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青岛市第一家农村信用社在即墨县成立;2012年6月,青岛市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在崂山区挂牌开业……
60年,一个甲子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然而对青岛农商银行而言,在这60余载的成长变革中,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成长的光辉历程,完成了从信用合作社到信用联社,再到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历史性跨越。作为新中国农村金融60年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缩影,从青岛市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改制而来的青岛农商银行见证了农村金融体系的时代变革。
背景:引进中探索实践
(1919年——1948年)
青岛农商银行的发展历史与中国现代信用合作历史变迁息息相关,而中国现代信用合作事业则需追溯到民国时期。
薛仙舟一这位曾留学美国、德国、英国的“中国合作运动大师”,在1919年创办了“上海国民储蓄银行”。这家银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组织。他所倡导的合作思想从此在中国生根发芽,1923年“中国华洋义赈总会”采用信用合作的理念,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信用合作社——河北香河信用合作社,信用社的组织形式、章程制度以及经营管理,由此规范下来。很快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华北地区,以香河县信用社为模版建立的信用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然而,当时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政治格局,在各地反动军阀看来,信用合作运动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因而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加以阻挠和破坏。而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国民党当局把精力主要放在镇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上,对于发展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并不积极,因此信用合作事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却一直处于萎缩状态。
萌芽:恢复中规划萌动
(1949年——1951年)
在动荡的政治时局下艰难生存的信用合作社,终于在1949年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被提上议事日程,到被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列入国家战略;从1954年拥有了统一的名称,到最终确立了发展章程,农村信用社在新的政治环境下获得了新生。在国家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在中国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发展,很快成为新中国打击高利贷、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力武器。
诞生:前进中明确身份
(1951年——1957年)
1951年5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全面开展农村金融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决定,颁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农村信用互助小组公约(草案)》,对推动信用社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就在这一年,青岛市第一家农村信用社在即墨县移风店试点成立,拉开了青岛市农村信用合作事业的帷幕。1953年以后,青岛市其他区县相继完成了农信社的组建工作,一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热潮在青岛迅速蔓延开来。
当时各地都是在国家指导方针之下自主组织信用社,因此信用社的名称在各地并不统一。为此,1954年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名称按共同纲领规定称为“信用合作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统一将“信用合作社”与“信贷合作社”做了详细区别,虽从“信用”与“信贷”的意义上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却容易引起基层工作同志的误解。因此,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名称有统一的必要。今后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的名称,应按共同纲领规定统称为“信用合作社”。
随后,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草案)》,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和任务从规章制度上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定。至此,在中国已经诞生多年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终于明确了自己的身份:有了自己统一的名称,有了统一的组织章程,有了发展的任务目标。
在中央政府的鼓励和指导下,从1954年到1956年,全国信用合作社运动出现了一个发展的高潮。全国信用合作社的数量超过了16万个,社员达到9500多万人,包括6800多万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60%左右。这一波发展高潮的重要特点是,以发展信用合作社为主,此前建立的一些信用部和信用组的组织形式,也逐步转为信用合作社,全国80%以上的乡都建立了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在组织农民借贷方面的作用充分显现出来,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生产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曲折:波澜中迷失方向
(1958年——1978年)
从1958年到1978年,对刚刚走上发展正轨的农村信用社而言,这是一段充满波折和混乱的发展时期。行政手段的过度干预、发展策略的频繁调整、管理主体的几经更替,使得农村信用社在历史的大潮中再次迷失了方向。在这段时期内,农信社先后被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贫下中农组织管理,基本上成了基层社队的财务部门。而后,农信社又被交由国家银行管理,成为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金融机构,从此走上了“官办”道路,彻底迷失了合作-金融的本性。
在这段历史时期,信用合作事业受到了“左”的思想的严重干扰,发展方向一再偏离了合作的性质,管理体制几经折腾,信用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被蚕食殆尽,既丧失了合作组织的特征,也丧失了金融组织的特征。信用社的干部队伍、资金和业务均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害。
成长:探索中回归独立
(1979年——1999年)
对于经历了长期迷惘阶段的农信社而言,这是一段包含着合作制价值回归、管理体制创新、产权模式探索“三重意义”的成长时期。
1979年农行恢复以后,农信社进入农行代管时期。虽然对农信社的管理仍带有“官办”因素,但农信社在业务开展上的自主性和管理上的民主性开始得以恢复,尤其是1984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以后,农信社正式踏上了全面恢复“三性”、由“官办”到“民办”的回归之路。
自创办之日起,农信社就是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太多人为的外界因素的干扰,让它逐渐丧失了自我,成为银行的附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改革春风,开启了农村信用社的回归之路。
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其中,对农信社的归属、机构设置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该《通知》的精神,青岛市在抓紧恢复农行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农信社的领导。在坚持农行领导的管理体制下,农信社的改革开始启动。
1989年,农信社进入治理整顿阶段,主要开展强化内部管理、整顿金融秩序的活动。在这一阶段,通过清股、扩股,密切了信用社与社员的经济联系,经营管理体制有了明显改善,内部经营机制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转变。
随着农信社实力的不断增强,关于“行社脱钩”的呼声日益高涨。1994年3月,根据农总行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批示精神,青岛市五市二区的农行营业所与信用社开始了分门办公,同时组建了五市二区的农村信用社联社机构(崂山区联社、开发区联社、即墨市联社、胶州市联社、胶南市联社、平度市联社、莱西市联社)各联社设立了相应的职能机构,明确了职责任务,承担起管理、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同年9月,青岛市因行政区划调整,崂山区农村信用社联社分为高科园农村信用社联社和城阳区农村信用社联社,全辖为8个联社。
1996年7月,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明确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等各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服务体系。会议要求,加强县级联社的建设和管理,为下一步行社脱钩做好准备。在经历了长期的迷惘之后,农信社真正看到了实现独立发展的希望。
1996年8月,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发布《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宣告农信社与农行脱钩。根据上级要求,青岛市成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年10月,全市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青岛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起对农村信用社的领导和日常管理工作。
