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
1 仁的内涵
儒家伦理有这样一个观念,即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品格的人做出的行为,就决定了该行为的道德特征,中国古代的人格理想可分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分类:圣人,君子与小人,圣人与君子是有德者的称谓,小人则在道德上评价为负面地位的人,圣人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层次,君子则属于最基本的做人的层次,君子的人格理想是基本的,对于大众而言是最具有普遍性,“君的概念是可以与“士大夫”“大丈夫”“仁者”“贤者”等互换使用的”,可见,君子指的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君子的概念是“道德之称”,换言之,君子这一概念是指具有一定品德品性的主体(个人)的。
又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意思就是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招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和支持,诚实就可以得到别人的任用,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具体的成绩,善于给人们带来实惠和好处,这样可以使人尽力的工作。一个仁人要具备这五种品德,这五个方面体现了爱人的具体要求,是仁的德目。也有人认为这五个方面包含了孔子所谓的全部的仁德,孔子认为,能做到这五个方面,就是有了仁德。
樊迟问仁于孔子,孔子曰:“爱人”(《论语 颜渊》)。孔子这里所谓的爱人,应该是泛指所有的人,既可以是贵族,也可以是平民,甚至是奴隶。由此,孔子强调仁以孝悌为本,意思是说爱人首先最基本的是家族成员之间的亲情,要爱护和关心的自己的亲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自然感情的一种流露,也就是“亲亲”。孔子还说:“君子务本,本立道而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颜渊》),即敬爱父母,尊重兄长,家族成员之间互敬互爱,这里讲的实质是血缘亲情,进而,将家族成员天然的亲情推广到所有人,推己及人,再到泛爱众,仁爱即是一种博爱,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由近及远,由内而外,层层往外伸展的过程。一个人如果不爱护自己的父母长兄,不爱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很难想象如何还会爱他人,更谈不上仁。
孝悌和忠恕是仁之本,也就是达到爱人之仁的根本的途径,孝悌,顾名思义,孝顺父母,尊敬友爱兄弟姐妹。我们现在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即是“恕”,这是从推及己人的否定方面来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及己人的肯定方面,即“忠”;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的德性,而且是指的是一切德性的总和。由此不难看出,仁是所有德性的总称,是人的内在德性的总括,是一切道德。
孔子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的思想,体现了孔子充分的尊重人,爱护人,以行为者为中心的道德原则,这也是孔子思想具有时代超越性之一。
孔子的“仁”,实质上是提出了人应该有道德这样一个观点,在孔子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仁”,也意味着是道德区分人与动物的不同,人有德性而动物则没有,在这个意义上,“仁”是区别任何动物的主要判别依据。
2 仁和礼
如果说仁是对人的内在德性的总括,那么礼则是人的外在规划的总括。一切风俗、习惯、规章制度都可以看作是礼,是对行为者的外在规定。
“礼”最初是与祭祀联系在一起的,在原始社会,礼是调整氏族内部关系的风俗习惯,到殷周时期演变成维护等级统治,“孔子最初提出“礼”旨在复兴周礼,维护贵族的统治而提出的一系列的等级制度社会秩序等。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这也是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注重血缘关系,认为百行孝为先,并把孝悌品德作为最基本的品德的重要原因之一。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的时代,当时君臣关系混乱,臣杀君,子杀父,很糟糕的动乱局面,先代圣王所留下来的礼,只有其名,而无其实了,“孔子力求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故提出的正品思想,也被称作为“礼”的核心思想。就君臣关系来说,对于君,就应强调君应该享受的权利,对于臣,就应强调臣应该尽的义务。”正名,即名正言顺,也就是个人所处的地位,不得逾越,不得做与自己身份不符合的言论和举动,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处在什么地位的人,应该具备这个名称所应有的品行,名分的确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正所谓,在其位,谋其事。“正名也就是正礼,规范人们的行为,规定人们的职责,维持社会的良性循环。”
“有了‘仁才能执行‘礼,没有‘仁就没有‘礼。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人如果具备了仁德,就能够自觉的遵守礼制规范,人有践行礼的内在本性即仁,才可能有礼。外在的规范,如果没有内在的道德人格的维护,也是不能够成立的。在这一层意义上,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实施。一个不仁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和实施礼。仁和礼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践行礼是为了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体现需要礼来实现,仁礼密不可分,相互融合和补充,改善和调和社会关系。一般来说,礼是从人的行为规范的层面上说的,但是实质上,最为重要的是要求人们从内心里认可和接受它,进而能自觉和主动的去维持礼所规定的规章制度等。“在这个意义上,“礼”又不仅仅只是外在的规范,它与人的内心的仁德的要求必须相一致,所有的礼,都是通向完美的和谐状态的途径。”由此看出,两者相互结合和统一,共同构成了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基本伦理结构。
