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思考

2012-04-29 19:08郑家文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15期
关键词:种植结构特色农业粮食安全

郑家文

摘要:在国内、省内,保山市的种植业有许多特殊性:一是从粮食生产方面看,人均耕地少、户均规模小,今后指望通过粮食增产来实现农民增收的空间不大;二是从气候资源方面看,保山市集“低纬气候、高原气候、季风气候、山地气候”为一体,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立体农业现象突出,有发展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三是从比较优势方面看,粮食的比较优势明显低于其他特色农作物,因此,在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优化种植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种植业;种植结构;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038-03

一、种植业和种植业结构的概念及特性

1.什么是种植业。种植业即植物栽培业。栽培各种农作物以及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花卉等园艺作物。在中国通常指粮、棉、油、糖、麻、丝、烟、茶、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

2.种植业结构的概念。所谓结构,就是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搭配与排列,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不同的物体结构各异,物体结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结果,因而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通过一定措施,可以改变结构,所以结构又有可变性;物体的可变性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根据其可变性,遵循客观规律,按照人们的意愿打破事物原有的搭配与排列,建立新的秩序,这就是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当理解为按照自然规律,调整农业布局及其品种,改进品质,实现种植业结构升级。

3.种植业结构的三个特性。一是具有相对性,种植业结构的好与坏、优与劣,是相对于原来结构或异地结构而言,调整的目的在于优化,在于结构升级,在于增收;二是具有渐进性,由于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要打破原有结构需要做大量工作,付出艰辛代价,因而调整结构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三是具有系统性,调整种植业结构是一个宏观的工作,涉及面广,受技术条件、自然条件、粮食状况、税收、信贷、政策法规、治安状况、农民素质、市场机制、经济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保山市粮食安全有保障,指望通过粮食增产来实现农民增收的空间不大,今后全市每年粮食种植面积只要在300万亩左右就能保证粮食安全

1.保山市粮食连续八年持续增产,粮食安全有保障,具备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的条件。2011年是保山市第8个粮食持续增产年,全市“十五”粮食平均总产88.43万吨、“十一五”103.76万吨,“十一五”比“十五”总产增15.33万吨、增17.3%,2011年总产达到119.15万吨,从2004年恢复性增产到2011年,已是8年持续增产,其中,连续7年总产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人均占有粮食居全省第一。根据有关部门测算,到“十二五”末保山市人口将达到262万人左右,按每人每年400公斤粮食计算(世界粮食安全指标是每人每年有粮400公斤,《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08—2020)》规定的指标:到2020人均粮食395公斤),全市只要104.8万吨粮食就可以保证粮食安全,留有余地一点,也只要110万吨。保山市2011年粮食总产119.15万吨,人均有粮470公斤,超过世界人均有粮400公斤的安全线70公斤,超17.5%,粮食安全有保障,具备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的条件。

2.今后指望通过粮食增产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不大。保山市2011年统计上报耕地面积243万亩,每个农民一亩左右,一般每个农户3亩左右,以2011年平均单产337.7公斤计算,每亩粮食产值1 013.1元(每公斤以3元计算),2004—2011年8年的粮食生产实践证明,全市8年粮食平均单产每年增加8.34公斤,年递增率3.21%,据有关专家分析,到“十二五”末,保山市粮食单产能够达到380公斤~400公斤,也就是说,今后四年,保山市粮食单产初步估计还有40公斤~60公斤的增产空间,大约每亩能够增加产值120元~180元。由此可见,今后指望通过粮食增产来实现农民增收不切合实际。

3.今后全市每年粮食种植面积只要在300万亩左右就能保证粮食安全。通过科技创新、着力提高单产,今后粮食生产只能靠提高单产,绝对不能再靠扩大面积增加总产,2004—2011年八年累计面积2 682.43万亩(平均每年335.3万亩、亩产平均306.4公斤),总产增39.14万吨,平均亩产增14.59公斤,八年单产平均每年递增8.37公斤,年递增率3.21%。实际上“计划粮食总产稳定在110万吨左右,以2011年粮食单产337.7公斤计算,也只要325.7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就有保障”,按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355.9万亩、2011年352.82万亩计算,每年可以调整出30万亩左右粮食播种面积来发展高效益作物,2012年计划粮食单产357.1公斤、比2011年增19.4公斤、增5.75%,实际上2011年粮食单产337.7公斤比2010年单产318公斤增19.7公斤、增6.2%,根据多年粮食生产情况分析,2012年比2011年单产提高19.4公斤可能性很大、难度不大。今后全市每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310万亩左右、单产355公斤左右,总产就能达到110万吨左右,保障粮食安全没有多大问题,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2008—2020)》规定的指标:到2020年亩均单产350公斤,以此推算,保山市每年只要314.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就可以实现粮食总产110万吨的安全目标,按2004—2011年这8年的粮食年递增率3.21%,如果到2015年粮食单产达到380公斤,在2011年337.7公斤的基础上每年也只递增2.99%就能保证粮食增产达到110万吨,以生产110万吨粮食,单产380公斤来计算,只要289.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就可以了,放上10万亩的保障系数,今后全市每年粮食种植面积只要在300万亩左右就能保证粮食安全。换言之,按2010年和201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情况,今后全市有望再调整5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来发展高效益的特色农作物。

