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静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外语导游员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对培养相应人才的主要教育基地,旅游类的高等职业院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旅游类高职校英语导游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新的培养模式,希望能对高职院校英语导游语言能力培养有所改善。
关键词高职校英语导游语言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旅游服务更加注重质量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化得发展,这对导游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于旅游高职校英语导游员的培养,尤其是语言方面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英语导游员语言能力要求
一名英语导游,首先是一名合格的导游员,能流畅的讲解出各个景点的知识内容和文化内涵,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美的熏陶和享受。在服务过程中,还必须熟练地回答游客的各种提问,帮助解决旅游过程中各种突发事件,所以英语导游员必须具备非常出色的听、说能力。
作为英语导游员,主要服务对象是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游客,跨文化交流是其主要特征。在具备了出色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还必须了解客源国的风俗习惯,语言表达习惯,语言禁忌等。这样才不会在服务过程中产生误会。同时对于很多我国所特有的知识和内容,必须用对方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这里有个思维转化的问题。这些都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
2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导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英语基础教差、学习意愿不强,遇难则退。
相对于本科院校,不可否认,高职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尤其是词汇和语法比较薄弱。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出现大量专业生词、句式,要求大量记忆和背诵,强化口语表达,使很多本来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终放弃。
2.2 缺乏具有地方特色兼备趣味性的合适教材
缺乏合适的教材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许多英语导游采用的教材都更加注重翻译的内容和训练,这些教材更加适合本科院校翻译专业的学生使用,对于以实际运用为目标的高职校并不实用。其次,一个地区高职校培养的英语导游员的适用区域还是以服务当地旅游市场,这样就需要教材中的内容能详尽体现当地旅游景点的相关内容和知识点,这部分内容在目前的英语导游教材中是严重缺失的。第三,笔者认为寓教于乐是吸引学生,尤其是本来就学习意愿不强,基础较差学生的好办法,这就需要教材从形式上必须打破呆板的格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2.3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循序渐进的进行。从听、说、读、写、练各个环节多方位进行培养,要有本科院校翻译专业的要求,还必须具有自身特色。而当前很多高职校由于师资、经验等方面的原因,直接就开始了难度最高的导游英语课,或者英语景点导游课,这形同高空架楼。
2.4 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
英语导游是门新型的课程,英语导游专业的教师需要既有导游专业知识,同时还有相应的语言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这对师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高职校对于这方面的师资是很缺乏的。
3 高职院校英语导游培养模式
3.1 听力能力训练
理解是表达和交流的第一步。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始终没有得到明显变革,重笔试成绩,忽略应用能力考察的教育模式一直居于主导。所以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从学习英语初期就没有得到系统的训练,由此很多学生也一直没有养成很好的听英语的习惯。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对于“听”一直具有惧怕心理。因此“听”的能力,一直是限制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发展的瓶颈。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英语导游必须具有良好的听说能力,否则其他一切职业技能就无从谈起。
另外,各个英语国家的游客,甚至同一英语国家不同地域的游客,在实际交流和表达过程,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口音和当地的习惯用语,这些对于习惯了听老师平时口音或标准音的一些新入行的英语导游人员会有一些障碍。为解决这一难题,要求英语导游专业的学校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听力课必须是贯穿始终,从一开始训练学生,帮助学生克服惧怕心理。 训练的内容和步骤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1)一开始,教师授课尝试用全英文,对于其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词汇和句子可以用中文加以解释,同时在黑板上演示,让同学们熟悉相关的专业词汇和常见表达方式。
(2)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下载各种语音材料,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做听力练习,可以从VOA等慢速英语开始,在达到一定能力的基础上,提供有一些影视片段,让学生适应各种英语场景,和不同的口音表达。
