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于原文 从小事做起

2012-04-29 16:49:21许丹
商场现代化 2012年17期
关键词:原译口吻指代

许丹

[摘要]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忠实于原作并准确地传达出原作的风格,译者在重视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一些“不太起眼的小事”。本文将从原作口吻、代词指代及标点符号这些小事入手,通过一些例句分析来证明这些“小事情”在翻译中所起的大作用。

[关键词]翻译口吻代词标点符号

范存忠说,“严格地说,译品最好能和原作品相等──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只是所用的语言不同。这就是马达忠所说的译品和原著完全一样,而读者看了译品能和看原著一样,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理想。”虽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想要尽力把原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但是往往忽视了一些“不太起眼的小事”──原作口吻、代词指代及标点符号,从而无法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风格。

一、把握口吻,形神兼顾

翻译要形神兼顾,得其意而不忘其形。但是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很多译者只是将原文内容一字一句生硬的翻译出来,却忽视了原文作者的口吻,从而将作者的本义和原文的意蕴大打折扣。那么什么是口吻呢?口吻就是口气,是人们在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如严肃的口气、诙谐的口气、埋怨的口气等等。口吻往往是作者一种深层次的思维和意识,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心灵去感应,这需要译者具有较高素质,与原文作者在同一思维层次驰骋,力争使译文较之于原文,不仅能绘其形,而且能留其香。

既然如此,那么在英汉翻译中,译者该如何尽力的保留原文的口吻呢?为了尽可能的保留原文作者的口吻,译者在对源语言和译入语有着透彻了解和深切体会的前提下,应尽力地从词汇、句法、修辞和篇章等方面入手,通过原文的语言外形来把握原作的风格,并运用适合原作风格的语言将原作的内容和形式准确的再现出来。例如,在美国高速公路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安全行车警示牌“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若只注重翻译内容而忽略原文意蕴,就会把它译成“迟到比丧命好”。原句写得精彩诙谐,主要体现在late和the late这两个词的使用上。这两个词前呼后应,幽默风趣,韵律铿锵悦耳,而译文却未能体现原句的神韵之处,使原句中诙谐幽默的口吻荡然无存,实在遗憾。如果译成“晚了总比完了好”就会形神兼顾,传神达意。

准确的理解和表达是翻译应该遵守的原则。选词不当会导致词不达意或者意思模凌两可,这不利于表达原文的真正口吻。所以,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译者就必须在词语的选择上仔细、谨慎,要考虑到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词义的褒贬、词的本义和转义以及词的文体色彩。例如:There are great concerns that genetic technology will be used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people in employment, insurance coverage and other areas.

原译:人们非常担心,基因技术将被应用在就业、保险和其他领域,对人们区别对待。

译文将原文的基本意思表达出来,却对口吻的把握略欠火候。Discriminate的含义有:区别;区别对待;歧视等。译文选择了“区别对待”,而“区别对待”是一个中性词,所谓“中性”,即比较客观。这与本句开头的“非常担心”难以吻合,所以选择“歧视”这一含义更符合原句的文体色彩。

二、明确指代,李冠李戴

由于语言、文化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代词的使用和指代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英语多用代词以避免重复,而汉语少用代词,多用实词,因而经常重复。这种差异对译者造成了不小的干扰,稍不留神就容易在这些不起眼的“小词”上出错。很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对原文进行仔细揣摩和认真推敲就动辄下笔,将代词“乱点鸳鸯谱”;或是不恰当地套用原文的代词,给译文造成了冗赘和不畅,这就使译文不能很好地传达原文的风格和语气,甚至会使读者对译文内容稀里糊涂。

例如:According to the group, most reconstructive surgeries resulting from dog bites are performed on dog owners and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原译:据该组织说,大多数被狗咬伤后做修复手术的是狗的主人、家人和朋友。

看到译文,我们不禁皱起眉头,“狗的主人、家人和朋友”?很明显,意思应该是“狗的主人,以及主人的家人和朋友”,但原译并没有对代词their做正确的理解和适当的翻译。幸好汉语中的代词有“他们”和“它们”之分,我们不必重复“主人”一词也可以清楚地翻译句子。所以,应改译为:据该组织说,大多数被狗咬伤后做修复手术的是狗的主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和朋友。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把英语人称代词和汉语人称代词进行随意替换,尤其是当这些代词周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能指代人或事物的词语时,应慎重下笔,否则会造成误译,使读者不知所云。基本原则是以各自语言习惯为前提,而不能以简单的英汉代词对应替换来做处理。

例如:Nevertheless, such methods can be extremely useful when they are properly applied.

