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陵
彭州市
彭州市在开展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着力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从根本上促进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
对“能干干得好”的,重宣传、树导向——
“农民也能当领导”
葛仙山镇东虎村党支部书记唐强,多年来在村干部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本以为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活和工作,而一次公开竞选活动加快了他的人生步伐,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变成了一名领导干部——三界镇副镇长。
“农民也能当领导,这是我原来想都想不到的。” 唐强说,“这对我而言,是人生的一次飞跃,对广大党支部书记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导向!”
与唐强一样,80后大学生“村官”杨建,通过公推直选担任通济镇天生桥村党支部书记,现在已走上了九尺镇副镇长岗位。张乐付、张存玉等26名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被选拔为镇党委委员。
对“能干不想干”的,重疏导、强保障——
“在任一分钟,干好六十秒”
一些在任时间较长,付出多、贡献大,但对新形势下农村群众工作思想准备不足,适应较慢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产生了“退下来”的念头,彭州市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改进方法,增强信心。
丽春镇白果村党支部书记林德贵是彭州市的老典型,多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上,近几年因对灾后重建中部分群众表现出的等靠要、不领情等思想很“寒心”,流露出“不想干”的情绪。通过镇党委反复开导,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我受到的委屈与上级领导承受的压力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我保证在任一分钟,干好六十秒。”现在,该村各项工作仍然走在全镇的前列。
金彭东路社区庄洪清被乡情打动,回到社区任党支部书记,个人生意受到影响,也一度打起了“退堂鼓”,镇党委书记亲自上门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
彭州市还建立交心谈心、上级党组织书记联系下级党组织书记、定期体检、党内帮扶等制度,对家庭经营受较大影响、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应等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缺少工作热情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查找原因,落实措施,充分调动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想干不会干”的,重培养、提素质——
“去年目标考核倒数第一,今年当上优秀党支部书记”
对有工作热情和激情,但因缺少工作经验、不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等造成推进工作不顺利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彭州市采取市领导“手把手”指导、党支部“一对一”帮带、依托党校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1年的丹景山镇新春村,干群关系紧张,发生多起越级上访事件,年度目标考核列全镇倒数第一。今年“七一”期间,村党支部书记沈建勇却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原来,丹景山镇党委按照彭州市委统一要求,帮助沈建勇解决好了群众就业、产业发展、灌溉渠整修、村道建设等“大事”,短短数月,该村就发生了巨大变化。
小鱼洞镇大楠村党支部书记马军年轻有冲劲,但工作方法不对路,灾后重建小区管理不到位,群众不买账。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蓉花了两个月时间,坚持每周到村实地指导一次,帮助建立起相关规章制度,把一个过去班子较弱的党支部打造成了党建示范点。
除上述三类情况外,彭州市还对“想干胡乱干”的干部,重惩戒、正风气。坚持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教育早解决,对不适应现工作岗位的及时作出调整,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带动全市上下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