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来 卢尚玉
摘要: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英/汉、汉/英语码转换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作者从语码转换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语码转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功能,进一步探讨如何适当地利用目的语与母语输入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对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语码转换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英语习得语码转换语言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的接触日益增加。因持续不断的语言接触而产生的语码转换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课堂语码转换研究起源于美国本土的双语教育研究。随着1968年美国颁布“双语教育法”,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开始涉足语言课堂(Garcia,1997)。在吸收社会语言学领域语码转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二语习得研究者们用语码转换来指称语言学习课堂上的语码变换或多种语言的使用。我国国内语言学家和二语习得研究者们吸收社会语言学领域语码转换的研究成果,对中国英语教学课堂(特别是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语码转换进行研究。
一、语码转换
著名社会语言学家Carol Myers-Scotton定义语码(code)为包括语言(language)、方言(dialect)、同一语言的不同风格(style)等,在一次交际中使用的各种语言系统都可以称为语码(Myers-Scotton,1988:157)。1954年,世界著名学者Hans Vogh在其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到并使用“code-switching”(语码转换)这一概念。Roman Jacobson是第一位将此术语引用到语言学中的学者(于国栋,2001;P.Auer,1998)。根据社会语言学家Carol Myers-Scotton的定义:“语码转换指在同一段谈话中使用两种或更多语言变体的现象。这些语码之间并不需要具有语音上的相似性。转换的语码可以是不同的语言、方言、或者同一语言的不同风格。转换可以是一句话内部的,也可以是句子之间的。转换的语码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个词。”(Myers-Scotton,1988)在中国,前人研究大都以语码转换涵盖句内转换和句间转换,因而“语码转换”一词在中国学者中的使用频率较高。正如Carol Myers-Scotton所说,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转换,方言之间的、同一语言不同语体之间的、句间的或者句内的,转换动机、社会功能是相同的(1988:157)。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句内和句间语码转换都非常普遍,本文采用广义的语码转换这一观点,将句内和句间的语码转换都作为研究对象。
二、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
(一)课堂语码转换存在的必要性
由于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使用英/汉这两种语码转换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英语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母语是为了更有效地辅助其语言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母语是为了辅助表达以更有效地习得英语这门语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大学英语语课堂上的语码转换现象逐渐得到认可和支持,研究者们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恰当适时地使用母语对英语学习者具有辅助作用。在实证研究中,Boyle发现在香港地区近80%的英语教学实践者支持语码混用教学,特别是在大学低年级,“并没有实证研究表明语码混用的危害”,而有证据显示在愈来愈多的英语课堂中使用了这一方法,“不但不可避免(inevitable),并且受到偏爱(preferable)”(Boyle J.1997.)。
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化过程是难以建立在儿童母语习得的基础上,大学生在语法、逻辑推理、篇章理解能力上的语言学习优势证明了母语(语码转换)在英语学习中能起到的积极作用。Atkinson强调:“我们无法找到一种完美的模式来规定L1的使用,在恰当的时间运用恰当的方法,L1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吴舸,2006)在英语课堂授课中,尤其是在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语码转换,是为顺应特殊语境所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一方面可以使语言更为丰富多彩,防止课堂单调乏味,使学习气氛轻松活泼,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习者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印象。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两种语言知识进行互动学习,是将语码转换作为交际策略和学习策略以更有效地习得英语。在课堂上,为了学习的需要,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在英语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但在交际出现困难时会及时寻求母语的帮助。
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语码转换是教师及学生在特殊语境积极主动地对所使用语言做出的选择。Cook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高度熟练的语言活动,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有效策略。排斥母语的做法限制了语言教学,利用第二语言虚拟“真实”的课堂交际不论有多大的优势,避免使用母语都是不符合交际原则的。(Cook V.,2001)
