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石 刘慧卓 张志诚
摘 要:通过对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深度访谈,笔者制作了素质条目库以及案例库,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胜任力测量量表。通过胜任力量表测量,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各种检验方法,得出党支部书记7大胜任力模块的结构,包括领导力、专业技能、进取心、责任感及奉献精神、知识储备、善解人意、党性坚定。
关键词:党支部书记 胜任力 模型
引言
McClelland在1973年指出,学习成绩不能预测职业成功,智力和能力测验不能预测职业成功或生活中的其它重要成就,主张用胜任力测验代替智力和能力测验,并提出了行为事件访谈法,且帮助两家跨国公司建立了高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结果表明: 使用胜任力模型作为高层管理人员选拔的标准,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离职率从原来的49%下降到现在的6.3%。
Spencer是继McClelland之后胜任力理论方面的集大成者。他进一步扩大了胜任力的内涵,认为“胜任力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知识或技能等能够可靠测量并能把高绩效员工与一般绩效员工区分出来的任何个体特征”,这个概念之所以被人们广泛引用,是因其完整地涵盖了胜任力的三个特征:与特定工作相关;可以将高绩效员工和一般绩效员工加以区隔;较全面地概括了个人特质要项。另外,他还提出了胜任力的冰山模型、洋葱模型和胜任力辞典。
党支部书记是党在社会结构中最基层组织的领导者,担负着宣传、组织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任务。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以下简称支部书记)面对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他们有知识有个性,富有理想和干劲,但由于社会阅历的缺乏,难以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这就决定了高校的党组织工作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对支部书记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在深入分析高校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和内容的基础上,构建支部书记的胜任力模型,并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完成支部书记的选拔与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思路
本研究有严格的研究路线图,如下:
访谈分析
本研究对25名支部书记进行了访谈,采用了录音和书面同时记录的方式,每名支部书记的访谈时间控制在1小时~1.5小时。访谈问题分为3大板块:一是在支部书记任职期间所做过的最为成功的事情;二是在支部书记任职期间留有遗憾的事情;三是胜任的支部书记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之后将所有支部书记前两个问题的访谈记录整理成访谈案例库,将第三个问题的访谈记录整理成素质条目库。
首先,根据访谈形成的素质条目库,归纳出20个素质条目: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激励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知识储备等。其次,对案例库中所有案例进行行为单元的分解,即将一个事件分解成若干个行为单位,形成行为单元库。之后,采用单重归类法(Single Classification),确定每个行为单元背后所体现的素质点,或者分析是由何项素质驱动了成功的行为,或者分析是因何项素质的缺失导致了不圆满的行为从而留下遗憾。最后,把每个行为单元归入最合适的素质条目下。
为了保证整个编码过程的信度,我们选用1名管理学硕士、1名心理学硕士和1名课题组骨干作为编码员,在互不沟通的背景下,分别进行单重归类。我们对3位编码者的单重归类结果两两进行了Kappa系数的检验,分析表明,编码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接受的信度水平。通过一致性系数的检验之后,我们提炼出了被频繁提及或体现的15个胜任力条目以及每个条目下的行为单元个数,分别是:组织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执行力、信息收集和传递能力、合作能力、业务熟悉、知识储备、党性坚定纯正、责任感、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细心细致、原则性、条理性和主动性。
数据与分析
在支部书记胜任力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行为单元库,我们设计了涵盖15个维度,50个行为描述的量表。为了保证量表的效度,我们邀请研究胜任力的学者专家测量量表的专业效度,并结合专家意见对量表进行了修改,将修改过的量表发给15个党支部书记进行试测。定性分析后,对部分条目进行了删减和合并,最后形成有15个维度,42个行为描述的胜任力量表。该量表以利克特五点量表测量,记分方法为:5表示非常重要;4表示比较重要;3表示重要性一般;2表示不太重要;1表示极不重要。我们将调查数据进行如下分析:
1.调查对象的分析
本研究共发放出问卷292份,收回282份,有效问卷281份,有效率为99.7%。其中本科生占70.5%,研究生占29.5%;男生33.2%,女66.8%。
在量表设计中,考虑到有无支部书记的体验可能会影响答题者作答结果,便设计了一个鉴别性的问题:“请问您是否担任过党支部书记?”问卷回收上来的结果显示,10%的人曾经担任过或正在担任支部书记,90%的人从未担任过。我们对两组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均值方程的T检验下,在每一个题项下Sig均大于0.5,表明是否当过支部书记并不显著地影响答题者对行为描述的评判,推翻了我们之前的假设。
