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莹
摘要: 对于教材的使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本文由一节公开课案例入手,联系初中学生实际,就如何处理初中美术教材,从“教材内容的增减”、“教材内容的呈现顺序”及“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三个方面进行了策略实践。
关键词: 公开课初中美术教材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按照我们学区的工作安排,每学期每个老师要借班上一节公开课。这次我要上的是浙美版13册《毕加索》一课。毕加索是一位艺术大师,一个学生必须知道的重量级人物。但他又不像达·芬奇那样家喻户晓,对美术根底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他显得有点抽象。以前上这一课时,提起毕加索,大多数学生一脸茫然,只有极个别学生听说过他,但也仅仅是听说过这个名字而已。现在,要在全学区美术教师面前展示这一课,让对毕加索几乎一无所知的学生积极投入到这一课中来,无疑难度很大。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先在本校一个比较活跃的班级进行了“演练”,并请来了教务处、教科室和美术组的老师来听课,让他们给我把把关。
在课后的评议中,老师们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教务处的王老师提出,感觉整节课严谨有余,趣味不足,应该在课堂的趣味性方面多动脑思考一下。教科室的徐老师建议:可否找到一条有意义的线索,把教学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使程序衔接更自然,使整节课更紧凑。本组老师指出:教学头绪多,学生有点抓不住重点。我从学生对作品的评述中也看出本节课该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
怎样简化头绪,理清思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一连几天,兴趣、线索这些词一直在我脑海中闪烁。一次偶然的发现给了我启发:一群学生在课间模仿刘谦的魔术。对,就从魔术入手,以魔术为线索来设计这一课。接下来,我对教材内容和程序进行了删减调整。为便于本文问题的说明,我将当时的教学简要过程附记如下:
《现代艺术的魔术师——毕加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大屏幕播放刘谦的魔术表演视频。
师:刘谦的魔术精彩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现代艺术的魔术师,看看他是怎样变魔术的。
2.大屏幕依次出示《泉》、线描《抱罐子的女人》、瓶画《抱罐子的女人》。
师:这三幅作品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作品二是怎么变来的?用了哪些手法?作品三呢?
生:讨论、思考、回答。
大屏幕出示课题:现代艺术的魔术师——毕加索。
(二)引导欣赏,初步感受。
师:毕加索为什么被称为“现代艺术的魔术师”?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在书中寻找答案:他的创作形式都有哪些?绘画都有哪些种类?雕塑作品用了哪些材料?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本,了解毕加索的生平和作品风格的变化,初步感知。
(三)重点欣赏,深入评述。
生:欣赏课本《鸽》说出“和平的对立面”(战争)——“战争给人的感受”——“如何表达这种感受”。
师:让我们看看毕加索是怎么表达战争的——大屏幕出示《格尔尼卡》。
生:初步感受画面,说自己的看法。自读课文36页文字,了解作品的含义,作者为什么这么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师:播放《二战时期空袭》的录音。
生:再次感受画面,说自己的理解。
师生:深入分析《格尔尼卡》的造型手法、表现特色(从色彩、明暗、线条、组合方式等方面入手)。
师:大屏幕出示问题:《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立体主义的代表作之一,结合作品谈谈什么是立体主义?
生:讨论、回答。
师:大屏幕出示《公牛》。
学生分析几幅公牛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四)小组竞赛,升华拓展。
师:下面我们进入知识竞赛环节,以小组为单位。五个小组长上来各抽取一个题目,各组按抽到的序号答题。准备时间5分钟。
大屏幕出示竞赛题目:
1.“艺术的美不在于外表的漂亮,而在于是否能引起我们内心的某种感动”,结合《格尔尼卡》,谈谈你的看法。
2.齐白石认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联系本课,谈谈你的看法。
4.潘天寿说:“概括即艺术。”你怎么认识?结合毕加索作品,说说理由。
5.毕加索说:“不同即艺术。”你怎么认识?结合具体作品,说说理由。
师公布序号,各小组成员积极讨论,准备答案。
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五)课外作业。
学做魔术师,找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形象,用三种以上的方式(含立体主义画法)表达它,体会魔术师的“魔力”。
一堂课结束了,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尤其是它让我对如何处理教材积累了经验。
二、美术课堂教学的教材处理策略
(一)根据教学重难点增减教材内容,理清线索。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体会毕加索画风“多变”的特点,学习毕加索对艺术的探索精神。教学难点是理解立体主义画风的特点,并评述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处理教材时,我注意抓住重点,对那些有利于突出重点的内容多花点时间展开,对有利于突破难点的内容精打细敲。根据本节课重难点,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增减。
1.精挑细选定作品——简化头绪。
毕加索是一个多产的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个多变的艺术家。如何在短短一节课既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他,又能够深入理解他的作品风格,无疑,选好作品是关键。如果让学生泛泛欣赏教材中他的所有作品,学生就会觉得很杂乱,很难有具体的收获,也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我抓住毕加索的“多变”——“绘画风格多样”这一特点,精心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能够代表毕加索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既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又能达到欣赏深度,同时,这些作品学生喜欢欣赏,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愉悦性很有帮助。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了最能代表其风格的《格尔尼卡》、《公牛》重点欣赏,同时又添加了教材中没有的安格尔的《泉》,毕加索的线描《抱罐子的女人》和瓶画《抱罐子的女人》,这些作品突出了毕加索风格的多变。这样,学生抓住一个“多变”的头绪,就有了清晰的思路。
2.深入钻研找联系——一线串珠。