三、保山市农民收入比全国和全省少,广大农民迫切盼望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指导下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来增加收入。

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 000元、云南省3 369元,保山市3 119元,比全国少1 881元、少60.3%,比全省少250元、少8.0%;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 800元,云南省3 952元,保山市3 626元,比全国少2 174元、少60%,比全省少326元、少9%;201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6 977元、云南省4 722元,保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 436元,比全国少2 538元、少57.2%,比全省少286元、少6.45%,广大农民迫切盼望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指导下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优化种植结构来增加收入。

四、保山市的特色气候资源有利于发展多种特色农产品

在保山市1.96万平方公里(2 940万亩)的国土上,海拔从535米的万马河口到3 780.9米的高黎贡山大脑子,从气候类型方面看,包括低纬气候、高原气候、季风气候、山地气候;从光热资源方面看,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高寒冷凉气候资源;从降雨数量方面看,不仅有年降雨不到800毫米的低热河谷生态区、而且有年降雨量超过2 000毫米的多雨区。保山市被科学界称为“动植物东西过渡的纽带和南北交汇的桥梁”,高黎贡山被称为“动植物物种基因库”,市内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立体农业现象突出,中国种植的农作物大多数在保山市几乎都能找到适宜种植的生态区域,保山市具有发展多种特色农作物的自然优势。

五、优化种植结构的战略思考

1.保山坝区“三沿”发展思路。保山坝属隆阳区辖区,是市政府所在地,根据土壤普查资料显示,保山坝有22.08万亩,是市内最大的坝子(山间盆地),现在每年大春粮食播种面积14万亩左右,从种植业结构调整角度看,可以把保山坝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简单概括为“三沿”发展思路:即一是沿公路交通方便的生产区域发展2万~3万亩以辣椒为主的大棚蔬菜(现在已有2万多亩);二是沿东河种植水稻容易被水淹没的低洼田块发展2万~3万亩以莲藕(主要用于加工原料)和茨菇为主的水生蔬菜(现在已有1万多亩);三是沿坝子周边山脚发展4万~5万亩以甜柿、板栗为主的经济林果(现在已有4万多亩),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上述几种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粮食作物。

2.热区和次热区大力发展反季蔬菜。例如以道街村、登高村为代表的潞江流域蔬菜基地;以柯街镇、卡斯乡为代表的枯柯河流域蔬菜基地。这些蔬菜基地近几年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单位面积的反季蔬菜经济效益成倍高于粮食作物,有的反季蔬菜每亩纯效益上万元。

3.保山市开发特色优势产业逐步见成效。一是发展了近400万亩泡核桃(“十二五”开局之年完成了计划任务);二是规划发展200万亩红花油茶(“十一五”纳入市委、政府的发展规划);三是可以发展100万亩草果(现在已有30多万亩);四是建设冬早反季蔬菜70万~80万亩基地(现在已有40多万亩);五是热区、次热区有条件种植30万~40万亩澳洲坚果(全市海拔1 450米以下,适宜种植澳洲坚果的乡镇20余个,国土面积500多万亩,现在已在潞江流域和枯柯河流域的十多个乡镇开始规模化种植);六是具备条件开发以石斛、重楼等20万~30万亩名贵中药材(全市五县区现在都有规模化种植的生产合作社)。仅以上六项就有发展750万~800万亩特色农产品(每个农民4亩左右),按近几年的市场行情,今后仅特色农产品一项,每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可以达到万元以上,用以下例子可以作一些补充说明。

(1)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商机无限的朝阳产业,泡核桃已成保山市农民增收的航空母舰。“十二五”开局之年,保山市完成了市委、政府发展400万亩泡核桃的计划任务,近年来,保山市在发展泡核桃产业中各县区涌现出来大量的万元户、十几万元户和几十万元户,昌宁县投资上亿以加工泡核桃为主的“笑果果食品有限公司”营销两旺,其他县(区)还有一些以泡核桃为主的加工企业,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2)中国独有的腾冲红花油茶市场一片光明。全市发展200万亩红花油茶纳入“十一五”市委、政府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介绍如下,云南山茶是世界山茶科植物的发祥地,腾冲是云南山茶的故乡,腾冲红花油茶是云南山茶的原生种,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植物资源,有“东方神树”之称。经日本油脂协会仓库株式会社品质管理部和云南省分析测试研究所检验认可,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1.6%,其中,油酸占69.27%,亚油酸占10.36%,亚麻酸占1.62%,棕榈油酸占0.1%,花生油酸占0.11%,芥酸占0.09%,亚油酸含量高于国内白花茶籽油40%,而白花油茶不含棕榈油酸和花生油酸。此外,腾冲红花油茶油富含维生素E和人体必须的钾、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腾冲红花油茶的食用和保健效果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目前红花油茶油在国内市场售价每千克200元左右,在台湾市场售价是花生油的20倍以上,并受到欧洲、美洲、日本等国外经销商的广泛关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草果成了山区人们致富的黄金产业。草果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种调味香料和常用中药材,草果在市场上历来都是供不应求的畅销商品,目前,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大量依靠国外进口。由于草果必须要在光、热、水、肥综合条件合适的原始天然林下才能生长,所以在世界上适合种植草果的地区并不多,就世界范围来讲,草果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老挝、越南北部等地,在中国仅云南、广西、贵州和海南的一些山区适合种植草果,但主产区则是我省滇西南的红河、文山、保山、德宏、怒江和普洱等州市,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90%。

