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 朱雪梅
一、直击高考
考点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考纲解读】
不同人口的增长模式是对区域人口发展状况的描述,也是对人口增长特点时空差异的描述。对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差异的分析是了解人口问题与环境关系的关键。该考点具体的知识要求主要有: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和时间差异;形成人口增长时间和空间差异的原因。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综合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图1),从时间变化看,应掌握不同阶段出生率、死亡率的数量特点,并推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同时要掌握不同人口增长类型的空间分布差异,可列简表比较,如表1。人口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是本考点的重要技能,应熟练掌握。
【考点透视】
本考点多以地理统计图表作为载体,结合区域人口的实际资料,综合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考查的内容可能会涉及人口迁移、城市化、区域差异等相关内容。
例1:(2010年江苏卷第15~16题)图2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l)~(2)题。
(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D.丙城市圈90年代
(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城市化与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对统计图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求较高。
考点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考纲解读】
人口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人口迁移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区分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要联系区域发展如资源开发、城市化和工业化等背景资料加以分析。主要知识点包括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图3)以及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表2)。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主导性影响因素的提炼分析,还要考虑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辩证思考的习惯。
【考点透视】
本考点常利用人口统计图和区域图作为载体进行知识考查。能力上要求学生理清人口迁移的现象、影响因素以及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这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问题时要有动态发展的思路。知识上要求注意人口迁移有关概念的辨析,考题内容常常会涉及区域特征、产业转移等。
例2:(2010年安徽卷第33题)根据材料和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图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解析: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加之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政策扶持力度等因素的影响,服装加工基地向安徽转移。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所以人口向广东等省迁移。产业转移有利于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它地区人口迁入增加。安徽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考点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纲解读】
该考点是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核心考点。复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的地理原理。具体考试内容要求有两方面:一是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估算的最大抚养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活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数量变动情况,估算未来某一时期所能容纳的最适宜的人口规模。二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表3)。能力要求上需要根据地理信息分析出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与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性。
【考点透视】
此考点一般会结合具体资料,理解制约人口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在考题中常将人口因素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综合思维要求较高,但试题的切入点往往较简单。
例3:(2007年广东卷第32题)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
材料一: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 619元(全国为15 033元/人)。
材料二:G省地处云贵高原,图5和表4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图5、表4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根据图5,在_________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5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m的区间。
(2)根据表4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_______和___________,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土地开垦过度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降水丰富D.修建梯田 E.地形崎岖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正相关的为正值,从图中读取这样的高度区间有两个。负相关的为负值,从图中读取这样的区间有三个。同理,从表格中读取数值为负值,且绝对值最大的两个区间。对于水土流失而言,降水丰富、地形崎岖是其自然原因,植被破坏、陡坡开垦是其人为原因,而修筑梯田是其治理措施之一。
考点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考纲解读】
此考点从城市的空间发展角度分析城市内部结构的特征及形成因素。复习时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三组概念的差异和关系:一是城市功能区与城市空间结构;二是城市的区位条件和影响城市空间功能区的因素;三是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的地域结构模式。考点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及特点(表5)、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原因(图6)、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发展变化及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模式(表6)。复习中要充分利用图7解释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并要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做出评价。
【考点透视】
本考点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高考题呈现出的的综合答题要求,需要学生对各功能区的特征及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灵活运用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另外,此部分试题在内容中常常会结合工业区位、城市服务功能、城市化等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考查。
例4:(2009年江苏卷第28题)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图8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_______。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此题全面考查了城市功能区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城市服务功能的基本知识与中心地理论。解题时,首先要依据图例认真读取图片中的有效信息,然后再综合分析字母代号所示的各个功能区的基本特点及其可能形成的原因。
考点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纲解读】
该考点的知识背景是城市体系,而城市体系的形成是人文地理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复习时可从理解城市体系的概念出发,重点辨析城市规模、城市范围及功能区的相关关系,可利用表7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规律。复习时适当拓展分析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原因,并能够对某城市功能案例加以分析。
【考点透视】
与本考点结合较紧密的试题多以区域城市分布图做为载体,结合城市功能和城市的规划进行考查。
例5:(2009年福建文综卷第7题)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9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读图回答问题。
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南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相关知识,并要求对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图例获取城市等级是解题的关键之处,然后再推理、判断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之差异。
考点6:城市化过程和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
该考点为城市与地理环境关系重点内容。考试内容要求主要有: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具体的知识及能力可分解为:说明城市化的含义,讲清城市化的表现和标志,结合图10比较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表8),同时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就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过程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比较,能分析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表9)。
【考点透视】
此考点多围绕城市空间结构特征或城市发展阶段考查城市化的特征,借助城市化过程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值得关注的是,有关城市环境问题的分析常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资料呈现的信息,学会用整体性的观点分析问题。拓展延伸部分可能涉及工业化带动城市的几种途径及模式。
例6:(2009年浙江卷第8、9题)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11,完成(1)~(2)题。
(1)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A.中期阶段B.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D.衰落阶段
(2)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
