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 问题性思维品质能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努力去解决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在学习者个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学习活动中发展的,“问题意识”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主动建构才能发展,任何人都不能代替. 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消除了学生过分依赖别人帮助的幻想. 现阶段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典型表现为两类:其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其二是觉得没问题可提或不懂得怎样提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创造型人才素质的核心. 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激发和培养.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1. 转变观念,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首先,老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排除功利主义陋习的影响,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尊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要认真聆听他们的见解,并挖掘其可贵之处,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立异. 如:有学生提问时,立刻为他大声喝彩:“问得好!”或者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要笑容满面地向全体学生说:“这么好的问题,哪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同学们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 当学生充分发表了看法后,教师再做适当的评价. 但要注意由于每名学生的认知特点、思想观念、生活经历和个体特征不同,不要因为他们的回答不符合自己预计的答案或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轻易否决,一定要宽容学生的各种想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于这种敢问问题的精神要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
再次,教师要适当增设开放性教学,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让学生大胆质疑和求异.
2.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想提问题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 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只有当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才是好的教学,教育应当以学生的明天作为方向. 根据他的理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该尽量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准确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努力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不断转化,才能使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做到发展有度,发展适度,也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如在“平均数”一课中,放一段录像,录像的内容是某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给选手打分和计算分数的片段,看完录像就有学生提出问题,计算选手的最后得分时,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愉悦的情景中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当中,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 一是利用数学知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导入,它能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研究者、探索者的本能. 二是老师用恰当的导语同样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空间. 如:你已经知道了关于今天话题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这样的课堂用语,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3. 潜移默化,教会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会提出问题
很多老师面临过这样的情况:无论怎样鼓励,学生就是提不出问题. 他们不是不敢或不愿提,而是不能、不善于提问. 他们不会思考,不知道问什么、怎么问. 这时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实际问题,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对于新知识,可以引导学生问“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如何与原有知识有机联系”、“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新授概念时,可以问“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可以适当增减一些字词吗”;对于实际问题,应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如“可能与哪些数学知识相关”、“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是什么”;几何问题可引导学生问“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还差什么条件”、“怎样获得这个条件”、“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了”;而复习课中,可引导学生问“这部分知识的体系是怎样的”、“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几何基本图形有哪些”、“这部分知识有哪些典型图形”等. 不同情境下,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提问的方法和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考虑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面对情境会思考,会联想,会总结,逐步掌握提问的诀窍. 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激活学生质疑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要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对比异同法、类比联想法、知识迁移法、问题发散法和矛盾法等. 再次是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动用这些方法进行思维,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提出问题的质量.
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是释放每一名学生的潜能和才干的好办法.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让学生感觉问题时时处处都存在,提倡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由不敢质疑到敢于质疑,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会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敏锐地建立一些疑点,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当然,教无定法. 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老师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却没有固定的模式.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和探究精神.
4. 适度、适时评价,引导学生反思总结,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离不开对教育过程及结果目标实现程度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过程便是评价.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要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 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名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比较善于提问,有的却会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 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让学生懂得问就比不问强,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 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 其次,让学生评价,如学生在评价时可根据前面同学不同的说法作不同的评价. 前面同学说得好,学生就会说:“我非常欣赏他的想法!”说得不完整的,学生会说:“我可以给他补充吗?”或者说:“我给他提个建议!”……如果前面学生说错了,就说:“我对他的说法有意见. ”这样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学生要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必须借助教师或同伴的指导性评价来实现,因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提出一种设想和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正确、合理和科学等,都需要教师或同伴适当的点拨和评价,给主体提出和解决问题给予一个导向,从而提高学生捕捉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中学会提出问题的要领和技巧. 尤其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环节,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高提出问题的质量和技巧.
5. 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探索更多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等理念,期望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 事实上这是人为将学习过程支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并未把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 这种观念一定要改变,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数学课堂. 如我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识别1”后,有同学提出:“边边角”能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于下课铃已经响了. 我就说:“同学们,关于全等三角形的识别还有好几种方法,下课后我们再继续研究,好吗?”我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出了课堂. 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让学生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未知的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总之,“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陶行知也言:“发明千千,起点一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并非一朝一夕的工夫,就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主动创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