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催产”

2012-04-29 00:44鲁媛媛
IT经理世界 2012年10期
关键词:催产商用频段

鲁媛媛

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但在中国的通信行业却堪称普遍。从3G开始,运营商先“搭台唱戏”,进而靠丰富的应用与大量的资费补贴来催熟市场的策略可谓是驾轻就熟。但即便如此,在4G面前他们还是急了!

商用不明的产业堵塞

一代技术的更迭需要多长时间?“从全球首个3G试验网到第一个商用部署花了3年,HSPA从试验网到商用为1年时间,而LTE的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9个月。”据爱立信(中国)市场与战略部高级总监常刚介绍,截至2012年1月,全球已有29个国家/地区的49张LTE网络投入商用。此外,全球LTE用户数已达777万,LTE智能手机达48款。

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里,只有4张网络是属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但却没有一张部署在中国。这不得不让TD-LTE全球发展倡议(GTI)组织的发起人中国移动有些尴尬。

尽管TD-LTE在中国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6月,但7年的时间过去,除了刚刚完成“由工信部和中国移动组织的TD-LTE规模试验第二阶段大规模外场实验的测试内容”及个别城市的一些网络体验之外,最为关键的“试商用”却迟迟没有进展。

眼看着中国移动在3G时代因肩负民族创新使命而流失大量客户的“悲壮”命运在4G又将再次上演,本已先人一步的中国移动还在等什么?

聊起这个话题,中国移动的媒介联络人语气有些寡淡。用他的话说,LTE是一个国家层面的创新实验项目,有着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决定性领导,中国移动只不过是一个“承办方”。

一位中国移动内部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国家意图利用4G平衡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发展,防止中国移动一家独大。4G的牌照迟迟不发,就是因为在频谱资源分配等关系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产业链其他主体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中国政府必将慎重考虑。”

但是,慎重归慎重,这么多的“玩家”等得起吗?

到目前为止,国内能支持LTE的终端设备寥寥可数。正如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所言:“目前推广TD-LTE的主要的问题不是网络,也不是频段,终端才是最大的瓶颈。”

但其实,在厂商层面技术早已不是问题。只是与国外情况不同,据工信部规划,今年进行的TD-LTE第二阶段规模试验的重点是测试多模终端/芯片,以保证在任何地方都保持业务的连续性。所以目前的多模终端都需要支持TD-LTE、GSM和TD-SCDMA,并推荐支持FDD。

多模的要求为终端设备带来了技术研发的挑战,相应也抬高了制造的成本,因此,在没有明确商用的前提下,任何厂商都不可能为此盲目地进行量产。

华为一位参与LTE项目的人回忆了这样一件事,中国移动曾经希望华为能为他们的TD-LTE实验商用定制1000台手机,当他把这个需求放大两倍反馈到终端部门那里的时候直接被一口回绝了。“理由很简单,终端的玩法和运营商做网络建设不一样。一个手机产品出来必须靠产量迅速占领一部分市场,否则以国内山寨品牌的‘抄袭能力,华为前期大量的研发投入不仅给别人做了嫁衣裳,还很容易被迅速反吞噬。”所以,在华为终端部门看来,只要不明确商用规模,别说2000台,20000台的需求他们都不会考虑。

华为的抉择在终端设备商中很具有普遍性。就像曾经的TD-SCDMA无法在海外实现规模商用一样,单一的市场导致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如果TD-LTE不能尽快实现规模商用,给尚处于迷茫状态的产业链描绘一个清晰的发展蓝图,那么随着时间的迁移,这一产业链很可能会因为市场利益的差异而土崩瓦解。

饕餮盛宴的“营养不良”

日前,在201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12)上,GTI组织提出了TD-LTE的三年愿景;随后,关于中国移动计划LTE试商用的消息也是屡见报端。一时间,TD-LTE似乎突然提速,有了些峰回路转的意思。但是,抛开TD-LTE目前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就电信运营商自身而言也未必为4G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提到4G的进展过缓,一些专家将其归咎为国内的3G应用需求还没有达到饱和。而实际上,在3G时代运营商就没有成功创造出杀手级应用,以至于用户在数据业务上的粘性方面自然是差强人意。

