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现象及动因研究

2012-04-29 02:33林必越丁良水
商业研究 2012年12期
关键词:动因泉州民营企业

林必越 丁良水

摘要:在梳理中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福建泉州的民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本文对总部外迁的现象做了统计性的描述,分析了总部外迁的主要动因,认为城市环境和城市品位、政策与政务、市场环境和品牌、人才和技术、投融资条件以及管理与创新是影响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的主要因素。因此,地方政府应该致力于提供民企发展壮大所需的经营环境和各种资源条件,把民企总部外迁转化为提升本地产业经营环境的机遇。

关键词:民营企业;总部外迁;动因;泉州

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

我国民营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小作坊式的家庭工厂、乡镇小企业到规模化企业的成长积淀,到今天的产业集群规模优势和企业品牌的市场地位,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泉州市的民营经济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10年底,泉州共有民营企业4.33万家,其中民营工业企业2.43万家;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5187家,其中民营工业企业3025家,民企占比为58.3%,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39.02亿元。随着全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泉州民营企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是对经营环境的不适之症日显突出。

作为民营企业,发展提升和创造最大的利润始终是企业的终极追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为了应对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寻求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环境和空间。基于对城市环境、信息与技术、人才与资本、财税政策与融资环境、品牌与文化建设的需求,近年来泉州不断出现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特别是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和上市民营公司,总部外迁现象尤为突出。本文试图通过企业问卷和实地调查,了解泉州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的现象和特征,通过剖析泉州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的动因,结合泉州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经营环境分析,研究民营企业经营的环境影响因素,为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经营者提供有益的对策参考。

一、相关理论综述

(一)企业总部的相关理论

Chandler(1962)最早将企业总部定义为:负责整个企业集团的长期规划、重大计划评估与协调整合的组织;认为企业总部的管理作用体现在对现有业务组合的匹配上[1]。Williamson(1975)认为企业总部有两大类:控股公司中负责衡量各利润中心的机构和多元业务公司中负责促进协同作用的机构[2]。Michael·Porter(1987)从战略角度提出了企业总部的三项职能:重组、转移技术和共享活动[3];类似的观点有安德鲁C等(2000)认为企业总部承担协同效应管理者的角色并创造企业价值[4]。其他观点还有YoungD.(2000)认为企业总部承担服务职能[5],伦蒂亚兹(2002)认为企业总部承担财务管理职能[6]。

国内对企业总部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赵弘(2004)认为企业总部是企业正常营运的中枢神经,是企业的大脑和心脏,是整个企业的标志;它具有五项主要职能: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资本运营、业绩管理、外部公关[7]。史忠良、沈红兵(2005)认为企业总部是现代大型公司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一般不直接参与下属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职能是战略规划和实施、交易协调和资源配置[8]。叶广宇、陈静玲、蓝海林(2010)通过对中国转型期经济所作的研究,认为企业总部形成过程和类型对其价值创造具有实质性影响,归纳出五种类型的企业总部:业务多元化企业总部、区域多元化企业总部、多个单体企业委托管理的企业总部、政府职能转变的企业总部、合并重组的企业总部。

总第428期林必越: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现象及动因研究····商业研究2012/12(二)企业总部外迁的相关理论

企业总部外迁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决策行为,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对于企业总部外迁定义理论界和企业界尚未有一致的准确界定,在企业总部外迁的相关研究中,企业总部外迁多是作为一个既定概念存在。有些学者把企业总部迁移定位在了企业的跨国迁移,等同于企业国际化;一部分学者则把企业总部迁移定位在企业总部国内跨地区迁移,这是我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目前绝大多数的国内企业总部外迁是跨地区迁移,包括跨地市、跨省市两种方式。文艳、赵奉军(200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企业总部外迁的动因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认为总部外迁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所需要素的改变,地区间政策差异和外部市场环境等是总部外迁的动因[9]。白云涛、郭菊娥和席酉民(2007)认为企业所有者或者最大股东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直接左右企业总部外迁的战略决策。浙江省个体民营企业协会秘书长潘立生也认为企业总部外迁应当是跨市(地级市)和跨省迁移,他的观点得到了众多浙江学者的认同。

综合以上,本文基本认同以下观点:企业迁移是指企业的价值链活动中的全部或部分活动进行跨地级市及以上行政区域转移的经济现象,也就是企业的一个业务活动或多个业务活动从某一地区移到另外一个地区。企业总部迁移就是企业总部在和生产加工基地分离的基础上,迁往另一个区域的行为。

(三)企业总部外迁的表现形式

企业总部外迁按其迁移行为可分为两个阶段:迁移规划阶段、实施及调整阶段。企业总部迁移规划阶段是指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对企业总部外迁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做出战略决策的过程,包括企业是否需要企业总部外迁、企业总部迁往何处、总部迁出条件是否具备,以及外迁具体实施计划等。企业总部外迁的第二个阶段是实施及调整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根据迁移计划实施企业总部迁移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总部迁移做出调整,同时这个阶段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实施企业本地化,使企业尽快融入迁入地,确保企业平稳过渡。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和经营环境,在对资源与经营条件需求的前提下,总部外迁表现形式上有总部整体外迁、营销总部外迁、研发总部外迁、行政总部外迁等。