按照草果生长的生态环境要求,保山市从西向东排列的槟榔江、大盈江、龙川江、潞江、枯柯河、澜沧江等六条大江大河流域的50多个乡(镇),大约有200万~300万亩经济林果、经济林木和生态林下都可种植草果,从中选100万亩以上最好的生态环境来发展草果是没有任何问题,目前全市有30多个乡镇种植草果,主产区在龙川江流域的腾冲和龙陵两县的十余个乡(镇),种植总面积大约20多万亩,例如,腾冲县界头乡有25个村种植草果,种植总面积10万多亩,主要分布在高黎贡山沿线,其中大塘村(4万多亩)和周家坡村(2万多亩)种植最多,该乡到2009年已挂果4万多亩,平均亩产鲜果50公斤,每公斤鲜果7元,每公斤干果28元,年收入1 400多万元,种植大户大塘村河西村民小组李在荣种植100多亩,2009年收入10多万元,李中堂种植50多亩,2009年收入10多万元,目前,该乡草果种植生产发展较快,形成了种植草果热,不久的将来,草果生产将成为界头乡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又如,猴桥镇从1988年引进草果在猴桥村种植50亩,1994左右开始大规模种植,到2009年全镇草果面积发展到28 321亩,收获面积14 108亩,总产生果68.3万公斤,每公斤生草果平均单价7元,总产值478.1万元(其中苏江林场种植5 000亩,收获2 000亩,总产8万公斤)。还有曲石乡大平地村河头村民小组80多户人家都种植草果,其中傈僳族村民熊贵能种植100多亩,一般年成收入4万元~5万元,收成好的年成可收10万元以上。再就是固东镇小甸村有1 000多人,现在种植了3 000多亩草果,今年收入5万元~7万元的大户就有3~4户,此外,在腾冲县的固东、曲石、芒棒和五和等乡镇种植上百亩的大户还很多。另外,龙陵县的龙江乡、龙山镇、象达乡和镇安镇等乡镇到2009年已种植8万多亩。现在草果种植适宜区的人们已经认识到“种植草果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

(4)保山市已经涌现出许多种植中药材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先进典型。保山市可以种植的中药材种类很多,例如,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种植石斛、重楼、红花、板蓝根、茯苓、杜仲、天麻等中药材成功的典范。据有关资料介绍,保山市现在石斛集约化种植面积已达200多万平方米(大约0.3万亩左右),其中,龙陵县紫皮石斛种植130多万平方米(大约0.2万亩),产值1.08亿元,折合每亩产值5.4万元,龙陵县紫皮石斛占全国紫皮石斛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中国紫皮石斛种植第一县,龙陵“中国紫皮石斛之乡”已经中国中药协会评审通过,龙陵模式受到业界高度关注。有关专家调查分析认为,除了上述几种种植成功的中药材之外,保山市还有大量的中药材可以规模化种植。

六、保山市优化种植业结构的六点建议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保山市人均耕地少、户均规模小,通过粮食增产来实现农民增收空间不大。保山市可以种植的多种特色农作物经济价值都很高,保山市有得天独厚的特色农作物种植生态区域优势,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一种恩赐,也是沿海一带、平原地区无法与我们竞争的资源优势,我们要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产品优势、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产业必须有坚强的组织领导,必须对生产者进行科技培训,即使是正确的决策也要让生产者完全理解和接受才能形成共识,孙子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在保山市要把特色农作物产业做大做强,建议在政府职能部门成立相应的科研推广机构,对保山市特色农作物种植从品种引进筛选,栽培技术,产品加工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3.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不同的特色农作物适宜种植在不同生态区域,保山市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立体农业现象突出,在种植具体的特色农作物时一定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不能盲目推广,防止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劳民伤财。

4.试验研究,科学种植。在具体的生态区域种植具体的特色农作物一定要试验示范相结合,种植业有很强的地域性、季节性,不能照搬照抄,特色农作物是一种特殊商品,不仅要有数量,而且严格要求质量。

5.政府扶持,加快发展。任何产业在发展初期都需要政府给以必要的扶持,种植特色农作物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风险的“四高”作物,政府及有关部门除了加强指导、有效降低风险以外,在必要的政策补助、贷款等方面要给以适当的扶持,通过政府扶持来加快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6.培植龙头,打造品牌。市场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只有龙头企业才能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通过培植龙头企业,打造产品品牌,中药材产业也才能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 刘娇娇]

猜你喜欢
种植结构特色农业粮食安全
关于节水灌溉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农村科学储粮与粮食安全研究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基于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种植结构优化评价体系
对湖北省发展蔬菜千亿产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