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受骗记

2012-04-29 00:44黾子
新天地 2012年12期
关键词:银行职员公证处身份证

黾子

一个老朋友到家里来看望我,还未及向我寒暄,我就伸出双臂紧紧地拥抱住她:“你可不知道,我昨天差点让电话诈骗骗光所有的财产,我真是老糊涂了吗?”说着说着,我的眼泪控制不住洒落下来,像一个委屈的孩子一样……

那是下午两点钟左右,寂静的家中突然响起了电话铃声,话筒里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你叫李××吗?你有封紧急挂号邮件在我们这里,请带上身份证来取。”我问是从哪里寄来的,对方语气严肃地说:“上海市黄浦区法院,你涉嫌一起案子。”“不可能!我一个老太婆成天待在家里,从不与外面不相识的人搭讪。”

“这里确实有你与他们签的合约,你的身份证号码是……”

“是呀。”我心里有些紧张害怕——是否有人在冒充自己的姓名、身份证作案呢?于是我一再申说自己是个绝对守法的良民,不仅不干违法事,还做善事呢——资助一个贫困生上学。

“但是这里的所有资料对你很不利啊,鉴于你年事已高,我们请示总部再作详细调查,现在你千万不要挂断电话!”

我清楚地听到电话里的对话:“喂,你是总部×处长吗……”

“李××,现在我们要开始录音了,你一定要老实交代,配合我们。”我连声说“是!”老老实实地回答了“处长”提出的问话:职业、文化程度、工资收入,以及现有的存款,甚至还一一报出每一张存单的日期、数额。

“银行要冻结你的资金!”

一听此言,我急得六神无主:“那我靠什么生活呀?”

“你不要急,我们再请示公证处为你作担保,不过,你一定要积极配合!你准备好纸笔,千万别挂电话。”“喂,公证处×处长吗?现在开始录音……”我被对方的认真负责感动了。

“李××,现在你赶快带着存款单,工资卡将所有钱款汇到北京一个叫×××,账号×××××,千万别向银行透露消息,因为银行也有人参与了犯罪团伙。”

我吃力地记下了这一长串的数字,紧张恐惧地走进银行,当我递上身份证,正欲填写汇款单时,突然脑海中数十年以来形成的固有的一种思维模式:付款必须要有凭证,我是老财会干部啊。我对柜员说,请稍等一会儿,便直奔大门外,拨打女儿的电话,但我紧张得手指哆哆嗦嗦,怎么也打不通。正在这万分焦虑之时,我身旁已站了两位银行职员,他们友善地问:“你要办什么业务?你是我们的老客户,有什么事与我们讲讲。”“不能说,不能说的,他们叫我要保密!”我戒备地望着他们,一位我很熟悉的银行职员主动走过来告诉我,上午刚有一位老先生遭遇了电话诈骗……几个银行职工一番解说,让我也省悟过来。

我一直自认为是个头脑清晰、独立自主、能力较强的人,经常看报读书,总是外出旅游,还上网浏览新闻,可谓见多识广。那么,为什么我还会步入电话诈骗的简单陷阱呢?其实,我的坚强自立很大程度上是自尊心的驱使。我有3个子女,两个子女在国外定居,留在国内的女儿与我关系不睦、话不投机,她很少看望我,我也不理她。我时常感到孤独寂寞,有时也没有安全感。平常警方宣传的防范诈骗内容很多,我看到听到这样的新闻总是一笑而过,没有做到入脑入心。如今事到临头,我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如果我多想想,多跟周边的人聊一聊,互相提醒,可能就不会这样手足无措。

反思自己受骗的经历,我想,也许到了放下面子主动和三女儿修好的时候了,“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母女之间哪有隔夜仇。如果受骗之后能重拾天伦之乐,也算是坏事变好事了。

(责编:孙展)

猜你喜欢
银行职员公证处身份证
都有身份证
辣椒也有身份证
趣说古人的“身份证”
智慧小故事
泰达公证处进驻滨海新区第二届房交会服务市民
股市不能“咸鱼翻身”贪挪陷入更深漩涡
银行职员职业倦怠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身份证里的“X”是什么意思
六旬环卫工人去银行讨水喝遭拒
父母离世找人假冒公证只为独吞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