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静
【摘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后,全国各类媒体关于社会工作的新闻报道猛然增多,形成了一股报道社工、宣传社工的热潮。这轮社工新闻热呈现出不少新特点,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我们经过认真分析,提出了一些适用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建设一支专业性比较强的记者队伍、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普及宣传与价值引导并重。
【关键词】社会工作;新闻报道;改进建议
2011年10月,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中央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门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意见》发布后,全国各类媒体关于社会工作的新闻报道猛然增多,形成了一股报道社工、宣传社工的热潮,这也是国内新闻界密集关注社会工作的第一轮“冲击波”。因此,对这轮社工新闻热进行剖析,会对以后的社工新闻报道有所助益。
我们选取了全国50种报刊作为分析对象,这50种报刊主要是各级党报、都市报、晚报以及新闻周刊,但不包括作为社会工作新闻报道主阵地的“一报两刊”,即《中国社会报》和《中国社会工作》(北京)、《社会工作》(南昌)。通过对这50种报刊在2011年11月10日至2012年1月5日期间刊载的有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我们归纳出了当前社工新闻报道的几个特点以及诸多方面的不足之处,并试着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对处于重新起步阶段的中国社会工作事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前社工新闻报道的特点
规模空前,新闻选题的角度各有特色。由于《意见》的发布是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社会工作专业以来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所以各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在国内的新闻媒体上,如此大规模地对社会工作进行采访报道和深入挖掘,这还是第一次。
除去规模上的庞大以外,新闻选题的角度也各有特色,充分体现出媒体人的职业敏感度。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这样几篇:(1)《社工:职业好人,草色渐浓春意深》(2011年12月19日《江西日报》),是从社工的职业特征和发展前景方面着眼的,题目也起得很有诗意,凸显了社工职业的勃勃生机。(2)《社工就像撒在社区的一粒种子》(2011年12月30日《齐鲁晚报》),从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视角落笔,揭示了社工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种子”的提法颇有深意。(3)《考了社工证 月薪四千六》(2011年12月12日《广州日报》),标题甚是引人注目,直接以经济上的诱惑力来谈社工职业的美好前程,附带传递给人们的信息是做社工要考证。社工纳入专业技术职称系列是在2008年,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发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为标准,这则报道系以此项规定为基准。(4)《持证在惠做社工就可入户》(2012年1月4日《惠州日报》),与前一篇有异曲同工之妙,系从激励机制方面做文章。
南北报刊的侧重点不同,内容差异大。通过内容分析,我们发现,南北报刊对社会工作的报道差异很大,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一般说来,广东、上海等地的报道偏重于深层挖掘,而北方报刊(包括中央级新闻媒体)则侧重于对社会工作的宣传和介绍。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南北方社会工作发展水平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上海、深圳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早,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可供挖掘的素材不仅数量大,而且可供选择的角度也相对多一些。但是也有一些例外,如《瞭望新闻周刊》2011年12月第1期的报道就很有深度,《深圳:社工在民间》这样一个标题,里面的内容更显出不凡:“社工如今已是深圳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但在几年前的深圳,目前全国其他许多地方,都还只是一个人们不太熟悉的名词。”这段话一针见血,道出了该刊能够抓住社工职业核心的秘密,因为它有足够的优势接触到最前沿的东西。
介绍一般知识的报道占比大。综观这50种报刊的社工新闻,多属于介绍社工职业的特点以及最普通的社工专业知识。这样一种格局,对于普及社工知识和职业理念非常必要,而且在《意见》下发不久就形成了新闻报道的热潮,很好地助推了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进程。
当前社工新闻报道的不足
虽然各媒体掀起了一股社工新闻报道的热潮,但其中隐含的问题也不少,甚至涉及因专业知识匮乏而造成传播错误的不良影响。对于这些不足之处,我们归纳如下:
内容雷同的多,有创意的少。可能是因为在许多人的眼里,社会工作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对其不够了解的缘故,有关社会工作的新闻报道在内容上雷同的现象特别严重。不需要怎么进行内容分析,标题上的趋同就能反映出内容上的雷同:《社工:一个缺乏认同的“早产儿”》(2011年11月14日《工人日报》)、《他们叫社工 他们在行动》(2011年11月20日《江淮晨报》)、《职业化社工蹒跚走来》(2011年11月23日《大庆日报》)等。大家都在从社工职业的新兴方面做文章,却缺乏创意,只是一味地重复着对社工职业重要性的阐述和该职业社会认同感不强的论调,读者的感觉会怎样呢?这是需要进行认真反思的问题。
偏重于一般介绍的多,深层挖掘的少。前面说过,南北报刊对社会工作的报道差异很大,侧重点各有不同,这是从地区差异角度讲的。而除去广东、上海等地的媒体之外,全国多数媒体的社工新闻报道多偏重于一般介绍,极少进行深层挖掘。事实上,就是社工刚刚起步的地区,也不是完全没有素材可挖,问题的关键是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浅尝辄止是新闻报道的一道“软肋”,借助于宏大而深厚的背景材料才会引起人们的共鸣。