(3)在练习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喜爱的材料,然后大家一起分享和学习。
3.2 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很多学生不是不会说,而是没有“说”的意识和勇气。但是对于英语导游来讲,工作的核心就是“说”。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训练包括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熟练度等多方面内容,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是练习内容本身,而是对学生的“说”的意识的培养。
(1)鼓励模仿,选取合适的语音片段素材,让学生鹦鹉学舌一样模仿,要求节奏、音调、发音尽量完全一致,甚至细节也是一样,让学生逐步摆脱中式发音,掌握英语发音的节奏。
(2)在课堂上,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或是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轻松愉快的大声说出来,在一開始不必过分拘泥于语法对错,让学生树立信心要比说对几个句子重要得多。
(3)设计多种练习,如故事接龙、实践复述、场景表现等,将和专业相关的句式和词汇嵌入,让学生不断重复复杂的专业用词,久而久之,能做到脱口而出。
3.3 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口语训练的基础。可以选择的阅读材料很多,就导游专业来说,笔者提倡精读和泛读同时进行。
(1)选择旅游类的,景点介绍类的,文化宣传类的作为精读的材料。数量上可量少一些,但要求每个单词、句式读通、读透,还要做好相应的笔记,反复熟记。目的是熟练掌握专业用语、单词、习惯用法。
(2)对于泛读材料的选择,可是适当宽泛。小说、报纸、英文网站等都是很好的材料来源。笔者认为一些英文的旅游网站是不错的选取阅读材料的地方,知识性、趣味性兼得,而且原汁原味。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布置主题,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合适的阅读材料,一起分享,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4 导游词写作能力训练
在学习之初,很多同学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背好了相应的导游词就可以了。其实,导游词是因人而异的,每一篇导游词,看似大同小异,其实贯穿其中的是每位创作者不同的思路和对景点的不同理解方式,尤其是英文导游词,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都是由创作者自身语言习惯、表达水平、语言风格决定的。背他人现成的导游词等于食嗟来之食,毫无滋味,而且不容易理解掌握。很多高职学生语言基础本身就比较差,时间不长,很容易被其中大量专有词、生词、固定表达方法吓退,产生倦怠恐惧心理,最终放弃。
笔者认为,导游词不是一整篇的,否则就是景点的英文介绍。所谓法无定法,真正导游应当具有临场应变能力,尤其是外语导游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强调的是相关知识点的英文合理表达,鼓励学生在流畅表达相应景点的内容和讲解要点的基础上自行组织,编写自己的导游词,随后逐步修改完善,更加值得提倡的是鼓励学生临场运用的时候,随机应变,根据情况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讲解。
(1)不提倡将中文导游词直接翻译成英文,这样阻碍学生英文逻辑思维的培养。先从中文导游词中提炼必须的知识点和讲解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加以表达,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在请学生将之编写出相应的导游词。
(2)推荐合适的导游词,摘取重点的语句和表达段落,鼓励学生将之改写成自己的导游词。
(3)鼓励合作创作的形式,可以小组一起来创作一篇或一段,然后共享成果。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互助的学习形式,共同提高。
(4)阶段性总结,每过一段时间,请同学将之前的导游词根据新学习的内容来进行美化和改善。
3.5 实境化教学模式的导入
很多高职校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施和实景教学场所,目前还有很多高职校和相关企业合作。这些都为英语导游的教学培养提供了有利平台。
(1)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软件,创作仿真情境,请学生充当导游和游客进行演练。
(2)利用校企合作机会,请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带领,让学生能实地感受和练习,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实习。
(3)利用学校自有的实习场地,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实境化教学模式的导入是对之前四个步骤的检验和总结、反馈,也是高职校英语导游培养过程中优势的体现,能真正让学生未出校门锻炼实战经验。
4 总结
笔者认为,英语导游员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需要从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师培训等多方面全面进行。听、说、读、写、练五个基本步骤并行,循序渐进。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中,教师的位置是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练习的真正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练习,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苏承志.英语交际能力与策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蒋亚瑜,刘世文.提高学生文化表达能力的方法和途径[J].集美大学学报,2005.8(1):65-68.
[3]田穗文,龙晓明.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7):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