳定与健康,也不利于农村手工文化产业走上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潘鲁生建议成立农村手工文化产业合作经济组织,改变农民独立面对现代市场的弱势地位,并发放小额贷款等,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实惠和方便,改变中间人拿利过多的现状。

柳编的装饰屏风、储物柜、现代座椅、宠物篮,桐杨木的便签盒、纸巾盒、钟表、CD架,土布披肩,现代版的掐丝珐琅彩年画……在《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展览上,这些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师生参与设计的手工艺品,无一不是传统手工元素与现代生活理念融合的结果,许多观众为之惊叹不已:土布不土!

“手工艺并没有落伍,并没有被历史所抛弃,它通过新的转型,又进入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说,“传统手工艺应该和现代创意设计相结合,才能建立起传统与当代的内在联系,形成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新的表达和应用。也只有加强原创性设计和区域品牌即原产地品牌的打造,带动并激励农民的创造力,才能扭转‘贴牌、‘代工的现状。”

潘鲁生表示,农村手工艺是以农民为创作主体、以农村自然与文化资源为基础、发掘农民手工创造力的造物活动,在现代化的产业机制建构下,可以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他说,农村是一个民族、国家社会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最大的承载体系,拥有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传统手工艺是民间文化的代表,是没有断裂的文化之根,这个根不能轻易丢弃。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提出,要留住手工艺,首先要留住农村,然后留住农村有价值的东西。乡村的手工艺承载了民族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从事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当中,对人的情操的陶冶,对心理的治疗,还有很多价值。其次,要保护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一定是有价值,它应该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近年来为挽救天津的老建筑和乡土文化不遗余力的作家冯骥才也一直在强调:中国正在经历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架构下原有的一切文化都在迅速地瓦解、消失、涣散、泯灭。农耕文明里沉潜着的许多东西,未及清点就已永远消逝,是一种“非正常的死亡”。

许多农村手工艺“因人而存”,由于是独门绝技、口授身传,往往随着民间艺人的离世而消亡。“民间传统工艺后继无人,许多非遗传承人艰难度日,一些掌握绝活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却后继乏人,甚至‘人死艺亡,很多民间艺术就此失传。”云南少数民族刺绣传承代表人、苗族刺绣民间手工艺大师廖力耕说。

此前,廖力耕到民族地区采风时发现很多精美的刺绣作品都是上辈人的手艺,当地年轻人几乎不会刺绣,许多传统针法失传。为抢救民族刺绣针法,廖力耕走村串寨学习针法技能、图案特征、色彩运用、文化内涵等,掌握了30余种针法,学会之后还到易门、石林等县的村寨,教妇女刺绣。

2011年12月25日,由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承担建设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项目一期工程通过验收并予以展示,建设成果涵盖三方面内容: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数据库开发应用,二是秦腔、高密扑灰年画、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3个国家级非遗名录试点项目的数字化资源采集及专题展示,三是传统美术、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三大门类的数字化标准规范草案制定。其中,包含3项基础类标准和4项业务类标准及工作规范在内的工程数字化标准规范初步制定。

“保护民间艺术这一中国根文化,将其提高到相应的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就承担了这一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保护、整理、挖掘特色民间艺术,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民间艺术资源和财富。而文化创意产业重在创新,但前提是要保证它原有的特色。”王滨说。

不过,传统手工艺发展到现代,它强调的是个性、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产业化首先强调的是规模,是集群效应,这两个方面从本质上来讲是相悖的。民间工艺是在生活中产生的,但现在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假如不加分析地去提倡这样的产业化,这可能会带来很不好的效果,因为生产的产品可能没有出路。”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徐艺乙不无忧虑地说。

对此,国家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了生产性保护的方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公共文化保护体系,即从原料生产到技艺流程整个的程序,包括艺人的表演过程,它都作为一个公共文化产品被纳入政府的采购。

猜你喜欢
手工艺文化产业农民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手工艺·温州发绣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52
走近手工艺人
中国三峡(2016年10期)2017-01-15 13:59:47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工业设计(2016年9期)2016-04-12 12:56:51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2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