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涛
【摘要】 谈到数学,很多人都认为是纯理性的东西,较枯燥,不好学. 对于生活经验较少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数学教学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才能使学生在现实中具体、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才能亲切地感受和体验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提供服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我们教师要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结合社会生活,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呢?
一、利用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好奇,教师应抓住学生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探索知识.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他就让学生说一说现实中看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会举出多种实物,比如矿泉水桶的桶底,下水道洞口的盖子,汽车、自行车的轮子等. 那么,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凭借生活经验讲出了许多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理由:下水道的盖子做成圆形人就不会掉入洞内;车的轮子做成圆形行驶起来就很平稳,可以滚动前进. 接着教师再引出学习内容:“这些好处都与圆的特点有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 ”由于有了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引入,学生学习圆的知识就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目的性强了,兴趣也就自然产生了.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课程要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心理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题材. 题材要尽量广泛,并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小学生愿意接触、愿意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他们的爱好创设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符号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某位教师在讲“认识路线”一节时,同学们在学完了怎样“认识路线”这一知识点之后,他们脑海中所得到的知识是零碎的、片面的,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个知识点呢?那位教师就提出一道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问题:从学校到西柏坡应该怎么走呢?教师通过这样灵活的、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发散.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有的小组思考出从学校到西柏坡有哪几条路线,有的小组则讨论从学校到达西柏坡有哪些可乘的公交车等. 然后,教师将这些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屏幕上,让学生一一观察之后,从中得出公交车有很多辆能到达,但是其中有几辆车是需要中途转车才能到达. 这道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题型,通过学生之间的思考、探讨等,使学生自己从中找出认为合理的方法,再将方法讲解给其他的同学听. 这样融入生活化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三、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前我们的数学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 如我在执教一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出示一组某餐厅推出的套餐,让学生为自己和妈妈各挑选一份爱吃的食品,由此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诸如6 + 3,5 + 26,30 + 10,24 + 28类的算式,简单的题目老师通过让学生口算与说理解决掉,然后着重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探索研究. 通过学生摆小棒说理、交流展示计算方法等形式逐步掌握进位加法“满十进一”的算理,获得基本的算法. 这样的课,不但让学生经历了计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
现行数学教材中的不少例题,较普遍地存在着诸如题材老化陈旧、数据过时、情境脱离生活、缺乏现实意义等问题,离学生生活现实与已有经验较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 教师应在教学中妥善、合理地处理好教材,应联系生活实际,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调整、改组成具有现实意义的生活习题让学生解答,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良好意识. 学会把数学应用于实际,才会将知识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 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变数学练习的“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 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中只有还原教材的生活本原,使教学的内容不仅贴近而且融入学生的生活,使教学扎根于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才能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魅力,以此不断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的需求,才能真正完成教育教学的本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