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聪
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重点在实现电动乘用车的商业化。
中国进入商业示范阶段,首先要论证好实施的商业模式。吸取西方国家采用“充电”模式,在“有车库充电”和“不缺政府补贴”的条件下,仍然无法突破电动汽车市场瓶颈的深刻教训,分析数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军团虽经上下努力,依然打不开电动乘用车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原因。
示范阶段的核心:完成“三大”重点任务
落实《规划》需要完成“三大”重点任务。要通过车辆在示范城市实际运用中的情况和相关数据,来论证我们所选用产业商业模式的“产品市场最大化、技术集成最易化、持续盈利最佳化”三个要素是否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也就是说,在全产业链现有系统技术集成条件下,一要检验出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二要检验出产业系统产能及产品质量是否有保障;三要检验出产业链各环节的盈利模型是否可持续。只有在这三个方面同时得到验证,才能为中国电动乘用车大规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证商业模式:商业示范前必做的功课
认真论证好电动乘用车发展的商业模式,是中国进入商业示范阶段前必做的功课。这个“功课”准备得好与坏,对落实《规划》目标,有效推动示范阶段的工作进程影响重大。
以帮助电动车辆产品市场最大化为基础,以保障产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用、可靠和安全”为标准,以实现产业链各个环节企业可持续盈利为终极目标,创新构架出一个符合中国电动乘用车科学发展的产业商业模式,是商业示范阶段的核心工作。
显然,“企业商业模式”是一个产品“成本与效益关系”的调节工具,它不受现有技术水平高低的影响,一个好的企业商业模式具有非凡的创造“产品盈利”的能力,它能够让“技术短板”的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让“功能弱势”的产品获得巨大利润,能够为它在商业盈利中搭建一个孵化技术进步的平台。
而一个好的“产业商业模式”不仅拥有上述优点,还可以根据产品的技术现状及市场竞争情况,通过产业商业模式“分拆产品成本”与“新建获利平台”的杠杆功能,重新分配产业各环节成本结构和组建新的获利平台的方式,来调整产业系统的技术节点,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确保产业链的整体盈利。
评判电动乘用车商业化示范阶段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产品有市场,技术有保障,盈利可持续。而论证好产业链各环节财务盈利模型,是电动乘用车示范城市项目展开前的重要工作。没有可持续的财务模型作为坚实支撑,拥有再好的产品技术,产业也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当一个新兴产业所构架的商业模式,造成产品的成本太高,无法形成市场竞争力时,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探索构架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将原来由一个环节企业承担的高昂产品成本,分解为“产品制造成本”和“产品服务成本”两个环节,让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来分别摊销不同特性的成本,以此有效降低产品制造和销售环节企业的成本,形成产品价格的市场竞争力。这种创新的产业商业模式能够让产业链的企业,在用户分享到产品“价格实惠”和“服务优质”的同时,也分别通过“产品销售”收入和“产品服务”收入两大平台来赢得利润。
本文所述的电动乘用车:裸车销售+电池租赁+充换服务”(简称:“车销电租充换”模式)商业模式是通过对电动乘用车现有的“车辆捆绑电池销售+充电网络”(简称:“车电销售充电”模式)商业模式,所形成的系统技术“有软肋”、产品不具市场竞争力的现状深入分析后,创新构架的一种产业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把电池从整车中分离出来,用“裸车销售”的方式,来有效降低整车产品价格,用“电池租赁和充换服务”的运作,来解决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低、续航里程短、维护保养难等技术短板问题。
产品市场竞争力比较
众所周知,电动乘用车的市场竞争对手是燃油汽车。在车辆产品科技创新无法达到功能领先的情况下,“性价促销服务比拼”策略就成为电动乘用车唯一的竞争手段。因此,“车辆价格低于油能汽车、使用方便等于油能汽车、能源费用优于油能汽车”的产品特性目标就成为构架电动乘用车产业商业模式的努力方向。
目前,电动乘用车产业所选择的“车电销售充电”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帮助产品形成市场竞争力。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车辆捆绑电池销售方式,促使产品价格比燃油汽车产品价格要贵很多;二是,电池充电时间比燃油汽车加油要漫长得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三是,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比油箱要低三倍,其续航里程较短会造成用户的担心;四是,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远远低于油箱和整车使用寿命,每辆车在三到五年内需要再花费几万元来购买新的电池,让用户的使用成本大大增加。