二、案例分析:泉州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现象

(一)泉州民营企业发展概况

作为福建民营经济发祥地的泉州,在改革开放之前,当地就有小型民营工厂从事服装轻工产品等生产,是国内最早的民营经济发育萌芽之地。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力的泉州经济已成为福建省经济最强地级市,连续10多年占据了全省经济总量第一位宝座。在2010年评出的全国百佳产业集群中,福建省占了6个,其中泉州就拥有了2个,分别是晋江市“中国休闲运动鞋产业集群”和石狮市“中国休闲运动服装产业集群”,造就了许多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品牌。

1.民营经济萌芽阶段(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使得富有经济头脑的泉州人利用侨乡特有的“闲钱、闲人、闲房”,从家庭小作坊开始了草根工业的发端。当地的民办小企业主要生产服装鞋帽等民生用品,其产品在出口外销的同时也往内地市场扩展。在对外经济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小作坊渐渐成长起来,晋江石狮一带出现了“家家办厂、村村冒烟”、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晋江和石狮成为当时中国民营经济三大摇篮中的两个,是全国瞩目的乡镇企业领军之地。

2.品牌之都崛起和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经过10多年的民营经济发展积累,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泉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脱颖而出,民营企业深入到各个地方和行业,泉州市涌现出了许多全国闻名的品牌,民营企业把鞋服、石材、水暖、建陶、食品等产业带上了一个辉煌的通道。国内外大量的订单使得泉州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同时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运动鞋服及轻工产品品牌。

3.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阶段。泉州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迅速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集群。泉州拥有上下游配套较为齐全的鞋服产业链和供应链,产业集群为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壮大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优越的外部经营环境与条件。同时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树脂工艺品产业集群、最为完整的石材产业集群。1998年,国内第一家民企股票“恒安国际”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蜡笔小新、鸿星尔克、九牧王、七匹狼等越来越多的泉州民营企业登陆境内外证券交易市场。

(二)泉州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现状

1.民营企业总部外迁背景。泉州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高端人才和技术的缺乏、信息获取和交流的不便、市场便捷性和对外融合的滞后、融资条件的艰难、土地资源的稀缺等都制约了泉州民营企业的进一步扩张和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和削弱,许多民营企业为了继续生存发展,开始了包括总部外迁在内的各类企业迁移行动,目的是寻求更为优越的经营和发展环境条件与资源。总部外迁的目的地除了上海、北京外,主要集中在厦门。

2.民营企业总部外迁概况。相对于泉州,厦门特区经过30年的建设,在城市环境、人才和技术平台、信息和市场便捷、物流供应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特别近年来厦门大力推进发展总部经济,在城市软硬环境和条件上都有跨越式的发展。目前在厦门观音山总部商务区内,密布着30多栋企业总部大楼,来自泉州的民企就达28栋之多。与厦门在观音山一带“狂飙突进”大手笔建设总部经济区相比,泉州的总部经济区建设却显得迟缓,泉州已经渐渐无法满足高端民企在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生产要素上的需求,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来看,企业向外寻找更好环境和空间是发展趋势。虽然泉州也在市区周边的南江、东海、城东规划了3个总部经济区,但实质进展缓慢,无法吸引并留住本地企业总部入驻;同时以运动鞋类、服装类、包袋类、玩具类等轻工制造业为代表的企业由于用地和用工的制约,也纷纷将企业生产基地外迁到江西、三明、漳州等地,“外迁活动”已经愈演愈烈,使泉州区域民营经济呈现出产业集群集体外迁的风险。

3.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特征。泉州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的主要迁入地为厦门、上海、北京,主要是考虑到迁入城市环境、人文背景、人才和技术的获得性、信息和市场的便利性、政策环境等,特别是厦门,与泉州紧紧比邻,拥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完善的城市软硬设施,成为泉州民营企业总部迁入的首选地,尤其以晋江的鞋服、食品等轻工行业为代表,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总部外迁风潮。从表1可以看出泉州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的都是行业的领头羊,显示总部外迁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鞋类、服装、食品、卫浴等制造业。而泉州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并且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制造业。由于泉州本地原材料资源和劳动力都很缺乏,从内地引进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在泉州民营企业原始积累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相对于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过资本原始积累之后,企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向更高的产业层次升级,其对资源需求的轻重缓急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原材料、劳动力等普通资源向人才、技术、信息、经营环境等高端资源转变。基于此,泉州民营企业在经过阶段性的发展壮大后,本地资源及环境条件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提升的需要。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长期竞争力培育的需要,通过总部外迁以寻求更高级资源的企业多数集中在制造业,这是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然选择。

三、泉州民营企业总部外迁动因

泉州民营企业总部迁移现象较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21世纪泉州众多企业加入到总部迁移行列,特别是一些上市的大企业如恒安集团、七匹狼、特步等,形成了一股民营企业总部迁都潮。这说明企业总部外迁行为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企业寻求进一步发展所需资源要素紧密相连的。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的动因有很多方面,包括对经营环境、资源要素获得、区域财税政策、市场信息和技术获取等。由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营资源寻求是不同的,而基于资源的稀缺性分布的不平衡性,使得民营企业为了突破发展瓶颈需要重新选择总部驻地,以获取所需的关键资源要素。

本文通过对泉州出现总部外迁的民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共设计了26个问题,对泉州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的主要动因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泉州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与业内人士。本次调查共发送问卷321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问卷回收合格率为46.73%。本文将相关问卷结果进行筛选,归纳出以下主要影响泉州民营企业总部外迁的动因,分析和研究其影响的程度。

猜你喜欢
动因泉州民营企业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