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国栋 姜红
摘要:知识管理作为重要的新兴的管理思想、教育理念、组织模式,对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有着突出的导向价值。文章着眼于知识管理的理念对学生党建创新的启示,从学生党建创新的载体、效果、手段进行分析,对新时期学生党建创新进行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知识管理 学生党建 高校 创新
当前,伴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管理把知识作为组织的战略资源,以人为中心,以数据、信息为基础,以知识的创造、积累、共享和应用为目标,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个人素质和组织绩效的提升。知识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兴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高校学生党建是政治教育工作,更是特殊而重要的组织管理工作。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推进学生党建创新,要研究解决好“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全国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形势下,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以知识管理为导向 构建学生党建创新的载体
知识管理重视知识的创造、积累和共享,同时关注组织文化、组织学习和组织建设。学生党建创新的重要载体就是要努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具体到高校学生党建执行层面就是学习型党支部。
学生党支部是团结、组织、引导、服务党员的重要堡垒,在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党支部组织架构的扁平化和柔性化。淡化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等身份色彩,保障和落实党员的权利,由活动的领导者向活动平台的搭建者转变,由党建工作组织者向活动的参与者转变,提高每位学生党员的参与积极性。模糊党支部之间的界限,推进支部之间的联合和互动,人员来源多样、交流内容多样,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创造分工、经验分享,激发个体向群体学习的动力。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网络化的交流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快速发展,人与人交流的方式和习惯有了深刻的变化,以微博、飞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带来的轻便、即时、多样的沟通方式逐步取代了面对面、纸质信息等信息交流方式和媒介,构建学习型党支部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全员覆盖、沟通无缝隙、交流即时性,时间与地点的差异已经不是束缚。再次,充分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推进党支部的整体组织文化建设。保障“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依托支部为纽带,给每位党员表达意见、抒发感情、展示才华的机会,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成才的组织文化氛围;促进“知识经验共享”的实现,发挥好党员骨干的重要作用,统筹好普遍知识经验与典型理念思想的关系,营造人人学习、人人互助的组织文化氛围;注重“知识管理”的推进,有意识地提高支部核心话语体系的建设能力,有步骤地细化长远目标,有重点地提升党支部的执行能力。
以知识管理为导向 提高学生党建创新的效果
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提高学生党建创新的效果需要格外关注四个环节,即党建创新的思路设计、评估分析、经验推广与组织管理。
思路设计的先导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不能毫无目的、毫无思路、毫无程序地开展,必须根据高校党建的环境、条件、育人目的进行设计和构思,有针对性地推进。首先,党建创新思路设计要突出与时俱进的适应性。总结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精神和重要部署,建立和提高文件精神的话语转化能力,要活学活用,这是知识管理的重要体现。要结合工作实际,遵循工作规律,把握工作重点,统筹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其次,党建创新思路设计要突出细致入微的渗透性。着眼于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将学生党建工作渗透到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具体环节,以学生成长成才来检验党建效果。最后,党建创新思路设计要突出潜移默化的效益性。知识生产与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党建工作更是如此。要将显性效益和隐性效益结合起来,有层次、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各个时期的学生党建工作,在学生党建内容里面突出道德建设,以德引航、以德养才、以德蓄能。
评估分析的科学性。在知识生产与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跨学科,在一个行动框架中强调不同技巧的综合。学生党建创新注重评估性,本质上就是党建工作与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思想、方法结合的过程。学生党建创新的评估工作需要不同的评估主体,根据目标确立统一的评估标准,防止管理与评估、内容与标准的脱节。因党建工作创新的结果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评估标准方面还应该确保可测性,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设计需要关键内容的支撑点和记录可测数据,避免主观随意性和评估的形式化。兼顾评估标准的可行性和可比性,评估既要具体可行、操作性强,又能反映出效果的差异性,区分效果的价值高低。探索学生党建创新的评估工作是一种丰富的跨学科的知识流动与应用的尝试,是不同技巧的汇集与综合。
经验推广的立体化。知识生产和管理呈现出的弥散化和多部门化,以及相关主体具有的多元性,对学生党建创新的经验推广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先进的经验和思想需要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传播,立体化地推广,才能把典型的经验尽快地转变为普遍的做法,深度推进工作整体发展。可以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党支部三级立体经验推广机制,强调多元化,突破时间、空间、主题、专业、年级等因素限制,形成党建创新效果辐射和转化的最大化。
组织管理的团队化。在知识生产和管理中,只有实现研究的团队化才能应对知识存量的增加与创新难度的增大。在学生党建创新的组织管理中,只有实行团队化,建立全程化的党建创新模式,才能保证创新的连续性、持续性和发展性。团队化是建立党建各方面工作力量的统一战线,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优势互补,降低工作的重复性和成本的递增性,控制活动的相似性,增强党建育人的凝聚力,高校尤其需要重视发挥共青团、组织部、学工部、院系党委等各方面的特有组织优势和工作特点,实行团队化的管理,提高和强化党建创新的效果。
以知识管理为导向 丰富学生党建创新的手段
以知识管理为导向,丰富学生党建创新的手段,深度开发与利用党建资源,在新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打造学生党建的技术新平台。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要求是保证知识资源最大可能的低成本共享,网络技术则为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学生党建的网络化,是要实现信息传播、工作方式和工作领域的突破,在信息上,网上党校、党建软件群、博客等载体拓展了传统的会议、文件等单一形式。网络扩大了党建的覆盖面,拓宽了党员、积极分子、团员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信息与资源最大、最快的获取与共享,这些也要求提高党建工作者的网络媒介素养和能力,构建更全面、立体、多样的信息、知识、感情、思想的交融技术平台。
建立学生党建意识形态新阵地。网络技术、网络媒介、网络资源的汇集,形成了网络空间,促使学生党建的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延伸,打破了资源和空间的界限。在学生党建思想新阵地里,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使得理论更具有说服性,实践更具有指导性,观念更具有解释力。
开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视野。网络化促进了国际知识、经验文化的交流互动,呈现出了越来越明晰的国际化趋势。学生党建工作在坚持政治性立场的前提下,不失时机地掌握国际一流的先进知识结构,在视野和能力方面具备国际化标准,将国际教育因素融入学生党建工作范畴,大胆利用一切优秀思想和知识成果武装头脑,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知识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组织实施有不同的切入点,本文着重对学生党建创新搭建学习型党支部、细化流程提升效果、丰富实施手段三个角度进行了初探,将知识管理的思想、原则与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与任务进行了一定的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知识管理第1部分:框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朱淑枝:企业知识管理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柯平:知识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户国栋,北京大学学工部 姜红,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人事劳资处)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