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解析:本题以东京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图为信息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可能带来的影响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题干中文字材料及图示信息显示东京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说明其城市化已进入高级阶段。然后对进入高级阶段的东京城市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推理分析。
考点7:地域文化
【考纲解读】
该考点主要从地域文化对城市环境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的影响角度分析城市与环境的关系。该考点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较少出现,因此不必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复习。
【考点透视】
此考点可能会以城市景观图片为依托,考查学生从地域文化影响的角度理解不同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结构特色的形成。
二、思路扩展
1.知识整合
图12为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结构图,图中显示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以从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问题和人口合理容量等方面分析。该知识结构的分析还应考虑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关性。
图13为城市与地理环境的知识结构,结构内容主要从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功能区及地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具体应用时可结合考点和考题题干材料信息分析相关问题。
图14则强调人口、城市的关系,如人口迁移对城市化过程的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人口增长的密切关系。
2.复习攻略
★有效复习的基本思路
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注重课本内容的全面梳理。重视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动向;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夯实学习基础;重视地理图表的教学,培养地理基本思维方法;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适当拓展,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二轮复习:专题讲解,强化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品味学科知识,系统构建知识网络;做好不同层次的知识网络;探究《考试说明》的核心要义,准确理解高考的相关要求;品味经典试题,提高解题技能;充分利用地理图像结合相关原理加以解读。
三轮复习:结合热点,提出地理事件的解决方案。热点问题包括时事地理现象与地理学科持久关注的现象,如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三轮复习中要密切结合热点事象阐释其蕴含的基本原理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如第六次人口普查、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案例均应该结合相关人口、城市化原理加以分析。另外,在考前,提议回归课本,梳理核心知识点为主要对策。
★有效复习的基本策略
人口和城市相关考点较多,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将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地理成因系统梳理,有序存放,建议运用以下策略组织复习。
(1)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梳理考点,总结相关的地理规律、特征及成因。如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的规律、城市功能区的分布特征及成因的分析等,可结合具体的案例或试题加以分析。
(2)采用就近发展原则,从学生易掌握的、默会的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逐渐深化考试能力的要求。如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可从中国的人口问题入手,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从城市化的标志及自然环境的五个要素作为思考的起点。
(3)结合生活实例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人口与城市内容应该是学生(特别是城市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应鼓励学生从身边的案例出发,将实际问题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学会解决现实问题,这种能力的培养将让学生受益无穷。
此外,复习过程中应避免过于追求知识点的全面性,使重点不够突出;避免过于拓展加深,简单问题复杂化;避免切口过大,抓不住思考问题的线索;避免教师主动包揽,学生缺少自主性等现象。
三、踩点热练
1.命题走向
结合近年高考形势,2012年的复习应重视以下三点:第一,以图像或统计图表的形式考查典型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及增长模式、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影响、可能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第二,以“十二五”我国城市发展规划、热点城市环境等为背景考查我国城市化特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第三,将人口、城市、环境结合在一起,考查城市化特征、进程、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内容。
从考查形式来看,人口问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综合题中人口问题多包涵在其它知识点中,独立命题的可能性较小。另外,城市问题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查,所以要注重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对症训练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和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图15),完成(1)~(2)题。
(1)图中a、b两曲线: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措施是: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命题立意:本题借助坐标统计图考查学生对统计图表的判读能力,包括数据变化的描述、判读和解析能力。第(1)题, a、b曲线反映的车速的变化特点具有渐变性,车流量的大小与道路的畅通程度具有反相关性,a曲线表示9点前后车速较慢,道路较拥堵,反映大城市车流由郊区流向城区的特点,同理,b曲线则反映了车流由城区流向郊区的特点。第(2)题,从城市化问题入手,考查分析针对具体的城市化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合理化的措施和建议。城市交通拥堵解决的根本措施在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和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
参考答案:(1)B(2)C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点轴理论模型”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点”是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是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图16为我国“T”型点轴开发模式图。
材料2:2010年2月,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草案)中,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
材料3: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为46.6%,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人左右,形成1个世界级城市群、2个国际级城市群、7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图17)。
(3)结合点轴开发理论,简述我国在加快开放开发中西部地区时所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4)简要分析重庆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原因。
(5)据材料3分析,从现代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有何特点?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经济地理学中的理论引导,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点轴位置时,需要理解交通线、能源资源等条件与中心城市的关系。有关城市问题,宏观上需要分析城市的区位优势,微观上分析城市人口、发展速度及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资料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3)培育、发展地区经济增长点,加快大城市发展步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改革开放,引进技术、人才、资金(4)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直辖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5)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拓展,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人口情况是制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图18和图19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资料(不包括港澳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据图分析,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总量变化明显,2010年比1953年增长了225.4%
B.与1990-2000年相比较,2000-2010年人口净增量上升
C.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多于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
D.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口数量
(8)影响广东省常住人口总量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
___________,试评价该变化给广东省带来的影响_________。
参考答案:(6)人口总量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0~14岁人口比重降低,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现象加剧;人口性别比降低(7)D(8)广东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迁入人口多 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速度,提高城市化水平 不利影响: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图20为“东京城市合理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东京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为_________,城市功能区主要沿________呈楔形向外扩展。
(10) 东京工业用地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1)甲、乙分别为新开发的住宅区,价格高且畅销的是__
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12)影响东京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
(13)据图分析,东京城市规划布局的主要优点有______。
参考答案:(9)扇形 交通干线(10)沿河和沿海分布 水运便利且运输成本较低,利于工业原料进口与产品出口(11)乙 乙与市中心的交通联系更便捷(12)经济因素(地租水平)、社会因素、历史因素(13)城市各功能区分布合理;有较多的公共绿地和森林;环行放射状的城市交通运输网利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