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细明 王刚
摘要资源梯次循环利用是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和目标。武汉市目前资源循环利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对资源梯次循环利用如何进行综合评价还在探索之中。本文从理论依据、指标体系建构、具体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并从实证的角度加以论证,既为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又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两型社会”资源梯次循环利用综合评价评价指标
1 “两型社会” 资源梯次循环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1 构建“两型社会” 资源梯次循环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1)循环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的开环式经济系统:由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排放的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是一个由资源到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系统。它要求生产企业在生产(资源投入)和销售(产品消费)过程中,将人、本行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所使用的自然资源高度协调起来,不断提高企业利用资源的效率,实现最终废物排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达到“零排放”的最终目标,使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和谐循环。循环经济的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其核心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提出的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的3R原则。减量化原则,是指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使用流量,高效率的利用资源,从而预防和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再使用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资源和物品要做到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避免过早地使它成为废弃物;再循环原则,是指充分利用废弃物,将其再次变成资源加以利用,减少最终废弃物的处理量。如今再加上再思考(Rethink)原则,形成了新的4R原则。因此,“两型社会” 资源梯次循环利用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源开采环节中资源的综合开发以及回收利用情况;二是废弃物产生环节中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回收情况;三是资源消耗环节中的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四是社会消费环节中的绿色消费的实施情况。
(2)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指在满足当代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各种需求能力的发展方式,它的目标是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社会和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同时还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包括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内容,只有它们三者之间协调统一,最终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在数量上的增长,更要追求经济在质量上的发展,改变过去那些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以提高社会活动中的经济效益、节约资源并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发展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要节约开采使用资源、合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大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原则和方法都适合于“两型社会” 资源梯次循环利用的社会实践。
1.2 “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再根据上述理论和资源梯次循环利用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可以确定下述三级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两型社会” 资源梯次循环利用综合评价指标的内容。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资源梯次循环利用综合评价层;第二层为子目标层,其中又包含了五项能够衡量资源梯次循环利用综合发展情况的状态和特征指标——利用深度、利用效率、废物排放、科技创新和协作程度,这五项指标是评估的核心,属于高度概括化的二级指标;第三层有二十一个指标,每个指标隶属于一个子目标层,它们构成了指标体系的最底层,是对子目标层的具体细化(见表1)。
2 “两型社会”的评价方法
2.1 多指标评价法
多指标评价法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被评价事物一个整体评价的方法系统。采用多指标评价方法,要将一系列指标分为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两大类。主要指标是指能够反映被评价事物的权重比比较大的一二级指标。辅助指标是主要指标的补充,当主要指标还不能充分说明被评价事物时,辅助指标可用来做进一步评价。多指标评价法在不同被评价事物间进行比较时会产生困难,它只能教全面反映某一个被评价事物的具体状况,如此就不利于被评价事物作时间和空间上的整体对比。基于此,在多指标评价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它是把多个反映被评价事物的指标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能反映被评价事物整体情况的综合指标。从最近的研究实践来看,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主要有三类方法:第一种是使用一般数学方法的常规方法;第二种是模糊数学方法;第三种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过程一般包括七个基本步骤:(1)首先是选取和被评价事物相关的评价指标,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2)其次再根据被评价事物的实际情况,选定所用的无量纲化及合成公式;(3)随后根据选择的无量纲化方法确定所选取指标的有关参数(如满意值、不允许值、极大值、极小值等);(4)然后确定每个指标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数;(5)紧接着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值(即无量纲化);(6)再将各指标评价值合成(即加权平均),以得出综合评价值;(7)最后依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对各被评价对象排序。
2.2 评分评价法
评分评价法是将各被评价事物的有关评价指标,按其重要程度进行鉴定,给予一定的比重分值,并确定各被评价事物对其各类指标的满足程度,确定分值,经过数学运算进行综合,得出被评价事物总的评分值。它又包含加数和法及名次计分法两种评分方法。
(1)加数和法。它是将对被评价事物的评价指标根据重要性分成等级,每个等级给定标准分(由评价人员决定),然后,对各被评价事物的得分相加,从而得出被评价事物的分值排序。
(2)名次计分法。它是根据重要性将对被评价事物的评价指标排出顺序,然后按单项指标数值的优劣排出个被评价事物的名次,并确定各单项指标各名次的相应分值,将各被评价事物得分相加,最终得出被评价事物的分值排序。
3 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了2008年武汉市统计局发布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部分指标数据对武汉市“两型社会”资源梯次循环利用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3.1 用评分评价法进行实证分析
(1)权重的确定:本文采用AHP(主观赋权法)和因子分析法中的特征值贡献(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立不同层次指标的权重。对于子目标层的5个指标采用AHP法,而指标层的21个指标则采用特征值贡献法。最终选定权重方案如表2中所示。
(2)根据评分评价法的加数和法的定义及相关数据,可以得出如下数据。
3.2 对用评分评价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2008年武汉市“两型社会” 资源梯次循环利用的整体结果不尽如人意,综合评分刚刚六十。其中在资源梯次循环利用的深度,利用效率,废物排放和企业之间的协作程度四个核心指标的得分上,明显达不到中等水平,同时也指明了武汉市在资源梯次循环利用的未来努力方向和需要迫切解决的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