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科学36讲

2012-04-29 00:44刘奎林
成才之路 2012年13期
关键词:独创性弗洛伊德潜意识

刘奎林

第十三讲 灵感思维

“灵感”一词渊源于古希腊文。从那时算起,这个概念已经沿用两千多年了。时至今日,不管人们对它们曾做过怎样的解释,它都以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因素,理所当然地凝结在科学大厦的每一块玉石之中。自古以来的诗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们,每当回首科学发明创造的成功或从事各项伟大社会实践获得胜利而激动时,都不免要用最美好的词汇对“灵感”大加赞赏一番。

一、灵感思维的本质

灵感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非线性规律的一种反映形式。新的灵感理论强调灵感的发生有一个过程,虽不在显意识,但却在显意识指导下,酝酿于潜意识,当酝酿成熟,偶遇相关诱因,便突现于显意识,成为灵感。

以往,在东西方都曾有人试图从潜意识入手揭示灵感之谜,但到头来又都陷入了神秘主义的泥潭。总结他们半途而废的经验教训,集中到一点就在于他们仍恪守弗洛伊德依据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所定义的潜意识概念。这种缺乏科学实验的经验性概念,必然内含着主观、片面和非科学性因素。

1980年4月在美国《今日心理学》刊登了关于“无意识”的闪现一文。该文报道了关于脑对于阈下的各种不同的潜意识信息的电反应(诱发电位)的测定。实验证明:人脑的潜意识的思想和情绪相当活跃。因此,在科学证明潜意识存在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脑科学、神经心理学、现代系统科学等研究成果,有必要对潜意识概念重新界定,以修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作为一种未被直接察觉到的意识,同显意识一样贯穿于人类意识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始终,并以集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于一体的特殊反映方式,参与大脑整体思维功能的实现。

以往,虽有不少潜意识之说,但大都拘泥于心理学的“本能论”“泛性论”和“非理性主义”范畴,造成了潜意识研究的种种困惑。

二、灵感思维的特征

1.突发性特征

灵感思维的突发性特征,就是指有意寻觅灵感者虽幽思苦索,但也无法预计灵感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受何种诱因制导便不期而至的特征。凡因灵感突如其来而获得创造成功者都体会到,在出其不意的刹那间,如散步、闲谈、赏花、观光……一旦触景生情产生灵感,便使冥思苦想的问题突然得到相对应的客观规律。作为人脑反映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规律的灵感思维形式的确立,则从现代非线性科学高度进一步印证并丰富了恩格斯关于“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世界遵循同一规律”的科学论断。

2.瞬息性特征

在中国文化中有关描述灵感突发后时空短暂,如同“冥漠恍惚之境”的用语颇为丰富,像陆机的“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苏轼所说的“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矣”,以及刘欣大所形容的“灵感:思维莽原上的昙花”等。这一切都是有创作经验者对灵感这种突如其来、转瞬即逝、不由自主的灵感发生的瞬息性特征的真实写照。

灵感思维的瞬息性特征,就是指经过潜意识酝酿成熟而涌现显意识的灵感突发后,不仅宛若神助,而且停留时空短暂,稍纵即逝,非人力所留的特征。灵感迸发于情绪激昂、大脑高度紧张的一刹儿间,犹如闪烁的流星划破寂静的夜空一样,给百思不得其解的思维难题带来一线曙光。

灵感的孕育是在潜意识活动中进行的,自然为人们所意识不到。当它孕育成熟而涌现显意识之后,停留时间又十分短促。对于这种不仅不期而至,而且又转瞬即逝的灵感现象,无论是文学创作家还是科学家们都有过精彩的描述。

3.独创性特征

灵感思维的独创性特征,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中,由于灵感以其巨大的、高效的、闪电式的潜能融进,一瞬间使高度激发的头脑呈现出“万涂竞萌”“万家冥会”“万虑一交”状态,从而实现“信手拈来,悉成妙谛”,这便是灵感思维的独创性特征。

应该说,人的创造性是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的。凡首次发现独特的事物,或提出前人所未提及过的事物,都应视为创造,用于思维领域,可叫思维的创造性。但是,一经有灵感参与的思维创造活动,就别有特色,其表现就在于创造过程不为创造主体所知晓,而且创新的结果又不同凡俗。为此,我们把灵感思维这种创造性称独创性。

三、修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

1. 弗氏潜意识错误

在弗洛伊德看来,潜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最底层,是一切原始欲望的策源地,也是心理系统最根本的动力。同时,潜意识还是隐藏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集聚的神秘领域。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性本能的冲动,即性欲。弗洛伊德还一再强调,离开性本能冲动,潜意识奥秘便无从说起。他不但将潜意识说成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视作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且还将其归结为性本能,这样就使其“相关基础”的潜意识研究陷入了泛性论的泥潭,从而给研究潜意识蒙上一层“生物决定论”的阴影。

与此相关,由于非理性主义将潜意识界定在非理性范畴,致使潜意识被误认为是反理性的源头,从而也给潜意识研究涂上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2.潜意识具有二重性

从潜意识的信息来源看,它是先天信息和后天信息、下意识信息和显意识信息、体内信息和体外信息等“多媒体”式的信息网络聚散地。毋庸讳言,潜意识伊始便与本能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是在后天信息足以使潜意识具有社会属性的情况下,下意识的一些本能遗传信息仍会不断地涌向潜意识,使潜意识不失其原本生物属性。

随着人类的进化和发展,潜意识来自丰厚的人类群体与个体经验的信息也就越来越多了。“曾经是显意识活动,由于不断重复而凝固化、程式化和自控化,日益转化为潜意识。”“一般说来不能驱使肢体,但可以间接接受人体各部分信息,并以先天或获得的需求、企图、动机以及其他目的的指向性因素来进行选择取舍,沉淀于潜意识区域变为潜意识。”

一句话,潜意识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猜你喜欢
独创性弗洛伊德潜意识
论非独创性数据库的邻接权保护模式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试论我国作品独创性的司法认定标准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中国小说与史传文学之间的关系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议作品之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