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蓉
摘要:和谐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相互影响而成为的一个整体。建设和谐大学文化,必须继承弘扬优秀中华文明、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通过打造坚实的文化阵地、培育优良的文化风气、繁荣文化组织、优化文化环境来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发挥大学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文化;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71-0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大学的建设,和谐大学的建设要靠和谐大学文化的支撑。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用和谐的人文精神培育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是社会赋予大学的光荣使命。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发挥引领作用。
一、和谐大学文化的内容
1.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物质文化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设置的物质条件的总称,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它既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仅是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而且它还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高水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厚和善于治学育人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和校园网,是构成和谐大学物质文化的基本要件。
2.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精神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实现教育目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存在于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社会态度、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大学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大学精神之中,是大学文化的灵魂。科学的大学精神是建立在对文化传统、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在当代,科学和谐的大学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3.大学制度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是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人际关系的准则,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和谐的文化依赖于建立和谐的制度。没有制度的和谐,就不可能做到文化和谐、社会和谐。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手段,大学的招生、就业、学籍、教学、考试、人才评价等制度,具有重要的教育感化和强制规范功能,在对人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导向,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形成方面,起着管理育人的作用。
4.大学环境文化。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供给师生学习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统一。和谐的学校环境不仅是师生赖以学习生活的条件,而且是陶冶师生情操的隐性课程。风景如画的校园、高尚的人文精神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起着潜移默化地熏陶人、教化人的作用。
和谐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成为的一个整体。构建和谐的大学文化,就应当以大学人为主体,以知识及学科专业为基础,努力提升大学文化底蕴的水平和品位,将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二、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原则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大学的兴衰紧密相关。国家的兴旺离不开“软实力”的支撑,“软实力”的核心和重点就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即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之中的大学文化。因此,建设和谐大学文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大学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学文化是高层次的文化,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因此,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先进性要求,要弘扬主旋律,与社会主流文化相一致,代表先进的社会价值观,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倡导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有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使大学真正成为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也只有如此,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大学文化建设要继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明。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大学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就越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应当把继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明作为根本,在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中将中华文明注重人格、伦理、和谐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并从继承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养分,为新时代的大学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不断赋予其新的色彩,以满足时代条件下精神文化发展的要求。
3.大学文化建设要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和创造的先进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作为正在走向世界、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重任的中国大学,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具有一种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广阔视野,努力探求大学文化在东西方文化、本土与外来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交汇点的正确位置,自觉地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做到继承传统而不保守、与时俱进而不猎奇、视野开阔而不媚外,成为发展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三、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
大学要求生存,求发展,成为发展人类、特别是发展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承担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建设和谐的大学文化。
1.打造坚实的文化阵地。大学学科专业与教学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主阵地。要全面落实先进文化成果、文化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就必须加强学科专业与课程教学建设,突出大学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重视教师队伍的培训,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教学水平,切实发挥好学科专业建设,尤其是高校“两课”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阵地作用,打造坚实的教学文化阵地。此外,大学校内宣传媒体是引领舆论、集中思想、发展文化的重要阵地,要维护我们的文化利益,确保我们的文化安全,就要切实抓好校报、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建设,提高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用优秀文化占领网络媒体,打造坚实的宣传文化阵地,不断提高大学文化建设水平。
2.培育优良的文化风气。优良的校园文化风气,会直接影响每个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甚至会成为一种动力,激励学校的每一个人。因此,首先,要努力培育严谨治学、大度包容的学术风气,使大学校园成为富于自由精神的学术殿堂,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为学术大师的涌现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大力培育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让学生树立以学习知识、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再次,要努力培育规范有序、文明健康的生活风气,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使师生自然和谐地融入校园生活,让自己的文明举止和积极状态都成为积极的教育因素;最后,要努力培育以人为本、科学规范的管理风气,构建一个机构设置合理、权责明确、规章健全、管理高效、既体现人文关怀又体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生态,既满足人的要求,又与自然规律相和谐一致,既有浓厚的人文关怀,也有规范的秩序,能激发师生全身心投入工作学习并主动关心学校发展,自觉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3.大力繁荣文化组织。大学校园里的院系、学生班级、宿舍、学生社团等组织,是广大师生参与和推动文化建设的依托,在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积极促进这些文化组织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发挥其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首先,要重视和加强院系特色文化的培育工作,依托院系文化风采竞展,形成院系的文化特色,创出院系的文化品牌;其次,要加强班级和宿舍文化建设,支持班级和宿舍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及文化活动,通过评选优秀班集体、星级寝室以及开展宿舍团建、党建工作等,营造团结和谐、创新进取的班级和宿舍文化氛围;最后,要加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注重社团管理,加强组织领导,指导社团开展品位高雅、健康有益的社团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4. 积极优化文化环境。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校园环境及其中蕴涵的人文气息,是无声的育人载体,对陶冶师生情操、启迪智慧、积淀高雅的校园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当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一方面要加强校园硬环境建设,完善有关硬件设施,如修建学生课外文化科技活动场馆、建设一流的校园网络交流平台、提供优质的图书馆服务及设施、创建优美的校园及宿舍环境、修建标志性的校园建筑并命名等,充分赋予校园内包括楼堂馆所、花草树木等在内的建筑、设施和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塑造一个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人文与自然和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现代化大学校园,为广大师生提供舒适、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校园软环境建设,大力倡导和创造有利于师生平等、自由交流的机会,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科学手段来“经营”好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创造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活动项目,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大学校园时时展现出现代大学的科学、文明与进步,成为师生迸发新思想的“畅想园”和塑造青年学子健康人格的乐园,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大学文化建设理应走在全社会前列,奋发进取,不懈探索,在和谐大学文化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2]郭建宁.关于当前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的若干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2,(4).
[3]李文.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9,(12).
[4]郑湘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J].企业家天地,2011,(3).
[5]何旭娟,王辉.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2).[责任编辑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