业内专家选择有偏差,制约着报道的影响力。在社工新闻报道中,引用业内专家的发言或评论是很普遍的现象,因为这样做可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国内恢复得较晚,各地发展不平衡,对于业内专家的选择就至关重要。如果专家的选择不够严格,发表出来的言论不足以说明事理,反而可能会造成相反的后果,或者最低也要影响读者的判断力。以《燕赵都市报》的报道《社工:一个社会需求庞大却鲜人问津的新兴行业》为例来说,该文共采访了3位一线社工和1位大学教师,这3位社工分别来自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新华区儿童保护办公室和邢台市祥和社工服务中心,分属于不同类型的社会工作机构,体制内和体制外并存,但文中并没有加以仔细区分。那名新华区儿童保护办公室的社工是项目社工,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体系与网络建设”石家庄项目点的聘用社工,项目结束,他就得离开新华区儿童保护办公室。报道中说:“项目一结束,他就‘失业了。”[1]在宣传社工职业价值的专文中,出现如此负面的论调,肯定会影响到社会公众对社工职业的认同和评价。那位教师来自于石家庄学院,她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论述尚算公允,可学校地位使得她的评论大打折扣,因为河北省社会工作专业的龙头老大在河北大学,并且河北大学社会学系还是河北省唯一的MSW(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予单位。如果加入一位河北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的发言,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在资讯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负责采访的新闻工作者完全有能力寻找到最佳的权威人士,让他们以最权威的言论来评述社工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权威专家才会给出最权威的资讯和意见,其社会影响力也要高得多。
知识性错误屡有出现,误导公众。当前社工新闻报道中还有一个极为突出的“漏洞”,这就是知识性错误出现的频率较高。最明显的一个知识性错误是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出现时间的误读,大多数报道都强调,社会工作引入中国的时间很短,只有不到20多年的时间。确实,从1988年北京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算起,真的只有20多年的时间。如果从上海第一家专业意义上的社工机构说起,还不到10年的时间,历史短暂确是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弱项。但这是一个严重的史实错误,专业社会工作在西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进入我国的时间也已将近100年了。有学者对此做过深入研究,并指出从西方舶来的第一家社会工作机构是北京社会实进会,成立于1912年。[2]
那么,如何表述20多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呢?理论界公认的提法是,社会工作在中国恢复重建已有20多年的时间,所以报道中不能说社会工作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另外,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尽管其特点是“助人自助”,但是从事这种职业的人需要提供职业服务来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因而社会工作者不是“雷锋”。只有澄清这些模糊的认识,新闻工作者在进行相关采访、报道时才不会犯知识性错误,也才能传递给读者准确的消息。
建 议
针对当前社工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做了一些初步分析。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适用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供今后改进工作之参考。
需要建设一支专业性比较强的记者队伍。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其工作方法和技巧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获得的,故而才规定了职业准入和资格考试制度。新闻记者在初次接触到这一陌生的专业领域时,首先要尽力学习一些该领域的专业知识,熟悉哪怕是一小部分专业术语,以便在采访加工过程中有所依凭。从长期看,需要建设一支专业性比较强的记者队伍,具备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并在社工实务界和理论界建立起广泛的人脉关系,才会推动社工新闻报道向纵深发展。
深入挖掘本地特色,避免与其他报刊的雷同化。社会工作起初是“舶来品”,却需要本土化,即以当时当地的情境为依托,结合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开展工作。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指出:“社会工作是以文化为基底的,任何社会工作都必须充分顾及具体服务情境下的文化要素的影响。”[3]深圳和上海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明显不同,就是因为两地的地缘优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新闻工作者必须注意到这些不同之处,才有可能做出适合本地实际的社工新闻报道。当前社工新闻报道的雷同化,恰恰是因为未能注意到本地的实际情况,加上漫无目的地抄袭他人的思路,导致难有创新性的报道出现。摆脱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必须加强对本地社会工作发展状况及发展路径的了解,把握本地社会工作发展的独特之处。
普及宣传与价值引导并重,助力本地社会工作的发展。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社会功用,是助力本地某项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在社会工作被纳入各级党和政府重要工作任务之一的今天,新闻工作者要有超前意识,既要做好宣传普及社会工作理念的工作,又要引导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社会工作的最新进展,搭建起沟通政府与民众的桥梁,推动本地社会工作的发展。为此,新闻工作者必须理解社会工作的职业范围,以《意见》界定的口径为基准,找好以后采访报道的着力点。《意见》列举了16个领域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覆盖范围,即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这些领域是从事社工新闻报道的记者必须熟悉的,对其业务范围和工作特点要有所了解,而在报道过程中,除了紧密关注社工的职业价值以外,还要多方面揭示社工“助人自助”的技术方法和细节,以期引导社会公众和政府官员对社工“兴奋点”的聚焦和转移。
参考文献:
[1]康英.社工:一个社会需求庞大却鲜人问津的新兴行业[N].燕赵都市报,2011-11-17.
[2]彭秀良.守望与开新: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5.
[3]王思斌.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方向及特点[J].中国社会工作,2011(11中).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