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2-04-29 12:50阮旭日
广西教育·D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课题

阮旭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6月20日,在河池市2012年“传承文明、铭记感恩”端午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上,孩子们一声声稚嫩而清澈的诵读声在活动承办地——河池市金城区第七小学(以下简称七小)校园里响起。在舞台上,孩子们表演朗诵了《屈原颂》《香草君子心》《三字经》《弟子规》等节目,使现场近千人享受了一场传统文化盛宴。

早在2006年10月,七小《关于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双文”素养的研究》课题就被确立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A类)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子课题,该课题由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持。七小据此重新确立了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决定以该课题为切入点,打造“绿色书香校园”,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关注文化,亲近母语,经典积淀,书香四溢,人文浓郁,质量一流的精品型中华古诗文特色学校”。经过多年努力,七小的经典诵读活动富有成效,良好的经典文化育人环境已经形成。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七小原为河池市水泥厂子弟小学,创建于1972年,在2000年剥离企业归地方管辖。学校位于厂区内,校园环境不理想,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学校知名度较低。

“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的中小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社交礼仪较差,对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不够。”七小领导认为,改变学校“落后”的面貌,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是七小目前工作的重心。如何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和个人文化素养?学校领导把目光投向了中华经典文化。中华经典文化是传承人文血脉的文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要求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

七小决定从外部环境着手,打造“绿色书香校园”。近几年来,七小先后投资了80万元进行校园建设,新建了图书阅览室、校园广播系统、百米经典诗文黑板报文化长廊和150米诸子百家经典文化长廊。学校与校外设计公司一起制订了《绿色书香校园设计方案》,对校门、教学楼墙面、走廊、教室等进行了具有浓郁书香气息的设计和装饰。同时,加大宣传和引导的力度,利用多媒体广播系统、班刊、手抄报、教室布置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如“午间乐”利用午间时间组织学生读古诗;“每日一诗”,每天抄一首古诗词在黑板上,上课前引导学生读诗一分钟,让学生开阔眼界;定期开展“古诗文擂台赛”“漫游古诗王国”等一系列活动。此外,七小制作了《学生古诗文背诵检测表》,设计了评价篇目与评价标准,以小组为单位,定时进行检查、评比。考虑到学生背诵古诗会有遗忘,同一阶段的古诗背诵还分期中、期末重复检查、不同阶段的背诵交叉抽查、定期温习等,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增强学习效果。

七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每个学期科学有序地安排学生吟诵《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学生必读中华名句》《诸子百家名句精读》《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等,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指导课和一节经典诗词书法练习课,每天安排10分钟的早读和20分钟的午读。此外,学校按计划开展了系列课题研究竞赛活动,如“班级经典诗文吟诵比赛”“学生经典诗文讲故事比赛”“学生运用经典习作竞赛”“学生经典诗文书法比赛”等十多种比赛活动。

2009年9月七小组织了“一年级新生开笔礼仪式”的活动,有一幕场景让师生们至今都印象深刻:伴着悠扬的古琴声和朗朗的诵读声,一名低年级学生在“击鼓鸣志”时深情地望着班主任说:“长大了我也要当班主任!”另一位小朋友举起茶杯“茶敬亲师”,道一声“辛苦了”,她的老师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样的活动七小自2007年以来每年都筹办,举办了如纪念孔子诞辰、一年级新生开笔礼仪式等各项大型活动。这些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十分富有教育意义,得到了学生家长及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和肯定。

探索古诗文教学模式

“一开始时我们其实有点像无头苍蝇,不知从何着手去教。”七小一名教师说,开展课题研究的时候,教师们对经典诗文教学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的“读和背”上。后来教师们经过积极学习和研讨,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解诗题,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品诗味——感情诵,迁移用”。

“解诗题,知诗人”,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意思,了解诗人生平、写作背景;“抓字眼,明诗意”,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读感知古诗,要求读准,不添字,不漏字,在此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讨论、品味,领悟诗意;“想意境,品诗味”,是教师运用多媒体、表演课本剧等手段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氛围,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内在韵味;“感情诵,迁移用”,是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诵读方法(如比赛读、分角色读、引读、加提示语读、加动作读,编曲唱等),以读悟情,以读颂情,领略古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图画美和意境美。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仿写古诗,或者写一段文字,要求必须引用所学的诗句。

