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萌
在教育集团整体课程框架下,北京九中高中部凸显“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特色,着力“绿色课堂改进”,聚焦学生的生命成长,聚焦教师的专业成长,聚焦学校课程实践和课堂教学。
■ 围绕“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不断丰富各类课程
在校园文化课程,突出学校办学理念:树立民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开发了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尊重”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如“爱与尊重”系列、“砺身砺志九中人”系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科拓展课程,突出“文化传承”,以“传统节日进校园”活动为重点,开发了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核心理念与两种学习能力为宗旨的系列校本课程,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突出地域文化的发展,从而在文化领域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课程之中,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目前对传统节日的开发已经形成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一系列课程,并在相应节日期间开展学科教学与节日文化展示相结合的活动,在校园内建立了节日文化宣传走廊,从文化传承中挖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学校以周边四大景区(法海寺、冰川擦痕、承恩寺、田义墓)及模式口古街传统文化为切入,综合开发,整体推进,拓展课程资源,不断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与生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我们组织全校学生分组参观这四个景点,从身边的课程着手,不断提高学生对区域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可持续学习能力。
在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中,结合国际交流,通过接待国外学生来访、出国游学、访问演出、国际比赛等活动,不断促进国内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教育,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拓展。
■ 紧抓“绿色课堂改进行动”项目,推进高效课堂文化
在课程管理中,北京九中力推“学习探究作业本”,在各类课程的实施中,要求教师前移学习阶段,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前预习探究”、“课上自主——合作探究”和“课后应用探究”三个阶段,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全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目前各学科都开展了“学习探究作业本”的编写工作,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应用,总结经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科教学中,以“绿色课堂改进行动”为抓手,突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出了“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的口号,开展了同课异构、实践再创、说课评课等活动,教师们自觉地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今年4月,我们组织了“垂直整合、阶梯递进,共谱绿色新课堂”的现场会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绿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解。
北京九中在各教研组里开展了课堂研究和创新的讨论和实践,根据学生实际,参照课程标准和会考、高考考试说明,研制了各学科各年级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加强过程管理,使学生的学习有目标、教师的教学有标准、学校的质量有保障。对于学科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学科教学模式建议,如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课、文言文赏析课、诗歌鉴赏课、现代文阅读课、写作讲评课等,英语学科的听力课、语法课、阅读课的教学模式等,物理学科的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等。多个学科都重点研究了“试卷讲评课”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复习课的效率,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强调教学反思,通过关注学生的学情,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经过反思,教师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解决问题,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我们解决的问题都是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都是来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师从中提炼出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反思其实是对自己预设的目标的一种实践验证。通过反思,教师们的设计更为周密,实践更为积极,成果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