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2-04-29 00:06:56曹红梅
成才之路 2012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学习动机创设

曹红梅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挖掘数学学科的魅力,设计出让学生置身其中的数学程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其中的奥秘。

一、关爱与鼓励树立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学习的兴趣是鼓励得到的。教师的激励、期待、关爱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走向成功。

兴趣能促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的认识,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对既有知识的掌握,更要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创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

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参与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问,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矛盾及认知冲突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就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

这是保证创造性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为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标新立异。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四、学会创设问题情境,搞好启发式教学

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要求,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结构,把握新旧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和智能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按照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学生数学思维规律,从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地安排内容。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可通过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又可以作业的方式提出;既可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从学生的日常经验中引进。

五、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总之,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内在动力。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主动地探求知识,研究规律,把握方法,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要让初中生学好数学,教师就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

(唐山市第十六中学)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学习动机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作用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38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定方式探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
知识窗(2009年1期)2009-09-24 0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