(二)课堂语码转换的功能
下面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大学英语课堂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功能,并进一步探讨和挖掘出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探讨能否利用或如何利用母语的输入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1.汉语元语言解释功能
課堂讲解中,英语教师最能发挥语码转换的汉语元语言解释功能,教师常转向汉语来解释某些外语词汇或短语。例如,在讲授较难的概念或区域文化现象时,或者在讲解某些术语习语时,教师常常换用中文的一些专业词汇或对应的中文习语短语,这样做不仅能够更快捷地表达意义,而且符合教学中劳动付出最小化,收获最大化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教师简短的中文讲解更能加强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更有效地内化此知识点。思维活跃的学生还能根据个人的理解和知识储备,进行中西表达方式或文化差异的比较,更深一步加强学习和理解。
2.弥补学生词汇空缺功能
语码转换能解决词汇空缺问题。词汇量不足影响交际,交际要顺利进行,拥有一定量的词汇是前提条件。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基础阶段应领会式掌握4000单词及一定量的常用词组。学生(特别是大一的学生)在使用目标语进行表达时,缺乏足够的词汇量自由表达思想是非常普遍的,那么当他们表达的愿望十分强烈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选择在句中插入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汉语成分。教师在授课中会发现学生在英语知识方面的欠缺和弱点,并可以依据该现象确定学习者的层次,了解其运用的学习和交际策略,加强词汇教学,把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训练与词汇教学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不断接触、运用词汇的同时掌握词汇,进而扩大词汇量。看到其进步,又可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某些特定方面的能力。学生的语码转换对教学可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空缺”造成“词汇空缺”时,最有可能引发语码转换。所谓“文化空缺”造成“词汇空缺”是指某些词只为一种文化特有,其他民族、文化中不存在或缺乏,如汉民族中医词“虚”、“实”、“寒”、“热”,儒家哲学的“仁”,道家哲学的“道”、“无为”,气功的“气”“阴阳”等(潘惠霞、李辉,2000)。中华民族这些特有的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词,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只能寻求中文拼音来完成。此时教师只能和学生一同研究一种文化独有、另一种文化空缺的词汇,积极探讨文化空缺词汇的恰当表达方法。
3.有效管理课堂功能
课堂上的英汉语码转换是辅助管理课堂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常在教学过程中转换语码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大一新生的英语课堂上常会出现这种场景:在课间分组讨论中,话题有趣,学生们讨论声此起彼伏,但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用英语重复了几遍:“Keep quiet,Time is up now!”个别学生安静下来,还有学生继续讨论。“安静!”老师一句中文,全班立即肃静,转向老师,老师得以用英语继续课程。如此语码转换使课堂秩序得以维护,教学得以正常进行。另一课堂情景为:欢乐的节假日刚过,第二天英语课堂上,老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集中不了注意力,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老师关切地用英语问:“Most of you look tired,havent you slept well?”个别学生摇摇头算作是回答,其他学生还是欲睡眠状。“你们昨晚睡够觉了吗?”老师忽然转用中文。“没啊!”学生们立即抬起头,几乎异口同声地用响亮的中文回答道。“why?”老师接着问。学生们立即变得活跃起来,在欢笑声中用中文吵吵嚷嚷地抢着说出各自没睡好的理由,整个教室气氛活跃了。接着老师用简短的英文讲述自己的假日有趣经历。这一插曲让学生不困了,有精神了,老师个人的英文故事也将学生带回英语课堂的语境。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融洽,为接下来的上课做好了准备。
三、结语
在英语习得过程中,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每个学习者都会形成一种既不同于其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并随着学习的进展会逐渐向目的语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各个英语学习者所拥有的这种动态语言系统在二语习得中被称作中介语,英语学习者掌握的语言层次不同,其中介语中所发生的语码转换的频率和模式也有区别:初学者的中介语里语码转换频率较高,其表现模式为以母语为主,英语为辅,这与他们目的语知识不够有关;层次较高的学习者的中介语里,语码转换的频率较低,其表现模式为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在语法上更倾向英语的表达习惯,因为他们能更自由地运用英语。高校学生属于层次较高的英语学习者,其语言表现模式为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在语法上更倾向英语的表达习惯,但是他们还达不到流利地使用全英文表达思想的水平。因而在课堂语言学习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进行适当的语码转换,引导英语水平不等的学生根据自身表达需要进行适当的语码转换,这样的课堂语码转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和.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现象的语用观.宜宾学院学报,2006,01:81-83.
[2]吴舸.语码转换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1-85.
[3]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1,(1):85-95.
[4]潘惠霞,李辉.汉译英过程中文化空缺现象探索[J].外语教学,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