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后至911事件东盟与华关系的地缘政治分析

2012-04-29 19:39杨磊
时代金融 2012年14期
关键词:东南亚

【摘要】本文透过梳理冷战后至911事件这一时间东盟与中国的关系,分析东盟与中国关系发展定位,并分析隐藏在外交政策背后的种种外交影响因素,试图以国家利益博弈关系来解构这一时期的东盟与中国外交关系。

【关键词】中国东盟外交区域间主义国际社会

1991年,苏联宣布解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竞争以苏联失败而结束,意识形态的对抗逐渐淡出国家外交政策的视线。这个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综合国力逐渐强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在实行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中,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力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谋求一个良好的和平环境。东南亚是中国的大院,东盟10国中有六国与中国有领土交界,积极发展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树立责任大国和和平大国形象的外交出发点。

而此时东盟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区域性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走向成熟,其多边的交往,灵活的外交,使东盟国家在大国争霸的平衡中捞到不少好处。长久以来,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不怎么样,但冷战的结束导致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量失衡,一方面东盟各国在恐慌中想把中国拉进来以平衡美日的力量,同中国合作以发展经济,同时他们又害怕中国真正进行后会控制自己,于是又对中国的靠近作出一定的限制,并且,东盟与中国的一些国家还有经济竞争、领土主权等利益之争,这种矛盾在某些时候还会激化。

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冷战结束至911事件这一期间,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一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国对话机制和合作机制已经建立起来,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利益的考量,双方的互信机制还不是很牢固,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一、东盟与中国关系的定位

从实质来看,东盟与中国的关系尚处于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虽然双方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对话合作机制,但是双边仍然缺少政治互信基础,双边的关系存在很大的脆弱性。

(一)东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繁杂,中国——东盟缺乏共同的文化价值基础

东盟与中国虽然一山带水,但是双从东盟内部来看,其成员国在自然条件、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他们与中国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地缘政治影响的角度看,中南半岛的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泰国5国,离中国最近,受中国影响较大,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文莱,四国离中国次远,这几个国家华人多,不同程度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菲律宾,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地缘和文化上离我们相对较远,受中国影响最少。但从东盟十国的人口、民族构成、宗教信仰、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来看,他们自身就千差万别。各个国家的民族代表性的特点、文化类型、经济政治制度纷繁杂陈,其种类之多、范围之广,几乎囊括人类所见识过的全部类型。{1}在这个地区中,全世界主要宗教大部分都有其代表,许多伟大的文化也有其代表,同时还有一些最原始的部族。这不仅仅是两种极端同时并存。在现代社会的人和石器时代的人存在着无数层次,而且在文化上呈多种多样的同时,经济上有着相当严格的等级制度。世界上没有别的地区比该地区更鲜明地说明在千差万别中求得一致所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东南亚各国自身文化的多样性本来就给其内部整合带来很大的困难,他们与中国更是缺乏共同的文化价值基础。

(二)东盟与中国关系制度化程度不高

国际制度是指持续的、相互关联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界定行为规范,制约国家活动,帮助国家的期望值趋同。国际关系制度化是国际社会发展的趋势。国际关系制度化程度高低的标准不仅仅在于双边建立有多少国际制度,更重要的是这些国际制度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东盟与中国在各个领域也建立了一些国际制度,如:在经济领域,双方签署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在政治领域,双方签署了《东盟与中国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宣言》、《南中国海各方行动宣言》。2003年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表明了东盟与中国都在积极推动双边关系的制度化。但是,东盟国家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害怕中国的崛起中国在东亚的影响,在军事领域,东盟就与美日建立双边与多边的军事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军事演习;在经济领域,东盟与美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来平衡中国的作用。东盟对中国的心里底线在于利用多层平衡战略,维持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扩大东盟自身的实力;通过与外部大国的合作,接触与遏制中国。最大化其经济层面的收益,而将政治与军事的风险降至最低。东盟利用权力政治的思维,来思考与中国的制度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的制度化建设是东盟应对中国的手段。在缺少共同文化互信基础的双边交往中,东盟与中国签订的协定作用发挥大打折扣,制度性建设脆弱,制度化程度难以提高到应有层次。

