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雁丹
摘 要:本文就《双城记》中人物角色所表现出来的革命性与仁爱和利他精神作探析,从而剖析小说所表现的主题价值意义。这种仁爱精神是阶级社会斗争中人道主义的升华。分析这样的精神有助于拓宽阅读理解视野,有助于理解用仁爱和宽恕的精神来化解仇恨、改变那些被扭曲的心灵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狄更斯 小说《双城记》 仁爱精神
狄更斯的著名小说《双城记》以批判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刻画了法英两国尤其是巴黎和伦敦两座城市尖锐的阶级对立和激烈的阶级斗争场景。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分析各种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尤其阐述了革命背景下人物的革命的合理性与复仇的疯狂性,大力倡导用仁爱和宽恕的精神来化解仇恨,改变那些被扭曲的心灵。这样的仁爱精神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应有之义。
1.革命中的人性,缺少应有博爱之意
狄更斯在创作《双城记》时受卡莱尔的影响,在表现思想意图上与其相似,小说中反映的历史进程和历史事件大多出自卡莱尔的《法兰西革命》。狄更斯虽然看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黑暗社会的弊端所在,但中产阶级立场和人道主义思想素养决定了他仅仅提倡积极的社会改良而不是激烈的阶级斗争和革命。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使得广大中产阶级颇为担心,通过诸多著述揭露和抨击种种社会弊端,旨在提醒人们:社会文明不是仅仅表现在所谓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中,这样的表面现象往往是封建统治崩溃前的回光返照,告诫统治者应该正视现实、积极改革;如果听任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就会觉醒,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实行报复。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狄更斯满怀同情地描写了法国平民的悲惨遭遇,同时也揭露和鞭策了那些所谓贵族的虚伪和荒淫无耻,通过围绕贵族阶级与下层人们的对比证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定有反抗,一旦被压迫者心中的愤怒被激发,就必将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场革命。作者通过描写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贵族的残暴和凶残与以德伐日太太一家为代表的平民悲惨生活来深入阐述阶级矛盾激化的根源。狄更斯无疑希望法国大革命能够推翻黑暗的社会,打破不平等的社会秩序,但在肯定之余,他又有所察觉,法国革命所表现出的所谓民主精神并未兑现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诺言,这与革命者们所要的理想不能完全相符。同时,狄更斯犹如高尔基《海燕》中的海鸟一般,担心革命让他们失去目前所享有的一切,在他看来革命群众的盲目的、无理智型的破坏,定然使国家陷入混乱;杀戮只能是怨恨的轮回,只能使社会陷入倒退,只有在真正广泛博爱基础上的温和革命才是作者所希望的。
2.复仇中的人物,未能形成真正仁爱
梁实秋先生认为,狄更斯不想仇仇相报无有已时,只有仁爱的心才能避免浩劫。《双城记》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贵族统治阶级与以德伐日太太为代表的被统治阶级彼此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这样的深仇大恨,使得德伐日太太成为一个复仇者的典型。不过,当复仇丧失理性而成为盲目、偏狭、疯狂的报复时,当德伐日太太成为一名苦苦追索的复仇者和野蛮疯狂的嗜杀者时,作家的感情就由同情肯定变为怀疑否定。狄更斯认为“德伐日太太自幼受到郁结的受害感和不共戴天的阶级仇恨的影响”使得人道主义精神滑入了深渊。这样的复仇仅是初级意义上的仁爱,与倡导的所谓博爱相差甚远。
正是在这样的疯狂压迫和疯狂复仇的两极对立中,狄更斯发现任何复仇都是一种狭隘式报复,反映了冲动是魔鬼。从这些残酷的压迫制造罪恶、摧残人性中,狄更斯通过反思认为,主张以人道式仁爱化解矛盾冲突,坚决反对革命激进主义具有血腥的复仇性革命,认为那样并不能真正解决社会深层问题,而只会造成社会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这样的激发,不仅容易使人们之间的价值观念和灵魂受到扭曲,而且容易产生一种因果轮回的复仇,缺少起码的仁爱之德。从德伐日太太的形象中,我们可看出,作者对阶级斗争进行了深入思考,发现其中之弊端,对反复式的斗争的忧心忡忡和处处有仁爱的向往。
3.希望中的角色,倡导仁爱永存世间
狄更斯看到了各种人物在仁爱中所表现出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寄希望于一种信仰,主要体现在一定的基督教义之中。这与宗教中的“忍受苦难,以爱感化人”相一致。这样的用意,无疑是作者对仁爱的全部和最终解释。
我们以人道主义的眼光審视该部小说时,不得不从《新约·约翰福音》中的一段话:“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来挖掘其中的价值内涵。那就是:书里有上帝的真理,更能表达那个时代的良知。路茜、梅尼特医生、代尔那和卡尔登等人道主义的理想人物集中体现了一种仁爱之魂。尤其是卡尔登简直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无条件地实践着“我愿意为你和你所爱的人而做出一切牺牲”的诺言,自己却成了断头台上的替罪羊。作者用意至此很明显:用仁爱感化愤怒中的人们,应该是世间永恒的主题。
综上所述,用仁爱来化解仇恨,感染复仇中的人们,感化人、教育人、引导人应该是狄更斯对小说人物深刻剖析的用意。这样的仁爱尽管不是当时缓和阶级矛盾的有效办法,但对于人性内在美好的挖掘和赞美则是作者的用意所在,对于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突出个体内在和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英国资产阶级[A].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2卷)[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周俊涛,刘彦哲.浅析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精神[J].时代文学,2008,(05).
[3]李佳.以大爱的精神重新审视《双城记》[J].时代报告,2011,(08).
[4]贺润东.卡顿的救赎——《双城记》中博爱精神的体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5]周慧梅.略论《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