如果说毕加索的作品是一个个珠子的话,那么,用什么样的线索把这些珠子串联起来呢?经过深入挖掘,我发现毕加索作品的魔术特征,决定利用“魔术”一线串珠。我紧紧抓住“现代艺术的魔术师”这一兴趣点,以魔术贯穿始终。例如本节课我用学生都很熟悉也很喜欢的魔术师刘谦引入,学生积极性很高,很自然就融入课堂氛围中,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接着,我又利用安格尔的《泉》,毕加索的线描《抱罐子的女人》和瓶画《抱罐子的女人》这三幅作品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增强对毕加索魔术师特点的认识,注重魔术这一兴趣点。在接下来欣赏毕加索作品时,我也时时不忘引导学生注意他的魔术师特征:不同时期的画风变幻莫测,同一作品(《公牛》)千变万化。学生步步深入地体会魔术师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学习他的变化方法,在观念、思维方式方面都受到了很大冲击。最后的课外作业紧紧围绕学做魔术师,学生进一步品味魔术的神奇,同时在作业中深入感受了立体主义的画法。
事实证明,清晰的线索既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又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二)依据学情调整教材的呈现顺序,由易到难。
教育心理学有一句话来概括教学:“了解学生已知道什么,并据此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是调整教材的依据。只有符合学生实际的调整才是合理的调整。
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虽然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发展,并逐渐占主导地位,但理解问题时仍需要一些感性材料的支持。建立作品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会消除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感觉亲切。所以我对教材进行了以下调整。
1.吻合学生的审美习惯,先具体再抽象。
七年级学生的审美习惯大多停留在小学养成的以具象为主导的层面上,所以欣赏作品时顺序很重要,既要注意作品的难易程度,又要注意作品之间的衔接。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先欣赏《泉》。《泉》是一幅人体作品,人体对初一学生来说很神秘,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它比较具体形象,学生容易接受。再欣赏毕加索由《泉》改编的《抱罐子的女人》和瓶画《抱罐子的女人》,由具体慢慢过渡到抽象,这种循序渐进的欣赏方式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2.摸准学生的认识规律,由熟悉到陌生。
一般来说,人对于熟悉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接受,过于陌生的事物人会本能地怀疑和排斥。所以,我在教学中顺应了学生的这一认识习惯,注意先安排学生“研究”熟悉的作品,找出熟悉的作品与陌生作品之间的关系,由熟悉带出陌生。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陌生”也渐渐熟悉了。例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学生对这种立体画派的作品感觉很生疏,很难看懂,不容易接受。我就先让学生欣赏毕加索为世界和平会议作的“和平之鸽”。这幅画是用线描画法写实地表现鸽子,学生对鸽子较熟悉,知道鸽子代表和平,欣赏起来就比较容易。接着我引导学生逐步说出“和平的对立面”(战争)——“战争给人的感受”——“如何表达这种感受”,这时再慢慢引入较陌生的《格尔尼卡》。学生能够很自然地接受它,并逐渐理解毕加索为什么这么画了。
(三)根据能力培养的要求活用教法,授人以渔。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科学方法的引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小组竞赛法——激发学生评述的欲望。
为了强化教学重点,使学生真正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合理评述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我精心设计了小组知识竞赛这一环节,加强了竞赛题目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与课本前面知识之间的联系,力求让学生有感可发,也就是想方设法使知识点之间即时沟通,形成迁移,使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并融会贯通。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了学生不甘落后的精神,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评述。
2.层层剥笋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欣赏课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例如本节课的竞赛“题目1”:“艺术的美不在于外表的漂亮,而在于能否引起我们内心的某种感动”,结合《格尔尼卡》,谈谈你的看法?这个问题有明确的针对性,学生自然有感可发。又如“题目5”:毕加索说“不同即艺术”,你怎么认识?结合具体作品,说说理由。让学生结合刚刚欣赏过的一些作品谈看法,这就比让学生说出理论相对容易,学生有感可发,自然能够畅所欲言。在小组的畅谈甚至是争论中,学生不知不觉理解了毕加索的艺术主张,深刻体会到了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同时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艺术主张,培养了探究能力。
3.课外作业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毕加索对艺术的探索精神,进一步理解立体主义,我布置了“学做魔术师”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找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形象,用三种以上的方式(含立体主义)表达。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借鉴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表现方法,同时积极寻找其他的表达方式,对立体主义画法的理解更加深入,又探索了其他的表达方式,懂得了艺术表现的形式千千万万,只要适合作品内容就是可取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把课堂知识吸收、内化,转变成为自己的能力,并进一步引发情感的共鸣,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学习更深入,收获也更大。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对毕加索的探索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自己也在探索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总之,教材只是上课的依据,合理运用教材、灵活把握教材才是课堂高效的关键。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真正了解学生,根据教学目标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才能合理地处理教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3]陈卫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4]靳玉乐.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