(三)东盟与中国的区域国际社会虽已形成和有较大发展,但尚未成熟

国际社会是指一群国家不仅在一国的行为是其他国家必须考虑的因素的意义上构成了一个体系,而且通过对话,同意在彼此关系中按共同规则和制度行事,承认它们在维持这些安排上有共同利益而建立起来{2}。按照国际社会的观点,国际社会各个成员在维持社会的基本目标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这些共同利益的实现,取决于三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国社会成员对上述基本目标存有共识,即拥有相同或相近的基本价值观念,并以此共识为基础进行交流、合作与理解。第二,各成员根据共同的规则来限制各自的行为,这些共同规则包括成文国际法国际道德准则、国际惯例、国际行为默契等。第三,国际社会成员通过均势、国际法、外交、大国控制和战争等五大机制,确保国际规则的运行和国际社会的秩序。{3}不可否认,东盟与中国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的利益,如政治上有广泛的共识,经济上双方有很强的互补性,文化上有众多的汇合点。但这些共同利益不能决定东盟与中国之间形成成熟的国际社会,因为这些共同利益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双方缺乏一个足以支撑整个关系的有效合作基础。

二、影响东盟与中国关系的几个因素

国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冷战后至911事件这一阶段东盟与中国关系之所以如此,是中国、东盟、美国、日本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影响东盟与中国关系的中国因素

从中国角度来看,中国对东盟的外交政策是出于对其国家利益和良好政治外部环境考量下作了选择。

首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反省建国三十来红色外交路线,开始进入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战略的外交政策转向。冷战结束后,虽然苏联的解体的苏东的巨变使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大大缩小,但这并没有影响中国的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战略外交政策。其一,中国继续坚持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外交工作服务于国内经济建设的方针。一方面避免同一些大国发生对抗,表现为在中国同美国的关系上中国实行“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方针;另一方面,中国继续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改善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其二,推行全方位外交。中国在处理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时,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广交朋友,在大国关系、周边关系、第三世界国家关系三个层次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其三,外交政策中经济外交的比重增加。中国逐渐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领域谋求与世界经济体系接轨。譬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就成为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其次,中国开始着重树立地区“制度内”内责任大国形象。中国经过十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的互动过程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制度内”、“负责任”的“地区大国”。所谓“制度内”,意味着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共同创建制度,并按规则行事;“负责任”表明了中国不仅考虑本国的利益,还积极考虑地区内他国的利益;“地区大国”强调了中国愿意为推动周边合作负起大国责任。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波及整个世界。中国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解决,在自己受到较为严重影响的情况之下,坚持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为东盟各国的经济复苏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东南亚面前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再次,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中国没有退让的余地。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由于中国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没有能力维护南海的安全,加以建国以来中国对南海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后,南海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使得东盟一些国家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视中国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把一些有争议的南海岛屿强行占领,甚至还占领了一些非争议的岛屿,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大大损害了中国的根本利益。迫使中国必须采取相当的强硬措施。1988年与越南的3.14事件和1995年与菲律宾的美济礁事件虽然严重影响双方的关系,但这都是中国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件。

(二)影响东盟与中国关系的东盟因素

从东盟角度来看,东盟各国采取的对中国的政策亦是从其国家利益出发和区域间主义而作出的选择。

首先,从政治稳定和国际环境看,东盟必须依赖中国来平衡地区力量。冷战结束以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宣布结束,苏联的解体和美国的军事退出使得东南亚地区的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个大国影响的真空,一贯有美国或苏联支持的东盟成员国家对自身的处境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生怕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基于自我保护的和谋求良好环境的驱使下,东盟各国觉得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主动向中国讨得一个和平保证,对自己并无坏处,从而为中国改善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其次,从经济发展和国际发展来看,东盟必须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与合作。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两大阵营的对抗已经基本结束,东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壮大自己的国力成为20世纪90年代是东南亚各国的首要任务。东盟与中国各国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令各盟各国所羡慕,与中国的合作不仅可以向中国学习,还可以发展自己的经济,壮大自己的国力。何况中国也主动与东盟合作,自然也就为东盟所乐从。

