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世界: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

2012-04-29 00:44伏艳梅
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世界文本生活

伏艳梅

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一直是语文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力图解决的问题。人们为此作了种种努力,如:“大语文”概念的提出,“贴近生活”的提法,以及“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似是而非的命题的提及等,可这些努力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一、不同教学行为的背后:是否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1.一位教师正在执教《可爱的草塘》,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描述以及学生的对话、交流之下,学生沉浸在课文描述的自然风光中。这时,时近深秋的季节却下起了大雨,狂风卷着雨水抽打在教室的玻璃窗上,噼啪作响。这位教师生怕教室外的风雨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不仅装作对窗外的一切视而不见,还狠狠地瞪了两眼试图向窗外看的几个学生。

从教学的角度看,这位教师在履行着自己的教学职责,完成着自己的教学任务,看似天经地义,却又总觉不妥:这位教师把学生仅仅当做“学生”来看待了,忽视了“全人”的教学,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2.观摩课上,教师在上《春雨的色彩》一课,一小男孩卖力地读了起来,他的怪腔怪调引起阵阵哄笑。老师显然把他当做捣蛋鬼了,只是冷漠地点头示意他坐下。他仍不断举手,老师却再也不敢叫他了。快下课时,小男孩的手仍然高高地举在那儿,老师叫他,小男孩站起来,大声地说:“小鸟就是那样说话的。它们不是人,当然不会讲普通话。”老师懵了。

学生有着不同于教师的认知结构,有着相对较少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有他自己的生活世界,课堂教学理应“赋予儿童困惑的合理性”。

3.于永正老师《燕子》的教学片段:

生:燕子在水面上飞行时为什么要用尾尖或翼尖沾水?

师:本来我也不懂。一位生物老师告诉我,燕子吃水中的小鱼小虾时,点一下水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不至于因速度过快而一头扎进水中。

生:您说错了,我在书上看过,在乡下也见过,燕子不吃鱼虾,而是吃落在水面上的虫子。

师:是吗?课后我把你的意见转告那位生物老师。如果他搞错了,我再纠正过来。

于老师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再现了生活情境,这样学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独到的见解就应运而生。

上述三种教学行为说明一个问题:语文教学不能与现实生活脱节。前两例都有忽视学生的“生活世界”之嫌,案例三巧妙地将课堂学习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时更有兴趣。

二、语文教学的智慧呼唤:务必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意即我们只有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会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智者,更做生活的主人。

语文虽然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但是在学习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识字、阅读、习作之技能外,还应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生活是一所大学校,而语文教学中所要掌握的识字、阅读、习作,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教学中,应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三、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如何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什么是“生活世界”?如何理解“回归”?怎样回归“生活世界”?这是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一)什么是“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立场首先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他提出这一命题在于化解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危机以及扭转“生活世界”遭到严重破坏这一局面。我国研究者借用这一命题主要是用来批判当前教育实践中工具性猖獗、精神世界难觅、人文关怀缺乏等现象。

教育向生活的回归,最本质的含义是尊重人的主体性与生成性,使人回到生命世界中,成为回归的主体。不在于回归到某种生活形式,而在于回归到生活的本真,即生活的精神、生活的本质。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尤其要注意学生当下、现实的生活,要以现在日常生活为基础,同时兼顾过去生活并力图构建未来的美好生活。

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世界”是指语文教学要走出日益机械化和抽象化的异化状态,重新回到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中来,恢复其作为生活的鲜活与真实,并与师生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相联结。

(二)如何理解“回归”

“回归”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回去或回来,如回到一个早先的状态或位置。而本文论述的“回归”,不是简单地回到原始状态或早先状态,不是原路返回,而是一个向原来家园“寻根”的过程,是“生成性、创造性、超越性的回归”。“回归”意味着加强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杜威的“教育与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等主张都说明:生活与教育是互相融通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生活对教育的启迪:生活具有教育价值,生活也是一种教育。在教育价值上,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关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现形式的人的存在;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教育联系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强调学生的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和实践等;在教育过程上,强调人的动态生成,注重教育过程的本体价值等。

(三)怎样回归“生活世界”

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语文课堂生活化的“三部曲”:阅读教学要体验生活与还原生活,写作教学要基于生活与净化生活,课外作业要联系生活与实践生活。

1.阅读教学:体验生活与还原生活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资源,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可把教材分成三类:再现生活的教材、贴近生活的教材、远离生活的教材。教师应针对不同生活的教材,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还原生活。

体验生活,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文本所描述的对象,通过身临其境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如在理解“冻僵”这一词语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冬天的早晨,北风呼呼地吹,上学时手的感觉怎样?有的说:“手冻得又红又肿!”有的说:“手硬硬的,伸不直了。”有的说:“拳头都握不紧了,手有点不听使唤了。”教师不失时机地说:“此时,我们的小手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冻僵。”一个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难以理解的抽象的词语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变得简单易于接受,学生记忆深刻。

所谓还原生活,就是将文本所描写的场景通过模拟生活情境的方式再现,将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如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加以表演。在教学历史题材《将相和》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内容,再现当时的生活情景,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查找资料,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体会当时的生活状态,然后通过相互比赛、相互评判,体验当时皇宫生活的情境,研究古人所穿的服饰以及人物语言,学生表演起来惟妙惟肖。情境演绎在学生的元认知与文本间架起了桥梁,为学生很好地体验文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写作教学:基于生活与净化生活

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写作教学所关注的不是泥沙俱下的生活河流,不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粗糙、机械、零碎的日常生活,而是深入学生心灵世界,牵动着学生情感、意志、思想的内心生活。

写作教学基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没有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感受,学生怎能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又如何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句呢?

“写作,不是生活的再现,而是生活的生命化与心灵化。”一位学生在放学的路上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有个女孩因为鞋后跟掉了,走路一瘸一拐的,招来了异样的目光。那个女孩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拎起了鞋子大方地向前走……这个学生以《走路》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如实地描写了当时的情景,在文章的末尾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表明小眼看世界,幼稚中的成熟透露出可爱。

3.课余作业:联系生活与实践生活

课后作业要联系生活、实践生活。要把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使学生进行全面的、整体的、网络似的、能动的语文学习。为此可以设计以语文学习为圆心的“三旅”延伸作业机制。

拓展之旅:源于教材、前伸后延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扩展和延伸。学生在拓展延伸之旅中,动手做、动脑想,在实践中加深感受,积淀语感,扩大信息容量。课文学习前,走进阅览室收集有关资料,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课文学完后,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利用文本表达的含蓄朦胧处或留下的空白处,让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诠释、补充文本,或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充盈、丰富文本。

自然之旅:是学生走向自然、社会的旅程,是心灵成长的旅程。或展示自己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拍摄的照片,与同学分享旅行的快乐;或记录旅行归来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或研究某一个地域、一种物产、一种风俗、一种建筑,领会其文化精髓、精神品质……这种与生活紧密结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彰显了学生的生命价值。

社会之旅:以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咳不容缓”同音字故意偷换现象、“孕妇裙,穿出你的孕味(韵味)来”的语意双关现象等,让学生了解并纠正这类现象,规范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训练学生的社交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还可以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回归生活世界,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

猜你喜欢
世界文本生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漫生活?阅快乐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生活感悟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无厘头生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