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颖尧 王斌
幸运因为爱读书
在清华的三年,方子文得过很多奖励,第一个大奖——大一的体育优胜奖学金,是她始料不及的。方子文读的是航天学院,学院里女生特别少,她所在的19人班级中,女生只有两人。大一时,在学校的运动会上,师姐们打电话给她,让她多参加几个项目的比赛。就这样,原本充数的方子文参加了400米、800米、1500米,以及两个接力比赛。“我就是跟着乱跑。”不料,她在所有项目上都跑出了名次,方子文“会跑”在同学中传开了。
其实,方子文从未进行过跑步训练,只是从小喜欢跑步。为了节省路费,方子文经常在家和学校间连跑带走。进入初中,方子文在校住读,每个星期回一趟家。家离学校十几公里,为了节省一块钱路费,方子文和同伴经常走回去。有一次,她们俩走了四个多小时,天黑了才到家。连妈妈都笑着说她傻,不值得。方子文自个儿却特乐意,“那时,一块钱可以买五个本子,也可以买两包方便面。”对于家境贫困的方子文来讲,一块钱还真能办些事儿。
这也是方子文最后一次步行回家,因为不久,她的同伴辍学,到外地打工去了。方子文家乡许多人重男轻女,“女孩子上到初中,有的就不读了。我的同伴很听话,父母一说辍学她就不读了。”
幸好,方子文不“听话”,初一下学期上学报名的那一天,母亲带着她去亲戚家串门,亲戚们都说女孩读书无用,言外之意就是劝方子文辍学,“我不是那种‘听话的人,一旦下定决心就要做下去。”方子文从小喜欢读书,只要是亲戚朋友送给她的书,书中的内容她都尽量背诵。想到自己有可能将与书无缘,方子文站在公路旁大哭大闹,硬是要母亲带她回家,赶紧报名。母亲心软了。
如今儿时的同伴们有的在外打工十几年,很多人身上多多少少留下了大大小小工伤。有一位同伴更惨,南下打了几年工,身亡在了他乡。同伴身上这些令人心酸的事情,成了支撑方子文不断前行的动力,“我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方子文是幸运的,爱读书让她得到了知识,考进了清华大学,“要说我与同伴间的不同,仅爱读书一点而已。”
经济独立的渴望
采访中,方子文多次提到经济独立。方子文不愿意伸手向父母要钱,因为他们生活得太苦。考上清华,她选择了定向生,不但学费减免还能获得每年3000元的生活补贴。不过3000元仅够吃饭。电脑、生活用品等开销以及参加种种活动都需要自己花钱。方子文尤其不愿错过学校的各类活动,因此,勤工俭学成了她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从大一下学期,方子文就开始勤工俭学。失物招领员、学生宿舍楼层长、卖报员、校园义务导游……在清华的三年,方子文干过太多的勤工俭学岗位,“大一、大二,我每个星期都要干十几个小时,而大三,我每天要干几个小时。”方子文说。
勤工俭学的活儿琐碎、累,方子文却不在乎。每到暑假,清华大学每天都会迎来几万游客,为了方便游人了解清华,勤工俭学大队成立了学生义务导游队,参加者每个小时可得20元补贴。大一暑假,方子文每天从早上八点讲解到下午五六点,“每天都人来人往,中间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却让方子文欣喜:“这个暑假赚了一笔钱,我实现了经济独立。”
勤工俭学还给方子文带来许多别的收获。
没干勤工俭学前,方子文对宿舍楼长、保安之类的岗位存在偏见,“我觉得他们没什么活儿,工作特别无聊。”当自己在博士楼当宿舍楼长时,方子文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令方子文印象最深的是一位19岁的女保安,“她非常细心,会仔细记下同学的模样,每当收到包裹,她都能马上对上号,这确实不容易。保安的工作很单调,每天坐着,不能看报,不能干自己的活儿。这位与我同龄的保安有很强的责任心,心很细。”
在勤工俭学中,方子文认识了很多与她有着类似贫困背景的人,每当与他们交流,她既有亲切感,又时常沉思:“贫困是客观因素,如何能把客观变为动力呢?”
