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少华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其自觉主动的学习精神,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活动,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动地统一起来。不过遗憾的是目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常常是老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讲解,讲解完毕翻开课本,布置练习,教科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学生手中的一本习题集。要完成根本转变,重要的一条是要改善学生的阅读方式,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科学做好阅读指导工作。下面谈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培养阅读能力的做法。
一、选择不同的阅读途径
学会阅读,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前提,也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基本功。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应采取的途径是“通—细—精”。
“通”:就是在新课前,要求学生预习,通读新课的内容,大致了解知识的结构和要点。与学过的知识对比,找出新内容、新概念、新规律。在疑难之处做出记号。
“细”:就是要求具体地将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规律等联系起来,细致地逐句阅读,弄清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逻辑联系,对抽象难理解处反复多读、多思,并同相关的旧知识联系对比,抓住实质识记,以了解知识的脉络。
“精”:就是做到弄清重点字句,懂得物理术语的内涵、外延,能把来源于现象的概念、规律活化,达到见“物”能明其“理”,知“理”能联其“物”,灵活地将物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通读一般在上课前进行;细读一般是在老师提出了一些具有“思考、探究性”的习题或问题,激起学生的困惑心态,引发自觉阅读教材的兴趣,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消除部分困惑,为物理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精读则是在讲授完一部分知识后,让学生回头阅读教材,巩固新知识,并找出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通过自学逐步提高分析概括能力。物理课本上配合文字叙述绘制了大量的插图,每幅插图都有其自身的物理意义。高中生往往把它们当做卡通画来欣赏,而忽略了图中所包含的物理意义。指导阅读过程中,应训练学生看图,让他们说明图中的具体的物理含义,逐步养成自觉的读书习惯。从而在阅读技巧上和概括能力上有长足的发展。
二、从教材中挖掘物理阅读的内容
高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涉及自然规律、物理原理、物理特点、物理定律的实验过程和人们对物理规律的探索历程,本身就隐藏着巨大的科技阅读材料;教学中,要认真学习教材的外延,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
阅读“物理概念”要求知道为什么要引入此概念,此概念是用来表叙什么物理含义,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用途。并会叙述、能理解每个字的含义,在关键字下面标上点,在字里行间找学问,能举出符合含义的例子,对别人举出的例子也能根据概念来判断其正确与否。如:“电场强度”是为了描述电场的强弱而引入的,以点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受力F与其电荷量q的比值而定义的,是从力的角度来描述电场的性质,是矢量。
阅读“定律、公式”要求能熟练地口述定律描述的物理意义、定律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公式中每个符号表示的物理量、每个量的单位、公式中常数的数值,以及“定律”的表达式。如:“机械能守恒定律”,它选用于只有重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做功为零)的情况下才成立的,符号v、表示始末的速度,h、h表示始末的相对高度等。
阅读“例题”让学生“尝试着解,对照着看”,如果自己的解答有误,就从书上正确的解答中找出错误的原因;若对了,就比一比哪种方法更好,是否与书本上的解答标准格式、写法相一致;还应注意题目的拓展和变形、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有效利用“例题”。
阅读教材中的“讨论与交流”、“实验与探究”,教师可以先把内容编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阅读边思考、讨论;也可以先由学生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问,教师归纳答疑;对物理学史类材料,可要求学生编成故事,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这种方法既激发了兴趣,又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三、运用教材章节知识小结
在一阶段教材学完后,能整理出一个知识网络,归纳出知识的主要内容,化厚为薄,才算真正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算把书本读懂。
为培养这一阅读能力,教师可根据这一章节的内容提出一个基本的纲要,然后由学生去完成纲要上的枝节部分,在小结课上选不同水平的学生发言,整理出完整的网络系统。再逐步过渡到不给提纲网络,只提出分类方法,让学生建立网络系统进行小结。最后让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不同的网络系统做出不同形式的章、节小结,评出最佳小结。
即使在高三物理总复习阶段,也应要求学生从“战略高度”统览全书,指导他们从“纲到目”分别对力、电、磁、光等几大块知识进行阅读、思考。经过自己的大脑加工,绘制直观反映内在联系的逻辑结构图和突出重点内容的知识主干图。如:按篇、按单元或章、节整理知识链,设计方框图等。这样看书有利于零散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阅读中自主发现、质疑,交流讨论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从课本上初步获取信息的同时,更进一步地自己发现问题,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可做上记号,以便带着问题来听课,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每章节均有重、难点,有时重点也恰好就是难点。如难点不能突破,就谈不上掌握重点。学生阅读后,会有这样那样弄不懂、想不通的问题,这是十分正常的。发表意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应鼓励学生大胆暴露心中的疑虑、困惑,以及大胆质疑,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哪怕学生的问题幼稚、离奇、甚至怪诞,也不能有半点埋怨、责怪、厌烦,以形成宽松、和谐的课堂质疑环境。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自行研讨,积极思辨,给学生创造自主参与的机会。学生各抒己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取长补短,还可以增强合作意识。该环节是自主学习的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过程,教师应精心设问,细心诱导,热情鼓励,使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和热情不断增强,更促使学生认真钻研教材。
五、组织学生阅读后的运用
组织学生阅读后的运用是一个重点环节。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旨在让学生把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逐渐上升到基本概念、公式、图像和规律,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过程只有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本人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和运用才能完成。我们应严格要求学生做练习时认真审题,写出解题思路,运用概念、公式和规律列出式子,让大家在纠错中充实自己,提高能力。鼓励学生推广他们的经验,使大家阅读得更主动、更有收获。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也是新课改下每一个高中物理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过渡性做法,当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之后,就要放手让学生阅读,转化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真正解放思想,放心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