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2012-04-29 00:44李强
黑河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工具性语言文字语文课

李强

自课程改革以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使语文教学在教材的挖掘和利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也不难看到,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又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走入了一些误区。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才能防止走入误区。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语文课程应该实现并达到的目标。传统的语文教学,偏重于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赋予语文课程新的理念:“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做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要改变传统的重视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现象,并达到二者有机结合。”可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大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偏重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夯实,偏重了课外知识的拓展、延伸;忽略了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偏重了人文内涵的发掘。甚至有的教师过于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同其它学科的联系,安排了许多非语文活动内容,表面上很活跃,让人眼花缭乱,实则将语文课上得面目全非,看着既象自然课、班会课,又象活动课,唯独不象语文课。例如: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忽视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偏重了表演;高年级忽视了朗读训练,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情、写作方法的渗透,偏重了人文内涵的挖掘以及课外的拓展和延伸。如三年级下册《那只松鼠》一课中蕴含的人文目标是“关爱动物”,这是本节课应落实的目标,但绝不是唯一目标。有的教师在上这节课时只是一味地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一味地想象,去说明如何关爱自然,关爱动物。拓展是需要的,但是要分清孰轻孰重。就本课而言,有许多语文知识要夯实、理解,还有写作方法要去渗透。只有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了词语,句子运用得精当,并在此基础上渗透人文内涵,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和谐统一,本课的学习目标才可真正地达成。

2.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语文文字为表,思想内容为里。教师和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时,的确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即先解决物质外壳层面的问题,然后才能深入探讨内蕴的思想情感。如果连基本的字面意思都不能理解,他就根本不可能把握语言材料的思想内涵。所以,对一个缺乏听、说、读、写基本语文能力,不具备驾奴语文工具的人来说,言语作品无论具有多么伟大的人文精神,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对他都是不起作用的,都是外在于他的精神世界的,犹如一个缺乏音乐细胞的人无法感受伟大的音乐作品一样,再美的音乐对他都是不起作用的。

因此,我们要切记“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是语文课的要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二者的统一上。在教学中,一定要防止顾此失彼或两者分离,否则将背离《课程标准》的理念。只有正确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我们的课堂教学之花才会越开越艳。

(责任编辑付淑霞)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语言文字语文课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可怕的语文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