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亮
世界上只有种瓜种豆,没有种鱼的。然而,蓝泽桥却发明了“陆上种鲟鱼”。每亩利润竟高达惊人的80万元,其效益是池塘江河湖库自然流域养鱼的100倍。
今年61岁的蓝泽桥,出生在湖北省洪湖县汊河村一个渔民家庭。担任过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省机械化养鱼公司总经理。一次在听专家讲座时,蓝泽桥了解到鲟鱼与恐龙同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无论味道的鲜美及营养价值,鲟鱼都强于世界著名的三文鱼。可惜由于滥捕濒临灭绝,当时在长江流域就很难找到它们的踪影。蓝泽桥热血沸腾,经过精心培育,数万枚匙吻鲟在他的试验池里成功孵出。他因此被业内誉为“中国鲟鱼之父”。
创业之初只有两条船、四把桨,以及几个网箱,非常艰难。但由于鲟鱼在市场上非常抢手,2004年,蓝泽桥有了上千万元的家底,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哪知蓝泽桥还没笑出来,这年初秋,狂风暴雨袭击了公司在荆门的基地,鱼苗全部被冲走,损失了400多万元。最惨的一次是2006年8月,当时上游重庆遭50年一遇的大旱,最终导致蓝泽桥养殖基地里的鲟鱼在几天之内死亡过半,损失2000多万元。这次重大灾难,让蓝泽桥深思:如何避免天灾,减少自然水域和环境污染对鲟鱼品质的影响?联想到国外工厂化养殖,他痛下决心,决定利用相对封闭的环境养殖鲟鱼,惟一的办法是上岸,发展“陆上养鲟”。但屡试屡败,究其原因:夏天,天气太热,鲟鱼受不了;冬天,天气太冷,鲟鱼同样受不了。最大的难题是水温无法掌控。
有一天,蓝泽桥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利用地温呢?地下温度一般为18℃的恒温,冬天,地下温度也能保持在13℃以上,夏天再热,地温也不会超过26℃,这个温度,正是适于鲟鱼生长的温度。最终决定:用气体推水抽水取代设备交换,用生态净化替代设备处理,使工厂形成全生态循环。
2007年,6000多平方米的地下养鲟工厂在宜都市红花套镇建成,100多个相对独立的水池模块,每个水池就像一条河在流动,不用换水,每天只需补充一点蒸发水。每天水体交换频率达到100次,比国际最先进的生态循环频率高出1倍。鲟鱼产生的氨氮,被植物吸收;植物的氧气在封闭的车间里,形成“氧吧”,供鲟鱼生存,同时,投放一些专食鱼粪的花鲢,食取鲟鱼粪便;以石头作载体繁育微生物,调节水中酸碱度。整个养鲟车间,池底干干净净,现场很难见到设备,实现无人化操作。鲟鱼在氧吧里生长,不仅隔离了所有工业农业污染源和人类生活污染源,而且使鲟鱼在流水中不断运动,在氧吧里健康生长,产出的鲟鱼全部成为“有机鱼”,鲟鱼肉也变得更加鲜美。
蓝泽桥介绍说:目前,地球上原生态的鲟鱼有26种,北美、欧洲最多,我国有8种,长江里只有3种。他蓄养了全球17个鲟鳇鱼品种、1000余吨种鲟,8个品种突破全人工繁殖。鲟鱼浑身都是宝,它的出肉率还相当高。以鲟鱼雌鱼出子率15%计算,鱼体取肉量仍达50%以上,其加工潜力巨大,鲟鱼肉可加工成小包装熏制品、烤鱼片、炒鱼松、酱鱼肝、熏烤鱼香肠等,在国际市场上很受客商欢迎。除鲟鱼肉外,其肚、皮、鳍、肝、肠筋和鱼骨等,至少可制成30余道风格独特的美味菜肴。这些菜品味道鲜美且富含透明胶质,优于名贵的大龙虾和三文鱼。
尤其是用鲟鳇鱼卵加工而成的鱼子酱,经济价值极高。鲟鱼子酱是世界最好的鱼子酱,国际上每吨能卖到6000美元,被称为“黑金”。鲟肉中提炼出的金属硫蛋白,每公斤国际报价高达2亿元人民币,更是贵如钻石!
2006年4月,老蓝重金聘请世界顶级鱼子酱技师70多岁的伊朗人RGHJKE,担任公司的专项顾问。当年生产鲟鱼子酱500公斤,填补了我国无人工养殖鲟鱼子酱的空白。这些鱼子酱全部销往世界最奢华的迪拜七星级帆船酒店,后来迪拜国王还向蓝泽桥的中东经销商颁发了特别奖。此后,公司的鱼子酱生产逐年递增,现在年产量已达到10吨,在欧美高端市场非常畅销。
令人惊叹的是,这种“陆上养鲟模式” 亩产鲟鱼80吨,每亩水面利润达到80万元,其效益是池塘江河湖库养鱼的100倍!这种室内工厂模块化养鲟节地99%;节电60%;节水95%。天峡公司凭此绝技,一跃成为当今世界鲟鱼产业的领头羊。
“陆上种鲟鱼”试验成功后,他将这一技术缩小成袖珍型,向农户推广。让农民既不占用水域、也不占用耕地,在家里的地下室养鲟致富。这一模式首先在渔洋溪村推广,30多户农民每家利用150平方米的宅基地建新房,楼上居住、楼底循环水养鲟、房前屋后种菜。除去各种成本,每家农户养鲟当年就可获利6万元,第二年翻倍。
几年来,老蓝向3000多户农民推广陆上“种”鲟鱼技术,并提供鲟鱼种苗等,并全部包回收。如今在宜都,通过养鲟成为百万大户的农家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