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才
数学课堂教学最关注的应该是它的有效性,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能体现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而且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更能体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数学生活化方面,阐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数学课堂教学要生活化
1. 教学情境生活化
创设生活情境,让生活走进教学,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情境,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小学数学教学真正回归学生生活中,使数学学习真正与学生生活交融,实现教学氛围生活化,这样,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正价值.
例如,我在教《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谁买过东西,花多少钱,把你手中的钱举起来,给大家看看,(每人课前准备好的)学生非常高兴,纷纷站起来抢答并举起小手中的人民币,学生说,我买过铅笔,我买过雪糕,各花了多少钱,这样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使教学过程在整个生活情境中进行. 这样让学生将生活中自然积累的常识带入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 数学内容生活化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例如,学习三年级下册中的“循环小数”时用多媒体显示了日历,在动画演示中,日历翻动起来,随着日历的一页一页翻动周围的星期几也同时对应变化,也就出现了日历不断翻页变化,一个星期的七天也随之不断地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体验着循环的含义,“一个星期(七天)出现有规律吗?”,学生说有,教师又问,“会不会出现着,出现着,就断了呢?”于是学生很快的理解了循环小数这一概念.
可见,运用生活素材,开发数学资源,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 知识训练生活化
课堂教学内容一定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放,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放,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为的是解决生活的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学以致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因此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后要让学生亲自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门窗、黑板的长和宽,量一下粉刷墙壁的面积等等,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是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师应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如此的贴近,体会出学习数学是为实际生活服务的,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信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让数学与生活同行.
二、实现有效数学课堂教学途径
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只有当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资源能够真实地进入课程、进入教学过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才会真实地感受到教学过程是他们的人生过程,数学课堂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才有可能普遍地恢复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1. 仔细研究学生个性、搞好学情分析
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应当对学生作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为教师本人备课及实施所用. 好的教学设计,研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等都基于对学生的了解. 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的了解. 如:学生在认识统计图方面,能从图象中读取数据,能对数据进行计算与比较,但是能发现一般规律或推断出隐含的结论有一定困难. 对学生了解的越清楚,教学中就更能心中有底,通过及时反馈调节教学的重点与进程,就能适时进行质疑、追问把问题引向深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原有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倾向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数学、学生与课堂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融洽、开放、宽容的教学氛围. 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2.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
数学教材不再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数学教材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出发点——让学生在教材所搭建的数学活动平台上展开数学学习.采用由浅入深、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机会,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
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方法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情感化;二是技术化. 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处理、组织等方面多下功夫,适当引入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使课堂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在数学活动中留意数学中的操作、观察、归纳、猜想和证明的过程,注重理解,学会学习,学习数学地思考,形成提出数学问题的习惯.
3. 激发学生的 数学 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当数学 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 数学 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 数学 问题的兴趣. 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表现 数学 概念,掌握 数学 方法,形成 数学 思想,更能促进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动用有关 数学 经验去思想、去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多做 数学 实验,注重形成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 结合 数学 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 ,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 的热情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 评价 方式为自主学习提供动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我的身边,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应用研究价值,让数学与生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