有一次,与一位女保安的交流中,方子文得知对方曾是柔道运动员,得过国家级比赛第四名,“当时我不相信,她一下就把我拎起来,捏得我骨头都痛。”方子文了解到自从退役后,从小训练柔道、忽视文化学习的女保安没有一技之长,无法找到一份好一点工作,“我就劝她在清华大学开柔道培训班。”女保安也许是失去了信心,不敢做。方子文就把情况告诉楼长,楼长出了个主意:让女保安教保安们擒拿基本动作。
清华大学的勤工俭学分班次,一个学期一个班次、暑假三个班次、寒假两个班次,在三年中,方子文除了大二寒假外,其他的班次她都参加,这也就意味着她没有寒暑假,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回家与家人团聚。
谈及大二寒假,方子文低下了头,十指不停地把记者的名片反复卷起来,记者明显感觉到话题勾起了她痛苦的回忆。方子文直言不愿回想这份“黑暗时期”,并坦承那份痛苦已在她的心里留下来了心理障碍,“我也一直在努力克服。”原来,方子文的母亲得了重病,“差点就离我而去,那个半年我过得特别难,尤其是大二的寒假。”母亲得病后一直瞒着方子文,直到她放寒假,“我得知情况后,立即回家。”寒假的一个月,方子文一直呆在医院,没有离开母亲半步,“除夕的那一天,我也是陪着妈妈在医院度过。”庆幸的是,死神最终离开了母亲。
勤工俭学和家庭遭遇的种种经历,让方子文更加珍惜在清华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她树立了一个更大的目标——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台灯
勤工俭学占用了方子文很多时间,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学习和活动。从刚进清华的班级第8名,到大二时的第2名,大三时的第1名,方子文一直在进步。三年间,方子文至少参加了5个大型志愿活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志愿者、中国科技馆义务讲解员……她还去台湾参观学习,到马来西亚交换实习一个月,前往香港与香港大学生交流。勤工俭学、学习和活动,方子文的学习生活很充实,“我没有过晚上12点前睡觉的。”方子文忙碌的见证是她用坏了多个台灯,以至于每年过生日,室友都会送她同一份礼物——台灯。
三年中,大三是最忙的一年。
在勤工俭学期间,由于方子文干过的班次很多,工作出色,大三,她走进了由5人组成的勤工俭学大队管理层,担任办公室主任,服务着1200名勤工俭学学子。在方子文看来,勤工俭学不光是一份每月有四五百元报酬的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心。
办公室主任的活儿琐碎,有一次,办公室要进行改造装修。方子文从设计方案,到在建材市场买办公桌椅,都是一个人干,“办公室里有二三十张老桌椅,我就请来一位收废品的老伯,我们俩一起拆桌椅。之后,我还要逐一登记。”办公室改造前后花了一个月,在这个月中,除了上课,方子文都扑在改造上。
方子文喜欢美好的回忆,她觉得回忆过去的困难时,困难已被裹上了一层薄纱,朦胧的感觉特别美。改造办公室时,最困难莫过于到建材市场买桌椅,“这方面我没有经验,差点儿就给人蒙了。”原来,方子文与卖家谈好了价格,等她准备取货时,卖家却说价格不包括五金,“算上五金,价格翻了两倍,我就没有买。”
除了数不尽的琐碎杂事,每个星期,管理层还要开3次会,“师兄师姐们都很忙,大家都是完成学业后再开会,通常都是晚上十一点开,一开就两三个小时。”在大三的一年,方子文经常回到宿舍,室友们都已经睡着了。有时,方子文还有学业没有完成,台灯便是她唯一的陪伴,“几个台灯硬生生给熬坏了。”
忙碌的大学生活,方子文觉得其乐无穷,很是幸福。虽然家庭贫困,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方子文依旧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在她看来,在幸福面前人人平等,有的人会早一点得到幸福。还有一种幸福是迟到的幸福,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方子文自认为属于后一种,“我从小喜欢读书,通过努力,我得到了知识。”方子文对记者说,她小时候特别喜欢音乐,迫于艰苦的环境无法追求这份幸福。到了大四,方子文稍稍感到工作学习轻松点儿,便向一位老爷爷拜师,学习吹笛子,“音乐这份幸福就降临到我的身上了。”
大四,方子方无须为工作担心,作为定向生,她毕业后将去西安从事航天工作。她唯一的牵挂是“无止桥”志愿活动。这个活动是由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教授发起的,给大陆山区的孩子们在一条条河流上,架起一座座小桥。这些小桥都是由在校大学生自已设计、建造的。想到为了上学,五六岁的孩子们必须淌水过河,方子文便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她决定加入其中。
2011年11月,方子文同清华六名学子去云南,开始了第一次实地考察。
坐在面前的女孩方子文,文静中透着坚持和对生活的乐观、激情。方子文告诉记者,不论她的家庭如何贫困,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愿意付出更多努力,愿意不停地工作,去追寻知识和梦想。她更相信在幸福面前人人平等,只不过有的人会早一点得到,而她属于另一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幸福会来的迟一点,“迟到的幸福已经降临到我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