而“车销电租充换”模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帮助产品拥有了极好的市场竞争力。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车辆不带电池销售,产品价格与燃油汽车旗鼓相当,在政府政策补贴条件下,销售价格就会有较大的优势;二、采用电池换电方式,车辆的加电与加油时间相同,解决了用户对能源补给不便的担心问题;三、建设一个覆盖城市的换电站网络,弥补了动力电池续航里程短的技术短板;四、电池租赁运营方式,解决了用户对电池价格、电池维护、电池寿命等问题的担忧,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节点在“放电口”:整车成本降低的良方
电动乘用车商业模式的技术节点划分,是放在“充电口”还是“放电口”处,对全产业链商业化运作影响极大。在“车电销售充电”模式中,全产业链的整车、动力电池与电能供给三个重要环节的技术节点,是以动力电池的“充电口”为基点来进行划分的。这种技术节点划分的结果,形成了动力电池是整车不可分割的重要零部件的格局,是导致整车企业制造成本高居不下的根源。
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购成本增加。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50%以上。将动力电池划分到整车中,将大大增加整车企业的采购成本,给整车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极大的压力。二是生产工序及场地成本增加。动力电池划归整车企业的另一问题是,整车组装生产线的工序将增加,生产线会延长,生产场地会变大,工作人员数量会增多,其生产成本必然会加大。三是库存成本增加。一组重量约为300公斤,占地面积约为2平米的动力电池,在大规模生产制造中,其库存周转场地会变大,这样就会加大整车企业的库存成本。四是技术人才成本增加。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分属二个不同技术领域,动力电池划归整车企业必然要增加企业的人才成本。另外,以充电为模式的整车产品,往往会配套增加车载充电机项目,这就又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车电销售充电”模式不仅会给整车企业带来高昂的制造成本,让车辆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还会给用户带来充电时间长,使用不方便的烦恼。其最终结果,就是目前出现的产品无市场的状况。
解决整车产品的成本问题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规模化大批量生产和提高管理效率来降低产品成本;二是,根据商品的销售特性和使用特性,创新构架商业模式,采取将原产品不同性质的功能部件拆分开,分别建立起“产品销售”和“产品使用服务”二个获利平台的方式,来实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标;三是,以政府补贴方式来降低产品成本。
而要进行规模化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产品已经显现市场销售的旺盛活力,否则将会出现产品积压问题。因此,在电动乘用车目前出现产品无市场,政府补贴也无济于事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只能够走“分拆产品成本”和“新建获利平台”的途径。“车销电租充换”模式正是按照这一思路来创新构架的。
构架该模式的依据,是参照了燃油汽车“油能”与发动机的技术节点划分在“放油口”的成功经验,以及现存的“充电口”技术节点划分方式,避不开动力电池自身技术特性和成本问题的情况,运用商业模式“分解产品成本”和“新建获利平台”的功能,以整车电动机与动力电池的“放电口”为技术划分节点,把动力电池从整车系统内划分出来,组成产业链中一个单独的服务运营环节。
该模式“放电口”技术节点划分的优势在于,它让动力电池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专业运营服务环节,把发展初期的动力电池采购成本、维护保养、回收利用等阻碍商业化发展的诸多问题,交由独立的专业运营企业来负责处理。这样就能够让大大降低成本的整车产品,在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实现规模化的市场销售。同时,运营企业也可以通过规模化经营和国家补贴的调节,来分阶段实现持续盈利。
在创新的“车销电租充换”模式中,技术节点划分选择在整车电动机与动力电池“放电口”的方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用户购买电动乘用车价格高和担心续航里程短等市场问题,还能够彻底解决整车企业背负高昂动力电池成本的难题,为电动乘用车降低市场销售价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所设置的“分拆产品成本”财务模型,在电动乘用车进入城市示范推广前,还可以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和完善补贴资金的细化方案上,提供科学的财务分析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