为了更便于学生学习和消化,七小采取“分类集中”的办法,对经典诗文丰富博杂的内容加以整合梳理。具体做法:一是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梳理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和古代诗歌,并且要求一律熟读成诵;二是挑出课内课外一些古诗文中的名句进行赏析;三是对古诗文进行专题分类汇集,以便于学生记忆和积累,如“诗中夕阳”“诗中哲理”“诗中山河”“诗中风(云、雨、雪)”“诗中树(花、草、鸟)等;四是选编教材,形成《中华成语千句文选读》《唐诗宋词汉赋元曲精读》《声律启蒙精读》《诸子百家名句精读》等校本教材。

为了上好一节古诗文教学课,教师们深钻教材,阅读和搜集大量的相关材料,有时甚至为了一个字的释义而展开激烈的讨论。良好的教研氛围激发了教师们的灵感,教学“奇招”也在教学过程中顺势涌现。例如有的教师按学校的诵读选编教材自制“古诗卡片”,利用晨读或经典诵读课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在同学间互相比赛、学习,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比,授予学生“背诗明星”和“国学明星少年”等桂冠。五年级的兰凤益老师,尝试将古诗文融入家庭作业中。在她的班级上,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每日一名言,第二部分是每日一诗,鼓励学生摘抄古诗文并背诵下来,旁边设置空白让家长检查作业后签名。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是固定下来的。第三部分则是根据课文教学布置的相关拓展性作业。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七小学经典、用经典的浓厚氛围更加浓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运用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方法,使古诗教学异彩纷呈。他们或将古诗改写成小故事或配曲吟唱诗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对古诗文的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还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改写,仿编古诗。如在《赠汪伦》一诗教学的最后,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依依惜别的人吧!

经典诵读使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也使学校的语文毕业测试成绩进步显著。同时,学生的行为举止也变得文明儒雅了。附近的群众反映:“在公车上主动给他人让座的,一般都是七小的学生。”

提升教师素养

在教师培训方面,七小优先安排培训经费,让教师外出参加课题培训。几年来,学校课题组人均培训经费达1200余元。学校每学期不定期给教师们讲学或上探讨、示范课,组织教师观看黄亢美教授等专家的课题培训讲座录像,开展即时听课、评课和反思活动,制订《课题研究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题研究,并向教师推荐阅读大量有关课题研究的书籍和文章。

在学生诵读经典的同时,七小也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吟诵,并要求40岁以下的语文老师能够把《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等十数种经典读物背诵下来。几年间,教师们不但背诵了120多首古诗词,还精读了广西经典诵读总课题组提供的诸多学习资料,如《声律启蒙》《对联写作常识》《近体诗的声律常识及运用》《十三辙、十八韵表》等,基本上掌握了格律诗的声律知识,提高了古诗词方面的文学修养,教学水平也得以快速提升。

有一次,一位教师在上王安石的《七绝·石灰吟》时,学生对“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句提出质疑:为什么作者把“粉身碎骨”写成“粉骨碎身”呢?一些学生还说在网上或别的书上写的就是“粉身碎骨”而不是“粉骨碎身”。这个问题看似“很难回答”,但通过吟诵经典诗词,学习并掌握了基本的诗律知识后,该教师就能很轻松地解答学生的质疑:这是一首平起式的七言绝句,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要求其诗句即是: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由于出句和对句二四六的平仄是完全相对和相间的,若写成“粉身碎骨浑不怕”,那么出句第二字位的“身”与对句第二字位的“留”就不是相对而是相粘了,作者是为了协调平仄而改变词序的。听了教师的解疑,学生恍然大悟。这次教学事件让这位教师深有感触:“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是长流水啊!”

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七小全校师生积极参加广西经典诵读总课题组举办的诗联擂台赛,共有316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104人次,二等奖124人次,三等奖88人次。教师们从不会写到积极参与,连体育老师和老教师们都动笔撰写了诗联,而且成绩不错。临近退休的女教师邱凤端所写的一副对联“一支粉笔,三尺讲台,浃浃汗水喜泽桃李满天下;两袖清风,四时春夏,切切爱心诚育英才遍五洲”还获得了第三届“诗联擂台赛”的一等奖。(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课题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