(三)影响东盟与中国关系的其他外围因素

影响东盟与中国关系的其他外围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日的干预和影响。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出现了以美、日、中、俄、东盟为代表的“四国五方”的战略格局,在这五极格局中,俄罗斯因陷于内外交困而把重点放在独联体和西方,因此,美日、东盟、中国三角恋人式关系成为亚太地区大国关系的核心,对亚太地区局势及亚太的未来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东盟与中国国家的关系受这三角关系互动的影响,如果中美、中日关系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那么,东盟与中国国家的关系就会获得发展,反之,如果中、美、日三角关系失衡,特别是中美陷入对抗的话,正如新加坡资政李光耀所预料的,亚洲会分裂成三个阵营,亲美的、亲中的和处于中间的。{4}东盟国家深知中、美、日三角关系的重要性,正如新加坡前驻美国和联合国大使许通美所说的,“东盟已达成共识,即亚太地区的和平有赖于美、日、中之间稳定的三角关系”。{5}美国虽然于1992年,美国将菲律宾的苏比克、克拉克的军事基地全部关闭,并于1992年11月24日从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全部撤走,结束了美国军事力量在东南亚将近一个世纪的存在,但这并不表示美国不关心东南亚事务。美国在东南亚有两张王牌,一是散布中国威胁论,使东盟各国处处防备中国,二是积极干预南海问题,在东盟与中国各国关系中积极作梗。

第二,台湾的影响。进入90年代后,台湾的“务实外交”和“南向政策”使得东盟各国与台湾保持微妙的关系。东南亚国家虽然明里仍保持适宜的对华关系,但暗中将对台政策作了重要调整, 一些国家打破传统做法,公开发展与台湾的半官方关系。一方面对台湾高层官员的来访进行周密筹划,采取了“政经分离”的原则和“外部低调,内部高规格”的具体方式予以接待;另一方面主动派政府官员访台,东南亚10国中除文莱和缅甸与台没有官方的直接往来外,其余各国都派员访问了台湾,且层次越来越高。为了掩人耳目,也采取了“私访”和“度假”等名义,印尼、菲、新、马、泰、老、越、柬都曾先后派部长级高官访台,新加坡总理吴作栋、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1997年先后“过境”台湾。这些高层往来,使没有外交关系的东南亚和台湾关系具备了某些实质性的特征。{6}东盟各国出于利益要和台湾保持上述种种关系,但东盟各国的这种行为必然引起中国大陆的不满和抗议,这样,也就势必会影响到东盟与中国的关系。

第三,华人问题的影响。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华侨占世界华人华侨总数的80%以上,为推动居住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促进居住国与中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长期以来一些国家对华人华侨实行歧视、同化政策,严格限制华人的政治经济等权利,还经常发生针对华人的暴乱事件。冷战结束后,虽然华人华侨处境有所好转,如获得公开过春节的权利,孔教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但是,歧华排华观念难以很快消除,在某些时候还出现激化。中国对待东盟个别国家的歧化排华感到为难:一方面华人是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他们在抗日战争等国家危难之时他们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面对像1998年印尼的排华浪潮那种对华人华侨进行严重迫害的行为,如果中国不站出来说话,中国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就会受到国人的责难;但是如果中国进行干涉,那就等于干涉别国内政,毕竟华人不是中国人,这样不仅有悖于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会受到美日等国的攻击,使中国威胁论也会进一步扩散,从而给东盟与中国的关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卷五):世纪新篇1990-2002[M].四川出版集团,2004.

[2]林蕴晖,高化民,丛进,王年一,肖冬连.强国的方略——中国五十年社会主义战略的演变[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3]韦红著.地区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东盟合作研究[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1.

[4]元成章,何中顺. 时代特征与中国对外政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陈明华.世纪之交的东盟与中国关系发展评述[J]. 东南亚,2001(1).

[6]郑先武.区域间主义与“东盟模式”[J].现代国际关系,2008(5).

[7]曹霞.东盟的政治安全战略与大国关系[J].国际政治,1996(12).

[8]曹云华.世纪之交的东盟[J].国际政治,1998(10).

[9]陈建军,肖晨明.东盟与中国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8).

作者简介:杨磊(1983-),男,贵州省贵阳市人,贵州大学2009级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政治。

猜你喜欢
东南亚
东南亚市场化肥需求有望提升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东南亚戏剧的概况与特征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HARD CELL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东南亚标准钾肥价格上行
《东南亚研究》2014年目录汇编
从“源头”认识东南亚之“利器”:《东南亚古代史》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