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态度及引导

2012-04-29 22:57:24吴宗宅胡若静
群文天地 2012年13期
关键词:引导态度大学生

吴宗宅 胡若静

摘要:网络的迅速发展,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网络群体性事件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受到很大的冲击,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对网络事件的态度及引导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态度;引导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概概述

网络事件的具体的含义,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讨论网络事件之前,有必要对事件做一个概念上的解释,事件一般是指社会上已经发生的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产生了影响相当大的事情。它的发生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可能来源于经济领域,或者政治领域,或者军事领域,或者生活领域。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能导致事件的发生,自然界的突然变化等也可能导致事件的发生。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特定或不特定的人聚合形成的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给社会造成不好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有的是为了表达诉求和主张,有的是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有的是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此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比如“千人跪倒市长事件”、“瓮安事件”、“石首事件”都是群体性事件。

当这些网络群体性事件在各大网站出现时,大家看到这些事件的时候一般都很惊讶和好奇,有的学生看到后感叹当地出现冤情了,有的学生认为官员不为老百姓谋事了,更有甚者就有点幸灾乐祸的感受了,由于网络上的感性认识比较多,而处在纯真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主观因素又比较浓厚,加上对现实当中所谓的人情世故不满,比如:就业难、看病难等现象,对贫富差距不满等,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对现实不满和失望,悲观情绪藏在内心当中,由于对现实的气愤就容易片面的思考问题,往往针对一小部分黑暗事件否定整个社会现象。

二、大学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态度

在对大学生进行关于网络事件的信任程度进行单独调查时,发现大学生认为“完全可信”和“基本可信”的比例分别为1.9%、31%,大部分人(67%)认为部分可信,而有3%的大学生则认为“不可信”。所以可以得出,大学生对待网络事件的一种态度是“围观”。围观,即网络新兴的用语,在微薄和论坛中经常出现。若某人的行为非常醒目就有可能招致围观,围观通常也能表达出一个具体的人群对特定的某一人、一群人或者某种特定事物的态度。比如:某某街头当地小贩与城管发生争执,从而引发数千人围观,一度导致公路交通严重堵塞。围观,在微博里就是关注的意思,一说到说某位电影演员被围观,就是说他的粉丝很多,很多人关注他。例如:大家都来“围观”周杰伦,这里的围观是关注的意思。另外围观还有:“与我无关,只是看看而已”的意思。在论坛中、聊天时、BBS当中经常出现,例如:围观某人,围观楼主。

围观者所具有的心理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好奇心理,即当一个人在新鲜的事物面前,或在新的外界条件下对新事物产生的倾向性。

第二,从众心理,即指一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时,在判断、认识上表现出倾向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第三,漠视即冷淡地对待,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放在心上。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事件的具体措施

1、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信息环境

200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南海举办的法制讲座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基于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特点,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一般有说服教育和议程设置两种方式。说服是通过传递视听信息有意识地对接受者的行为施加影响,按信息发出者的要求使对象自愿地改变态度或行为。在传播学中,议程设置理念实际涉及的问题是,传播如何围绕特定的目的设置议程,使之达到影响社会、影响公共舆论的效果,他是传者和受者之间相互牵动,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从目前各高校网站建设的具体实践来看,网站阵地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主体网站的建设,主要包括高校的中、英文门户网站(俗称主页),学院(系)、职能部处、直属单位、产业集团等单位网站,招生、对外交流等专门网站;其次,是彩色网站的建设,主要包括党性教育、励志教育、政治理论学习等红色网站,学生社团、学生组织等橙色网站,学生事务、学生就业、学生服务等绿色网站;再次,是专题网站的建设,主要包括学校重大事件(如党代会、校庆、文化建设等)网站,国家重大事件(如十七大、抗震救灾、奥运会等)网站,学校重大举措和工作(如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网站。同时网络阵地建设的与时俱进也是关键点之一。当今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且其年轻时尚的总体心态使得他们对过于陈旧的事物有排斥的心理。所以我们的网络阵地建设一定要切合大学生们的主要兴趣点,从新兴事物中找到切入点。例如:开心网、人人网、校内网、微博等,做到“无孔不入”。

2、合理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事件互动

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和网络的优势,为舆论监督创造自由空间和宽松氛围,构建一个灵活互动、多层次开放型、自下而上、批评和谏言献策相融合的媒体舆论监督的全新机制;另一方面,高校需要本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宗旨,培育意见领袖、强化网络把关,积极分散、转移大学生非理性网络事件互动行为,提供理性、权威指导,从而合理地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事件互动。

(作者单位:保定学院)

猜你喜欢
引导态度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态度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8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32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19:28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2:51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