仁礼关系,在一定的意义上,又是社会的群己关系。仁立足于个人主体,是对个体德性的要求,礼更偏重强调的人个人与社会群体活动中的准则和制度,二者既要相互结合统一,也要相互转化,首先在内心上修得圣贤或君子之德,而后才能用礼治理天下,达到温暖张弛有度的和谐社会。
由此可以看出,仁与礼的关系可以总括为仁—礼—仁,礼只是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手段,是修己的一个环节,最终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仁德的圣人。
“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核心部分,“礼”,是儒家学说中比较崇尚的一种思想,是治国的方略。仁和礼的结合形成一种社会伦理的模式,既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法规秩序,又具有和谐的道德义务。孔子一直是把仁摆在优于礼的位置上,礼是在仁的前提下衍生出来的,因此,礼也是君子理想人格的重要的特征。孔子把仁和礼结合在一起,是通过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人们的行动,使人们按照社会的规章制度实现其政治理想。
在孔子看来,处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所有的行为必须合乎于礼,照礼办事,礼外在的规定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每个人都应做到自己的本分,如果人人都按照礼或规章制度办事,遵守规定,社会必然会保持稳定和和谐,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社会。当然不可否认,孔子所描绘规定的社会是一个太过理想的社会,很难达到。但是仁和礼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统一的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有非常重大的积极作用,在维护社会团结和谐的方面有着重大的贡献。
3 义利观
纵观整个儒家伦理思想,可以看作是德性的伦理学,在其道德评价的问题上,儒家伦理始终把义的地位看作利之上,“义”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孔子首先认为必须以“仁”,“义”为道德标准,简要概括来说,即“重义轻利”,主要是指道德行为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通俗说即“重德轻财”,孔子非常重视“义”,认为作为君子一定要清楚什么是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义利之间的关系上。在伦理学的发展史上,如何判断一个行为的道德与否,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派别,一种是后果论,另一种是义务论。孔子伦理思想中重义轻利的思想,是一种以义务论为主,但又含有一定后果论的伦理学说。
儒家伦理思想中这种“重义轻利”的评价体系,坚持把义置于利的优先地位,社会的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把义作为评判行为正当与否,道德与否的唯一标准。康德的义务论作为义务论的代表,康德认为,判断一个行为的正当与否,在于其行为的动机或出发点,无关于行为的结果,一个行为的正确或者错误,只要看他的出发点或动机是否是好的,是否是出于道德的,也就是说,康德的义务论考察的范围是行为的动机,康德认为一个行为符合道德法则,只有这个行为本身的动机或出发点是出自道德本身才能算得上是道德的行为。道德是一种责任义务 ,一个行为的动机必须是为了道德而道德,为了义务而义务,动机不能出自除此之外的其他的任何原因。儒家伦理思想中重义轻利的评价系统,考察行为的正当与否并不是全然把动机和结果分开,比如,它要求君子在做某件事的时候,无论是动机还是结果都是以“义”为重的,但是,二者都强调行为动机的重要性。在行为的结果上,儒家伦理和康德的义务论都不排斥和拒绝在符合“义”的前提下去追求“利”,康德的义务论在行为动机上是一种绝对化,儒家“君子”在行为上,也总是会强调动机的纯粹。在这一点上,二者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是围绕“仁”为轴心贯穿整个思想体系,并用“礼”的表现形式去展开,再以孝悌为本组成的一个博大精深的伦理体系,在其特性上是德性的伦理学,突出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孔子尊重人,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并以道德来划分人与动物的区别。实践证明,尊师重道,孝顺赡养父母,尊老爱幼都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于孔子思想中的精髓,正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的跨时代的思想精华,才使其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总而言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和西方国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龚群.现代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张华夏.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王德贞.试谈孔子伦理思想的特点[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