1997年,对于重新踏上合作制发展正轨、开始自己新的改革发展道路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是富有重要意义的一年。2月,全国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为下一步如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指明了方向,初步勾画出了建立我国合作金融新体制的主体框架。规范合作制、加强自主管理、组建自律组织、创新金融监管等一系列新的概念成为改革中新的关键词,一场围绕这些改革关键词而展开的新的改革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
同年,在上级领导的统一部署下,青岛市农村信用合作工作会议隆重召开,这也是青岛市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召开的第一次农村信用合作系统工作会议。1999年2月,根据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的安排,市农金改办开始接管即墨、胶南、平度三家城市信用社。并暂时冻结人员调动和干部提拔。
站在今天的历史台阶上,回顾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这段历史,与农行顺利脱钩无疑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迈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它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征程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合作金融组织、建立我国合作金融新体制提供了前提。
壮大:改革中步入正轨
(2000年——2011年)
这是一段对农信社长远发展方向及策略进行重新思考和选择的历史进程。市场化改革方向的确立,成为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农信社摆脱历史泥潭、踏上快速发展轨道的历史转折点;而省联社、市联社的成立,成为了助推青岛市农信事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引领。
回顾以往几次农信社改革,在改革方向及策略选择上基本都是以行政力量为先导,而从这段时期的新一轮改革则转向以市场为先导。无论是产权模式选择,还是管理体制变更;无论是经营规模和地域的扩张,还是资产重组乃至市场退出,是否符合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向成为考量改革成败的唯一关键词。
2000年4月,朱镕基总理考察江苏,作出了“要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宗旨,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方向。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纽带作用”等系列重要指示。同年,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组建了65家地市级联合社,青岛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2000年6月28日,青岛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青岛市联社)成立,开始正式对青岛市五市三区联社和基层农村信用社履行“管理、指导、协调、服务”四大职能。从此,在上级部门的改革推动下,在青岛市联社的带领下,青岛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随后,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内控制度和约束机制建设,促使信用社建立决策、监督、执行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高支农服务效率的等重点任务,青岛市农村信用社在这场农信社改革的燎原之火中,开启了向现代金融企业改革的历史新篇。
2004年6月,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成立正式成立,开始对全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行使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的金融机构,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资格。省联社成立后,确立了“一二三四六”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并带领青岛市农村信用社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业务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主要经营指标上创历史最好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
2005年6至9月,胶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胶南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平度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莱西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改制为独立法人。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城阳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开发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即墨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改制更名为农村合作银行(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更名为青岛华丰农村合作银行)。至此,青岛市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体制实现了三级向二级的转变。
实践证明,按照改革试点方案设计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解决了农信社所有者缺位这一根本问题,抓住了农信社改革的要害。来自央行的资金支持也逐步到位,给在改革道路上前进的农信社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2004年3月4日,首批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发行,共向8省(市)272家联社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119亿元。其中,青岛市8家农信联社通过不良资产置换取得中央专项票据6.1亿元。
重生:转型中激发活力
(2012年——)
2012年,青岛市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步入银行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伴随着清产核资、股金规范、新股东募集等一系列筹备工作的稳步推进,6月28日,青岛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标志着拥有60年发展历史的“农村信用社”改制升级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2011年4月,国务院同意青岛农商银行筹建申请。2011年12月,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同意筹建青岛农商银行。原华丰、城阳、黄岛、即墨等四家农村合作银行,胶州、胶南、平度、莱西等四家农村信用联社及青岛市联社等共九家机构,以新设合并方式发起设立青岛农商银行。
新成立的青岛农商银行是按照现代金融企业标准,引进外部投资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注册资金50亿元,拥有员工5000余名,下辖网点330余个。与原青岛市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相比,青岛农商银行由市、县二级法人管理体制变为统一法人,法人机构数量从原来的9家变为1家,实行一级法人、统一核算、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依托于青岛市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60余年的发展积淀,青岛农商银行成立伊始便已成为青岛市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产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地方法人银行机构。
作为一家服务“三农”、社区、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凭借着丰富的业务组合、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先进的技术平台,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的同时,为各层次客户提供了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根据服务对象和产品性质,青岛农商银行已形成包括贷款融资服务方案、外汇业务服务方案、中间业务服务方案、支付结算服务方案、电子银行服务方案和存款理财服务方案等6大类28个系列120余项产品。
“更名不更姓,改制不改向”,新成立的青岛农商银行将继续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借助九家机构整合的规模优势、新体制新机制的后发优势、人缘地缘网点的传统优势、地方政府支持的政策优势、人才聚集形成的资源优势、全新形象塑造的品牌优势,利用经营模式、盈利模式、业务结构和内部管理上的立体式转型,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构建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发展模式,向治理结构更具现代商业银行特色、管理模式和流程体系更趋完善、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本实力不断增强、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目标迈进。
60年一个甲子,沧海桑田;60年一个轮回,重新起航。青岛农商银行将用新机制、新形象、新服务,为繁荣青岛城乡经济,谱写新的篇章!