根据分析,高校学生支部书记与支部的学生党员朝夕相处,支部内部普遍民主。支部成员对于支部书记的胜任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尽管他们没有支部书记的任职体验,但所作出的判断和有过支部书记体验的党员相差无几。
2.因子分析
首先,我们对上述保留下来的42项题目进行公因子方差检验,将收集的281个有效样本进行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得到KMO的值为0.956,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因此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EFA)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并用最大变异数法进行正交旋转,抽取出7个因素,累计解释方差为70.539%(一般的基准是在0.4以上的,表明每个题项的设计都是有意义的),能较好地解释原始变量所包含的信息。
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共有42个变量(题项),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7个新因子,根据7个因子上的负载,发现原问卷的42个变量中的40个变量可以归为7个因子中,7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7,充分保证了信度。探索性因子分析与初始概念模型较为吻合,7个新因子暂且命名为F1-领导力,F2-进取心,F3-知识储备,F4-专业技能,F5-责任及奉献,F6-善解人意,F7-党性坚定。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党支部书记的深度访谈,制作了素质条目库以及案例库,在此基础上编制胜任力测量量表。通过胜任力量表测量,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各种检验方法,得出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胜任力模型,如下表:
表1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胜任力模型
工作 创新工作 常规工作 生活关怀
序号 1 2 3 4 5 6 7
胜任力 领导力 进取心 知识
储备 专业
技能 责任及奉献 善解人意 党性坚定
表中所示的7个胜任力模块与现实中支部书记的职责是基本对应和吻合的,根据我们制作的高校学生支部书记岗位说明书,当前学生支部书记主要的工作可以分为3大块,即创新工作、常规工作和生活关怀。“常规工作”,是对支部书记的基本要求,包括传达上级党组织的精神、发展党员、教育党员以及协助完成党员统计工作等,这需要支部书记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并且要有饱满的责任感及奉献意识作为价值支撑。“创新工作”,是对支部书记的较高要求,包括组织各类支部活动、凝聚人心、提升支部成员思想境界,这需要支部书记具有较强的领导力和进取心,以及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关怀”,支部书记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同学们希望支部书记能够真正成为“公仆”。越是在生活中能关爱同学,与同学关系融洽的支部书记,越是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并取得很好的业绩,所以一名优秀的支部书记应具有奉献精神和善解人意的品质,而拥有坚定的党性则是取得好的绩效的根本和基础。
研究得出的胜任力模型是对以往学生党支部书记这一特定群体素质的理论建模,同时对今后的学生党建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加强支部书记的知识储备。学校每学年都会开展新生党课学习和时事政治理论学习的活动,应该让学生党支部书记积极参与其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加强知识储备。
第二,加强培训。培训既可以是活动意义和作用的分析,也可以是相关技能(如领导力、组织协调能力、执行力等)的培训。让支部书记从培训中或受到精神的感召,或感到自身技能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
第三,适当的激励。进取心是相当重要的一项素质,它是主动实施各种有利于工作措施的源泉,因此激励支部书记的进取心就显得十分重要。注重对支部书记的激励,如适当地给予物质层面的补贴或精神层面的嘉奖认可,都会充分调动这一群体的积极性。
第四,在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上,要参考胜任力模型设置针对性的考量标准。应重点考量责任心、人格特质,可在支部书记的选拔中加入人格特质测量这一内容。
参考文献:
[1] 大卫.D.迪布瓦编著,杨传华译.胜任力:组织成功的核心源动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McClelland,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Journal of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1-14.
[3] Spencer L.M.,& Spencer S.M.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Inc.1993.
[4] 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5).
[5] 章国华.产业基金经理的胜任力要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6] 李明斐、卢小君.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3).
[7]Bos W.,& Tarnai C. .Content Analysis in Empirical Social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9,(31):659-671.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责任编辑:蔡桂兰 实习编辑:祖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