尽管“飞信”令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上一枝独秀,但是相对于腾讯的“手机QQ”以及“微信”却又明显势单力薄。而在手机邮箱、手机阅读、手机视频等领域,中国移动均没有明显长足进展。目前来看,LTE的未来应用也将主要集中在高清视频流或其他对网络速度要求苛刻的多媒体业务中。但与3G相比,除了速度的提升外,在内容服务上并没有变革性的不同。

“3G需要为4G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如果没有3G数据业务用户的积累,4G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联芯科技市场部总经理刘光军认为,从3G到4G,运营商数据业务运营收入应该会逐渐取代语音业务,但是目前来看,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的业务需求还是主要集中在语音服务方面。

据悉,目前有三种LTE语音解决方案正在发展中,一是类似于网络电话的CS Fallback技术;二是语音呼叫连续技术;三是VoLGA论坛主导的语音服务。无论上述技术发展如何,已经非常成熟并且拥有优异覆盖率的GSM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扮演重要角色。

可以预见,在中国,类似视频监控、无线城市等各种应用可能是LTE初期应用的主要方向,但是这种大规模的数据服务可能会首先针对政府、集团用户。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移动通信市场将是2G、3G、4G并存的局面,目前三家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推广3G千元智能机,这说明市场认可的移动通信资费并没有因为网络升级而带来过多的改变。因此即使将来TD-LTE商用,也很难保证在资费水平和终端价格上有3G这样的优势。

如果最终高昂的价格只能换来一顿华而不实的盛宴,相信很难会有用户愿意为此埋单。

“出口转内销”的曲线战略

即便是问题种种,但中国移动显然不会真的“愚笨”到只顾埋头干活而不为自己打算。从近日中国移动香港公司正式推出LTE移动数据服务,中国移动的曲线策略可见一斑。

与竞争对手澳洲Telstra旗下CSL相比,中国移动香港LTE服务最大卖点是用户可享有香港与内地两地共享计划内的免费数据。业内分析认为,这一全港首创的服务计划,配合其一卡多号业务,将提供更方便及无缝的数据与话音服务。

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中国移动在香港竞得30MHz的TDD频段,频段为2330MHz-2360MHz。据悉,此频段将用于在香港建设TD-LTE网络。中国移动相关人士表示,获此频段不但可弥补其在FDD频段方面的资源不足,更可有效推进建设TDD和FDD相融合的LTE网络。之前,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获得香港无线宽带服务牌照。

一边是香港地区“风景独好”,一边中国的设备商在国外所向披靡。长城证券研究员刘深统计了截至去年年底的全球LTE商用合同情况,诺西以44个位居第一,华为28个次之,第三位爱立信27个,中兴以23张排第四。而全球最大规模的日本软银TD-LTE商用网络也被中兴与华为所瓜分。在前期建设的约1.1万个基站中,华为获得了7000个,中兴拿到4600个,由此足可见中国企业的相应实力。

虽然,有很多人表示中国自己的TD-LTE到头来只落得“墙内开花墙外香”,但是华为TD-LTE&TDS&WiMAX产品线总裁邓泰华对此倒并不介意:“目前的LTE还远不到瓜分市场,争夺利益的时刻。中国的企业能先走出去,在创造影响力的同时把好的经验带回来,何乐而不为呢?”

如邓泰华这般想法的在中国LTE链条上还大有人在。虽然他们急于希望看到产业化的早日到来,但是催化4G整体市场的兴奋度才能赋予他们最根本的动力。

猜你喜欢
催产商用频段
不同催产剂型对人工培育巴马拟缨鱼性腺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2022 年《商用汽车》回顾
2021年《商用汽车》回顾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双针刺疗法联合米索前列醇在118例孕足月产妇催产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宫颈成熟的影响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推挤的5GHz频段
商用WiFi蓄势待发BAT360谨慎布局前景存疑
泰山螭霖鱼全人工催产繁殖技术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