原译:尽管如此,当它们应用合理时,这类方法可以是极其有用的。

原译中,把“they”一词译成“它们”。这样简单的英汉对应,乍看似乎成立,但稍加分析我们便不难发现,译成“它们”指代不明。其实,“they”指代的是“such methods”,即“这类方法”。因此,只有将“they”译成“这类方法”才是正确的。

改译:尽管如此,这类方法只要应用适当是非常有用的。

三、标点符号,作用很大

翻译被称为“第二创作”, 但在翻译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多地考虑原文和译文在词汇与意义上的对等,而把标点符号看成是可有可无的摆设,看不到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行文表意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翻译中,要使译文准确流畅地再现原文的语言信息和文化特色,就不能忽视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和转换。原文的标点符号不应当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搬到译文中来。这不仅因为英语标点符号与汉语标点符号有某些不同之处,而且因为英汉互译之后语言结构必然发生变化,标点符号的运用也必须作相应的变动。关于标点符号的妙用,英语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Slow children at play。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反应迟钝的孩子们在玩”,也可以理解为“慢一点!前面有孩子在玩!”(Slow! Children at play!)。

我们都知道,英、汉两种语言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既基本相同,又有所不同。在翻译过程中要适当采用“转译”、“增删”等方法对原文的标点符号进行特殊处理。例如,英语的引号可以表示书籍、篇章、报刊等名称。但这类名称在汉语中多用书名号,所以英译汉时需将这种引号汉译成书名号。

原文:I enjoyed Robert Coates'' short story “The Happy Hour”.

译文:我欣赏罗伯特·科茨的短篇小说《快乐时光》。(引号转译成书名号)

在翻译过程中,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增添原文中没有的标点符号或删掉原文已有的标点符号,以实现译文的合理归化原则。

原文:The cables are normally made continuous through the tops of the towers, down through side towers, where these exist, and thence into the anchorage.

譯文:钢缆一般是建成连续的,穿过塔顶,向下穿越侧塔(在有侧塔的那些地方),然后再从侧塔连接到锚定板上。(增添括号)

原文:When an electric current is sent through water, it splits the water up into its constituents: oxygen and hydrogen.

译文:电流通过水时就把水分解成组成它的氧元素和氢元素。(删去逗号和冒号)

写作离不开标点符号,否则作品不堪设想。有了标点符号,使用有错或不当,同样难以想象,或产生歧义,或产生误解。由此可见,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于翻译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泰特勒在《论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了翻译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译文应该是原作思想内容的完整再现;译文的风格和手法应该和原作属于同一种性质;译文应该有原作一样通顺流畅的文笔。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想达到这种目的,除了对语言文字认真推敲之外,千万不要忽略文中提到的这些小事,否则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参考文献:

[1]范存忠. 漫谈翻译[A].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毛荣贵. 范武邱. 英汉翻译技巧示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毛荣贵. 翻译最难是口吻[J]. 中国翻译, 2002(2)

[4]韦建华. 英汉翻译标点符号运用策略[A]. 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泰特勒. 论翻译的原则[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原译口吻指代
写话要有顺序
Let’s Save Food To Fight Hunger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科学咨询(2022年19期)2022-11-24 04:23:25
看图要有顺序
在“口吻”与“意象”中激扬青春
“不一而足”话讨论
《二十年后》参考译文评析
——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教师用书为例
学周刊(2015年18期)2015-03-16 13:55:16
自然语言中的指代技术的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10期)2014-02-27 14:09:37
论翻译症的主要表现形式
年度人物
环球时报(2009-12-29)2009-12-29 1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