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青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最终都需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上,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我从优化教学方式入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改变知识巩固模式,加强普及与落实
地理教材中大量基础知识的记忆是备战高考的必要条件,单靠高三年级的复习是很难有效完成的。因此,高一、二年级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在课堂教学前复习巩固上节基础知识时,许多教师一般都采用提问回答的方式。往往是教师点名前,大部分学生都会积极背记准备回答问题,一旦教师点名回答之后,其他学生就松了一口气,不管会不会都不再思考。于是,我把“课堂提问——回答”模式变为“课堂提问——默写”模式。这样,不仅促使所有同学都动脑、动手共同参与,还可以检查出学生写的错别字和答题的条理性等问题。为了节省课堂时间,让学生只写清题号和答案,写完后随即上交,教师课后及时批阅和反馈。对成绩不达标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和强化。
二、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学课的第二语言。新课程地理教材中,图幅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采取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高一学生的读图能力很低,许多学生只会死记知识点,根本不会读图,连最基本的经纬线的划分和经纬度的标注、地图方向等一些基本知识都不知道,分析理解图意的能力水平也很有限。所以,课堂教学首先要补充一些有关读图的基本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多读图、分析图意。如,在《水循环》的教学当中,首先引导学生读图,明白水循环的类型、过程和各个环节的基础知识,在课本插图中是怎样读出的,之后再通过指图、画图,让学生发现: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物质和能量迁移过程。最后,联系我们当地实际,画出有关水循环示意图。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读图、说图、指图、绘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知识迁移、比较、分析、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资源,在教学中插入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让学生体验身边的地理知识,并从中去探索、领悟、学习。这样,学生既感到很亲切,又觉得学地理也很有用。如:教学《锋面与天气》时,我们这里正好经历冷锋过境天气,我就先将这几天整个天气的变化过程和学生一起做了一次回忆:哪天是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相应天气状况怎样?最后以“一场秋雨一场寒”进行小结。学生兴趣浓厚,还主动对比着“冷锋”自学了“暖锋”的天气,也明白了“一场春雨一场暖”的道理。身边的事物与书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结在一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主流。我市槐树乡建有许多“养猪-沼气-林果”工程,这是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通过实施这一工程,槐树乡的水土流失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而且槐树乡还成为孟州市的优质苹果产区,这一切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四、因“材”施教,优选课型
讲授型:教材中“地球的运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等一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在课堂上仍采用讲授为主的教法,但绝不能再出现“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在课文中抓住教材章节的重难点进行精讲,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和规律。然后适当留下一些时间,再让学生结合教材和练习进行自我领悟,融会贯通。如讲了有关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后,可引导学生通过确定城市中楼间距和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之间夹角,加深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理解和应用等。
活动型:教材的每一课后都有“活动”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真正地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来分析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有利于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果有些“活动”的内容较少,并且“活动”设计的知识还是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就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在教室内完成。
媒体型: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愉快接受知识的心态,还可以大大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达到优化课堂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气旋与低压的有关知识后,就引入了2010年最大的台风凡亚比的视频,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台风云图引导学生分析台风的形成、结构以及台风影响下的天气等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气旋知识对台风影响下风向变化的原因进行解释,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取了大量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焦作市孟州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